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局长在“留守学生”管理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我们在*召开全省“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近年来我省“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学习借鉴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更重要的是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今天下午,大家还将实地参观XX县区的2所学校和一个村的“留守学生”亲情活动室,进一步感受了他们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作法;刚才,XX县区人民政府、XX县区教育局、XX县区教育局和XX县区古蔺镇第三小学又作了经验交流发言,相信他们的经验对全省进一步做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希望各地教育部门深刻领会此次会议精神,认
2、真学习先进经验,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进一步做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下面我就如何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这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发展中的基本趋势。由于受到城乡分割二元社会结构的体制制约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无法解决孩子进城后的读书问题,只得将孩子留在家乡、留在农村,由此产生了“留守学生”这一新的学生群体。部分“留守学生”由于缺少家庭的正常监护,亲情和家庭教育缺失,在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的学习、
3、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健康的培养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为做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作了重要批示,相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各级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广大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省教育厅20*年秋季开学前夕,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把“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20*年秋
4、季开学后,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省教育厅专门组织了“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专题调研工作,代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起草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意见;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各级妇联、关工委、共青团、公安等部门紧密配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留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给予了特殊帮助和关爱,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今天会上的交流发言和一些书面交流材料,对此作了很好总结。从整体上讲,前段时间的工作,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留守学生”问题将是
5、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工作细致复杂,需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有序加以推进。目前,我们的工作刚刚起步,各项工作制度和机制处于探索和建立之中;由于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高,措施不够具体有力,一些地方工作进展相对滞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效不明显,问题日渐增多,社会反映日渐增强。我们必须进一步加深认识,准确掌握我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性,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更为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 一是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普遍性。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2亿以上的农民外出务工,共有“留守儿童”2000余万名。四川是人口大
6、省,农业大省。目前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600万人左右,农村“留守儿童”达400余万名。据教育部门20*年度统计,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学生”共有280万左右,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人数的约30%,一些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全省绝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存在“留守学生”问题。 二是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在世界各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虽然农民大量向城市流动具有普遍性,但绝大多数国家农民是离土又离乡,举家搬迁,成为城市弱势群体,在城市周边形成贫民区,经过长期奋斗,一些人在城市得到基本生成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利,国际上其他国家没有出现明显产生“留守学生”问题。中国儒家文化基本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较为
7、浓厚的家乡观念和恋土情节,人到了城市,但家仍然在农村,不到条件十分成熟,一般不会举家搬迁。“留守学生”现象基本上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世界各国没有提供可以参考的解决办法,需要我们自己探索,自己创造。 三是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按照规划,本世纪中叶达到较为发达的水平。在这过程中,大量农民离土不离乡的情况长期存在,“留守学生”问题将是一个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我们必须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作长远工作打算。 四是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事情必须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留守学生”问题现在已经十分突出,我们既要着眼长远,又
8、要立足当前,要具有紧迫意识。 五是要深刻认识作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涉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涉及广大农村的和谐稳定,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利益。做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的现实需要,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强烈的责任心,带着深厚的感情,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二、加强部门协作,建立
9、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工作机制 “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管理事务,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各级人大、政协加强监督指导,各级教育、妇联、团委、关工委、公安、司法、文化、财政、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密切协作。从XX县区和各地的实际经验来看,各部门共同努力,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监护网络至关重要。为加强部门分工合作,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前不久,全国妇联、教育部、公安部等多个部门共同召开了“留守儿童”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作了总体部署;近期,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级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有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各级教育行
10、政部门和学校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密切配合,积极争取有关方面对“留守学生”的关爱和支持,充分发挥“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主渠道作用。 一是要积极争取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支持。要主动向党委、政府主动汇报“留守学生”工作情况,急时反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和资源,加强调查研究和情况收集分析工作,为各级党政重视和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争取政策上的倾斜和经费上的支持。 二是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与妇联、共青团、工会、文化、公安、司法、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协商,主动宣传教育部门的正确观点和理念,听取他们好的建议和意见,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要积
11、极参与有关部门的相关活动,利用自身工作特点,主动为相关部门工作出谋划策,提供支持和帮助,做好相关协调配合;学校要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工作,认真落实相关工作要求,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 三是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要鼓励和支持村委会、居委会、人民团体、工商企业、机关单位、大专院校、事业单位、群众组织等社会各方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采取种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提供具体帮助,形成关爱“留守学生”的社会网络。要以适当方式动员和组织老红军、老干部、老教师、机关干部等社会各界人士扶助弱势群体,关爱“留守学生”,为“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具体支持和帮助
12、。 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利社会氛围。我们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大量工作,这些都应该让社会了解,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介的宣传效应,加强与新闻部门的相互协作,有效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与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关爱“留守学生”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宣传“留守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营造社会各界进一步关爱“留守学生”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留守学生”奋发进取,自尊自强。 三、认真做好教育系统内部相关工作,切实发挥教育部门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渠道作用 做好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主要目标是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专门措施,努力做好
13、“留守学生”思想道德、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情感心理等方面教育管理工作,弥补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确保“留守学生”愉快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留守学生”分布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学校是他们学习、生活、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整个人生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各级教育部门履行教育管理职责,理应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列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日常各项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切实发挥“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主渠道作用。为此,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具体工作: (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加强调查研究。 “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较为复杂。他们的监护情况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各异,地区间、学
14、校间分布不均。同时,“留守学生”问题与一般学生的问题既有特殊性,又有共同性。只有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摸清基本情况,科学研究相应对策,才能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取得工作实效。广大农村中小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档案登记制度,逐一将“留守学生”家庭、家长、其他监护人、学生个人等基本情况登记备案,全面掌握学校“留守学生”现状和动态发展情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推动电子学籍管理工作,跟踪掌握本地区“留守学生”情况;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展“留守学生”情况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合理化建议,为进一步做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大力加强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
15、广大教师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作用。 班主任老师和科任老师,是与“留守学生”心理距离最近,最了解他们的情况,最易于与他们沟通的学校主要成员,他们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关心帮助,最易得到“留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最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认真做好全体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他们对“留守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要通过与教师签订责任书,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学生”教务日记,定期开展教师与“留守学生”“谈心日”活动,教师与“留守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建立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教育管理“留守学生”的工作制度,明确相应职责。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成为“
16、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对重点“留守学生”实行结对帮扶,全程跟踪教育。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正处于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突出。一些农村中小学校教师编制不够,专业教师不足,代课教师较多,教师待遇落实得不好,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上述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影响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必将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努力推动落实和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采取积极措施帮助教师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和业务知
17、识培训,建立教师聘任管理、交流、培养培训等制度,确保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为广大农村教师做好“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做好学生团队工作,建立互助互爱的同学关系。 同学之间利于交流、理解和相互鼓励,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利于“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愉快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工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同学间“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交流活动,增进“留守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建立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友爱亲密关系。学校和教师尤其要教育其他学生尊重“留守学生”,真诚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同时,要学习“留守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形
18、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风尚。 (四)努力做好监护人工作,形成家庭学校共管合力。 父母及其它监护人是“留守学生”生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赋有法定义务,他们的监护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认真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做好监护人的相关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办好家长学校,利用家长会、重大节假日家长回乡之机举办培训班、教师深入监护人家中面对面交流沟通等形式,提高他们教育管理“留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增强他们关爱“留守学生”、重视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心和紧迫感,督促他们依法履行监护义务,与学校一起共同关爱和培育“留守学生”。
19、 二是要加强与监护人的情况交流和信息沟通。学校和老师要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联系,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及时沟通“留守学生”学习、生活、思想、行为、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及时化解矛盾,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促进,形成合力。 三是要鼓励和支持“留守学生”与外出家长建立沟通机制,通过亲情书信、亲情电话、节假日团聚等方式,增强相互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化解长期分离造成的交流缺失和情感缺失。各地应结合实际,尽可能为双方的沟通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五)加强对“留守学生”的专项知识教育,提高“留守学生”综合素质。 广大农村中小学校要对“留守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门教
20、育,帮助他们提高应对“留守”的能力。 一是要加强“留守学生”日常学习的监督管理和帮助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要按照国家加强未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要求,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纠正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是要加强生存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风险,识别风险,自我救险能力,培养独立生活习惯,增强独立生活意识和能力。 四是要加强法制教育,向他们传授基本法律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会自觉规
21、范日常行为,自觉控制不良行为,自觉抵制违法行为。 五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学习基本的心理、生理知识,通过开展谈心活动、团队组织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心理访谈活动等方式,了解他们思想动态,排解他们不良心理情绪,弥补他们情感缺失,培养他们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六)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留守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方便条件。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流动变化,目前农村村小学生人数逐渐减少,大量学生往城镇聚集,建设寄宿制学校具有较大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实践证明,大量隔代监护、亲戚监护以及兄姐监护、自我监护的“留守学生”,寄宿学校后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管理,更
22、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教育等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推动寄宿制学校规划建设,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优惠政策措施,鼓励“留守学生”寄宿学校。同时,要特别加强寄宿“留守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行为、安全、卫生等全方位管理,建立相应管理制度,要有专门的教师负责寄宿学生的教育管理包括生活指导,做好管理细节工作,前面XX县区阆中镇三小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注重管理细节和制度建设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重视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和师生学习生活条件,建立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树立良好校风、班风
23、、学风,为广大师生特别是“留守学生”提供安全、卫生、和谐、稳定、融恰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建设农村中小学和谐校园。要通过精心打造和管理,努力把寄宿学校建成“留守学生”之家,让他们感受到家庭一样的温暖和谐。 (七)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为低龄“留守儿童”提供早期教育。 据调查,“留守儿童”中存在大量3-6岁的低龄儿童,他们更需精心呵护和深情关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认真做好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低龄“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目前,我省学前和幼儿教育发展不够,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大量3-6岁低龄儿童不能进入幼儿园、学前班接受早期
24、教育,特别是其中的“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长的关怀哺育,特别需要社会关怀。要按照国家和省“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幼儿、学前教育事业有关要求,积极探索国家、集体、社会举办幼儿和学前教育的有效模式,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幼教事业,力争更多的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都能接受早期教育,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健康成长、为他们有一个愉快的儿童时期创造条件。 (八)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 这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城镇解决好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农村“留守学生”就会相对减少,更为重要的是,会激发进城务工人员关心子女健康成长、重视子女学习教育的积极性。近几年来,各地积极采取措
25、施,克服困难和压力,加大了相关工作力度,解决了部分进城务工子女的就学问题。据初步统计,全省目前已经解决了80多万农民工子女进城后的就学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流动人口日益增加,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城镇政府和学校普遍感到压力太大,而一些农民工子女不能很好就学的问题也日益增长,社会呼声仍然很高,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进一步重视这一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规定。城市公共事业规划中尤其要把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为农民工子女就学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各项具体政策措施,科学合理确定就读
26、对象,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作好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从一个侧面做好“留守学生”工作。 同志们,“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事关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事关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家庭幸福,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踏踏实实做好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借此机会,我想强调一下安全稳定问题。中央16届6中全会召开前后,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特别是食品卫生、交通和校舍等安全方面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近期通知要求和有关规定,认真作好相关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第15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