1、社区矫正基本流程一、审前评估工作人员只有7天时间(包括节假日)来完成审前评估任务,故接到审前评估任务后,要立即通知被评估对象的本人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并与家属、村干部一同到司法所进行调查,并按笔录范本做好调查笔录;起诉书中有被害人的,工作人员要同被害人进行联系,并做好笔录(重点为是否谅解);在“审前评估”的文件夹内有给公安机关调查的审前评估意见书,工作人员要将它打印出来,交与被评估对象让其与所辖区的段警进行联系,并填写好该表。在所有调查笔录、意见书都收集完毕后,工作人员要及时制作审前调查评估报告,并给所长审定。审前调查评估报告第一页需盖司法所章,倒数第二页需评估人员签字,最后一页需所长签署意见并
2、盖章,注意要盖骑缝章。审前评估交给司法局一整套的材料有:审前调查评估报告正本一式三份,调查笔录及审前评估意见书正本一份。司法所留存审前调查评估报告及调查笔录的复印件一份。二、 社区矫正人员接收环节(一)社区矫正人员携带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刑事裁定书(假释犯)、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暂予监外执行犯)来司法所报到时,工作人员要为其办理入矫手续,具体有:1.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2.社区矫正宣告书;3.社区服刑矫正人员基本信息表;4.矫正小组协议书;5.接受手机定位监管承诺书;6.入矫谈话笔录;7.走访笔录;8.报告登记表;9.教育登记表。社区矫正人员提供:1.身份证、户口本等复印件一份
3、;2.一寸相片一张;3.亲属一人,村干部一名作为矫正小组成员注意:1.所有要求社区矫正人员签名的地方都要签名盖章; 2.身份证、户口本等复印件都要签名盖章;3.基本信息表的基本情况由社区矫正人员填写;4.“刑种”一栏写“有期徒刑”;“原判刑期起止”一栏写“有期徒刑X年”的实刑时间起止,不能写“缓刑X年”的时间;5.“矫正期限”一栏写缓刑X年;“社区矫正时间起止”一栏写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犯人从到司法所入矫的那天开始到考验期满的时间。特别注意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限为一年,一年后要重新入矫。6.宣告书、矫正小组协议书要盖司法所的印章;7.定位手机发放时要告知其注意事项,并在手机发
4、放表中作好登记;8.矫正人员在入矫时要拍照,同时拍一张白底大头贴做信息系统用。(二)新入矫的矫正人员分配到工作人员手上后,工作人员要完成:1、社区矫正对象管理类别审批表;2、入矫、解矫照片要放入档案;3、做好矫正方案;4、情况记载簿;5、社区服刑人员考察表;6、计分考核月小结;7、季考核评议表;8、系统要及时录入完毕;9、是否要进行处罚的,要做处罚决定书;10、请假的人员要填写外出审批表,并做好服刑人员销假工作。(三)社区矫正人员入矫后要用档案盒装好,并分好工作档案和执行档案,并作好标签。三、日常管理(一)档案管理内容1.执行档案中包括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
5、矫正的及请假表考察表等法律文书目录:1、刑事判决书;2、执行通知书;3、结案登记表;4、假释裁定书;5、最后一次减刑刑事裁定书;6、出监鉴定表;7、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或审批表;8、暂予监外执行通知书;9、病残鉴定书;10、接受社区矫正通知书;11、社区矫正告知书;12、入矫谈话笔录;13、社区矫正责任书;14、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15、社区矫正宣告书;16、接受手机定位监管承诺书17、社区服刑人员登记表;18、社区矫正人员身份证复印件;19、社区矫正人员本人或户主户口本相关页复印件;20、社区矫正监护协议书;21、矫正小组协议书;22、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方案;23、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类别审批表;2
6、4、社区矫正人员扩大电子监控范围审批表;25、社区矫正人员免除公益劳动审批表;26、其他相关文件材料。 2.工作档案目录:1、社区矫正工作者走访登记簿;2、走访笔录;3、监护人情况反馈登记簿;4、社区矫正人员汇报记录簿;5、社区矫正人员教育记录簿;6、社区矫正人员公益劳动考核表;7、社区矫正人员月考察表;8、社区矫正人员计分考核月小结表;9、社区服刑人员季考核评议表;10、社区矫正情况记载簿(年度);11、社区矫正人员请假申请审批表。注意:填写时一定要核对矫正人员的姓名、编号,性别、刑期起止、考验期限、矫正期限、矫正小组成员等信息。(二)管理方式1.档案按责任人管理,责任到人,司法所工作人员应
7、及时更新数据;2.盖好印的档案要及时归档,按顺序排列;3注意: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应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个月提供1次用药记录、住院单或病历记录,每3个月去医生处走访了解矫正人员病情;4在工作文档中每月填写的汇报、教育、公益劳动时间要准确,电话口头汇报的务必要注明时间,所有矫正人员每周汇报一次,每月书面汇报一次;严管人员每月公益劳动三次,教育三次;普管人员每月个公益劳动两次,教育三次;教育时间每月9小时,公益劳动时间普管每月8小时,严管每月12小时;5.新入矫人员前三个月教育内容为入矫教育;解矫前一个月教育内容解矫教育。6工作人员应每天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手机定位,分析手机轨迹,查
8、看声纹验证情况。(三)请假、警告、变更居住地、扩大电子监管范围1请假:请假的矫正人员填写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审批表,司法所审批一天至一周的请假申请,超过一周的要寄送至司法局审批,一定要记住要销假;2.警告:填写审核表和“警告决定书”,并报司法局审批,并做好调查笔录;3.变更居住地需要填写“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变更审批表”并提供“迁入地居住证明”“担保书”“担保人身份证”“房产证”等证明。4.扩大电子监管范围需要填写:1、扩大社区矫正人员电子监管范围申请表,原件一式两份;2、就业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3、单位聘用合同原件;4、介绍人担保书原件及身份证复印件;5、社区矫正人员居住保证书原件;6、司法所到就
9、业单位的走访笔录及走访相片;7、社区矫正人员执业许可证明。如司机职业须有驾驶证、行驶证等等。以上报批材料是复印件的,应经司法所审核并签署“此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误”,注明审核时间,司法所所长签名并加盖司法所公章。注意:1、扩大社区矫正人员电子监管范围每次批准期限最长不能超过一年,批准期限内工作有变动或失业的,应重新审查报批材料,司法所应及时提请县局变更或终止扩大社区矫正人员电子监管范围;2、扩大社区矫正人员电子监管范围申请表应由社区矫正人员本人填写,签名处加印右手大拇指手印,手印要端正、指纹要清晰。社区矫正人员所有签名手印均要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现场监督下进行;3、司法所每3个月应到社区矫正人员就业单位走访一次,了解工作情况并制作走访笔录;四、解矫司法所工作人员在社区矫正人员解矫前一个月要将解除矫正通知书、解除社区证明书填写好并发送至县局矫正科邮箱,并制作矫正期满鉴定表和解除矫正宣告书。在解矫当日,收回定位手机及充电器,并给矫正人员签字,并拍照。在社区矫正人员解矫后,工作人员要将矫正人员交接给负责安置帮教的工作人员,并将矫正人员的工作档案和执行档案整理清楚,封装入档案袋保存备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