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6-14课.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83242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6-14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6-14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6-14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6-14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6-14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品教育6.颁奖词三则教学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 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 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2、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3、 能正确完成课后第1题填空。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1、了解三位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2、体会他们身上的精神力量。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 教材分析

2、颁奖词三则系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一篇主体课文,它是从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中选取。第一则颁奖词将叙述、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再现了邰丽华给观众带来的震憾心灵的美,浑然天成;第二则颁奖词将陈述与评价结合,以凝重的笔触表达了积淀在陈健身上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诺千金;第三则颁奖词用高度浓缩的语言,具体惊人的数字,庄严地宣布了王顺友以平凡之力,创造出的世界邮政史上的非凡之举。三则颁奖词语句清新,简洁精练,文笔优美,饱含深情。四、 设计理念:在读中悟语,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蕴丰厚和无穷魅力。让深刻、优美的颁奖词感染学生的心灵

3、,让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的志向。感动中国,感动学生,在感动中继承文化传统精髓,在感动中溶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五、 教学方法读一读 、想一想、议一议等。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自2002年起,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了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它以评选出当年度最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而评选出来的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感到震撼的精神力量。从此,每年都有那么一些人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感动中国因此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历年感动中国栏目中节选的三则颁奖词中,走近这些令人感动的人物。(板书课题:颁奖词三则)二、检查预习作业1、熟读课文。2、三则颁奖词分

4、别介绍了谁?并出示图片出示邰丽华: 百度图片出示陈健:百度图片出示王顺友:百度图片3、搜集关于邰丽华、陈健、王顺友的事迹资料(在第四部分检查)三、指导自学1、三则颁奖词分别介绍了谁,他们为什么会感动中国?2、仔细读文,读后你有什么感受?3、指导学生开始自学,边读边划出相关句子,并拿笔写批注笔记。四、深入理解课文。A、谁能来介绍邰丽华?出示邰丽华事迹:百度文档出示颁奖词,师动情朗诵。请同学们反复朗诵这段颁奖词,结合邰丽华的经历,说说你又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机指导(板书:挑战)句1:在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中,认识了这位无声世界里的舞者。“无声的世界”说明了什么?“追求光明、战胜困难”这八个

5、字写出了什么?小结:这八个字写出了邰丽华的性格特点,她就是这样一个不屈不挠的人。(板书:对生命的无声礼赞)带着体会,再读颁奖词。指导学生读出感,读出情,读出味。B、谁愿意来介绍陈健?出示陈健事迹:百度文档介绍陈健资料。他为什么会感动中国呢?(板书:信义)指名读颁奖词“无论都”,说明了什么?说明陈健不但说出了承诺,还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这多么不容易啊!(板书:为了37年前的诺言)指导朗读。出示王顺友事迹:百度文库c、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王顺友。1、 是的,孤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的一种生活常态。2、哪些数字能说明王顺友的生活常态呢?(20年里,每年至少33

6、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20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3、你是怎么理解这些数字的?4、他为什么能坚持20年?5、动情读颁奖词6、指导朗读。五、学习生字重点指导“巅”“蓬”“撼”“勃”六、总结1、从本文的三位主人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感动)2、欣赏新浪视频:千手观音板书设计: 挑战:邰丽华对生命的无声礼赞16、颁奖词三则 信义:陈健为了37年前的诺言 感动 敬业:王顺友马班邮路的坚守者教学反思: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我在课堂教学中是通过组织学生有层次有指向的多读进行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7、和感悟的,在这里“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第一则颁奖词的学习即抓住“谷底”“巅峰”“震撼”“华丽”等词语去理解感悟语言背后的寓意,引领学生走进人物,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蕴丰厚和无穷魅力。让深刻、优美的颁奖词感染学生的心灵,让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的志向。在感动中继承文化传统精髓,在感动中溶解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同时我在教学各个环节充满激情的引导和指导学生深情地朗读,整节课教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六、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黑龙江 学校: 姓名: 职称: 小教一级 电话: 电子邮件:通讯地址:7.地平线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述:下面咱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课文,大家用琅

8、琅的书声、精彩的发言来证明我们是最棒的!好不好?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同学们见过“地平线”吗?交流课前的观察,或是搜集 到的有关地平线的资料。 (地平线是指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界的线。) 3、师述:你望到了吗?是呀,教室的四壁、室外的高楼大 厦,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不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今天我们一 同学习的地平线这篇课文,将会让你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一道 道的地平线。 二、初读 1、师述:课前预习了吗?咱们比一比,看谁的预习最扎实。 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 渭、咀、嚼 、“渭”的偏旁是“氵”,推测“渭”的意思,组词“渭水”、“渭

9、河”、“渭北大平原”。简介“渭北大平原”渭北大平原指的就是渭河以北地区的黄土质冲积平原。读着这个词,让你产生一种 怎样的感受?(宽广、辽阔、平坦) 、“咀”、“嚼”的偏旁都是“口”,推测“咀嚼”的意思。除了食物可以咀嚼以外,还有什么也可以咀嚼?待会儿让我们来好好 地“咀嚼咀嚼”这篇课文。 2、课文读得怎样呢?我们请14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 倾听。(读后评议) 3、课文读通了,但又读懂了多少呢?你在文中看到了几道地平 线呢?快速浏览,快速寻找。(自然的、人生的) 三、解读“自然的地平线”。 1、那就让我们先跟随着作者,走进渭北大平原。谁来带我们看 看那道地平线?指名朗读。 2、解读地平线

10、: 、读一读有关语句,想一想地平线的样子,看一看屏幕中的彩 图,拿出手指看着屏幕画一画地平线。 、这道地平线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地平线的位置是在远处的天与地形成的三角形的交叉处;地平线的颜色是很亮的灰白色;地平线的形状是一道线;地平线的标志是“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3、这道地平线有没有引起你的遐想? 4、想到自己已经看到了天的尽头,那该多么激动兴奋呀!谁来 读好第3节这句话“啊,天到尽头了!” 四、解读“第一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带着对这道很亮的灰白色线的遐想,“我”开始了第 一次的追寻。 2、画出“我”第一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和结果。(“但”字分 清经过与结果) 3、读着“我”追

11、寻地平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拼命”)结果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心情的 急切,结果的神秘。) (我拼命地踩着自行车,车轮飞转,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恨不得一下子飞到哪儿去。) (这地平线多神秘呀,怎么我追了半天,明明已经追到了它,它 却神秘地跑到了远方去了。) 4、指导朗读。 五、解读“第二次追寻地平线”。 1、师述:就在“我”傻愣愣地望着远方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时,一位老人走进了我的视野中。 2、第一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分清角色,思考:从“我” 与老人的对话中,你对地平线有了哪些了解? (一是地平线是永远走不到的;二是地平线是个谜。) “永远走不到

12、”和“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第二次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思考:从“我”与老人的对话中,你还能读出什么?体会一下“我”的心情。 (急切、好奇) 4、第三次分角色有感情朗读611自然段。指名读,师生读。 5、解读第二次追寻:带着几分疑惑,“我”开始了第二次追寻。画出“我”第二次追寻地平线的经过、结果。(“然而”) 6、引读:两次追寻失败了,此时“我”在想些什么?齐读第13 自然段。 7、出示第13自然段: 、这里的“咀嚼”是什么意思?(联系语境) 、“我”咀嚼着老人的什么话?(联系上文) 、从老人的话中,“我”咀嚼出了什么?(联系“我”的经历) 、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中的“谜”的?你觉得“我

13、”一次又一 次地追寻这谜一样的地平线,有意义吗? (追寻的过程是充满新鲜和乐趣的,即使是失败了,失败的也是这样有滋有味的。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执着的探索精神。乐在其中,乐就乐在追寻这个谜一样的地平线的过程。不是浪费时间,不是在冒傻 劲,而是对它真的产生了兴趣。) 8、指名朗读13自然段。 六、解读“人生的地平线”。 1、师述:后来,“我”一天天长大,踏上社会,“我”还会追 寻那谜一样的地平线吗?齐读第14自然段。 2、出示重点句:地平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 线,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 、 这里的“地平线”和上文中的“地平线”是一个意思吗? 、 (这里的“地平线

14、”已经从自然界中的地平线升华为人生的地平线,指的 、 是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这里的“追求地平线”与上文中的“追寻地平线”一样吗? (追寻的内容和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 、反复诵读: 是的,在人生的不同时段里,我们应该为自己确立不同的地平线,20岁、30岁、40岁、50岁追求的地平线各不一样,但有一点却是一样的(齐读) 也许,在我们遇到挫折,处在失败的低谷时,这时一抬眼,看到了那道人生的地平线(男生读) 也许,在我们取得成功,处在胜利喜悦中时,这时一抬眼,又望到了一条新的地平线(女生读)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是我们在座所有同学人生路上的一道地平线(齐读) 3、一遍遍咀嚼

15、着这句话,此刻,你有什么感言呢? 七、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共同阅读了地平线这篇散文。现在,林老师要问你,地平线是什么,你的答案会变得丰富起来吗?地平线是 结束语: 让我们在记忆中珍藏大自然中那谜一样的地平线,让我们珍视人生道路上那充满新鲜、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的地平线,让这一道道的地平线,伴随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一路去追寻,一路去收获。 板书设计 长大自然的目标 追寻 地平线奋斗 小时候人生的谜8.张石匠拜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故事内容,懂得一个人即使有高超的技艺也不能骄傲自满,因为天外有天,艺无止境。学习张石匠和小伙子的美好品格

16、。3领悟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能续写故事。4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教学重、难点:揣摩人物性格,体会艺无止境的道理。教学方法:读中感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名人拜师的故事?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太行山脚下有一位张石匠,他手艺高超远近闻名,可他还要拜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张石匠拜师去了解一下好不好?(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一)学生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词,把课文读熟,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指名提问,相应板书:天外有天,艺无止境过渡: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

17、说明天外有天这个道理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再读课文。三、默读思考看问题读书思考:1.从对小伙子的态度中看出张石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2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了什么?结果怎样?请说明理由。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四、品读感悟(一)从对小伙子的态度中看出张石匠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1指名回答,相应板书:骄傲不服气自愧不如过渡:张石匠怎么看不起小伙子的?2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两人的对话,品一品人物的语言。可分角色朗读。3指导朗读多媒体出示:“傅,话别讲绝了,天外还有天哪!”“我干石匠的时候,你还没见过石头呢。”“手艺高的人我见过,可没见过像你这么傲的。”“怎么,你还

18、懂点手艺?那咱们就比试比试,让大家评一评谁是高手。”“今天我俩见个高低,输了我拜他为师。”指名朗读,相机评价。过渡:既然看不起小伙子,不爱听小伙子的话,那就得通过比试来见个分晓了。(二)张石匠和小伙子比试了什么?结果怎样?请说明理由。1指名回答,师板书:刻碑洗字刻东西2指2名学生读分角色读“刻碑洗字”部分。张石匠的手艺怎么样?好在哪?这一次比试谁胜了?说出胜出的理由。多媒体出示图片,解释“楷书”“草书”“飞白”。张石匠服气了吗?读出有关句子。“怕”可以换成什么词?过渡:既然张石匠不服气,就再比一次吧。这次比什么?理解“七棱八不齐”,说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石头来刻东西?3在这次比试艺不如人的情况下

19、,张石匠回家刻石链时会想些什么?请说一说。过渡:看来张石匠这次比试是胜券在握了,让我们来看看结果吧。4回顾学法:刚才我们学习刻碑洗字这一部分是怎么学的?屏幕出示:1.分角色读一读。2.互相比一比。3.说出胜出的理由。按这样的方法自学下一部分。5汇报过渡:俗话说的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此时胜负已决,如果你是文中的张石匠,屏幕出示:看到小伙子的石算盘张石匠心想他的脸上于是对小伙子说说完通过这些你看出张石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示:“张师傅,我不是要在你面前露一手,只想让你懂得艺无止境呀!”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五、拓展交流读了这篇课文后给你什么启示?六、总结: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天外有天、艺

20、无止境的道理。其实,我们在学习上也是无止境的。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上永不满足,不断进取。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两句名人名言(多媒体出示)。板书设计:8张石匠拜师刻碑洗字 刻东西看不起不服气自愧不如 天外有天艺无止境9音乐之都维也纳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3、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4、品味课文语言,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2、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增强语感,提高积累和运用祖国语

21、言的能力。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对于本篇课文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中,培养阅读能力,增强语感,提高积累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音乐蓝色多瑙河、小夜曲课前互动:1、话题导入。(话题:介绍厦门)2、欣赏音乐。播放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交流感受。教学过程:一、导课,引导质疑存疑 2 (课前板书课题)1、趣味竞猜,游戏导入。 课件分别出示中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地理版图,让学生猜猜外形像什么,是哪个国家。2、捕捉个性,设下悬念。 仿佛冥冥之中上天的一个安排,让奥地利这个国家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更是集中展现了城市独特的音乐个性。这节课就让我们乘着

22、语言文字的翅膀,开始我们的维也纳音乐之旅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音乐之都维也纳。(课题前加上序号15)二、初读,把握主要内容8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初读。 主要围绕以下句子展开: (1)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 (重点指导长句停顿。了解“它”指什么,“北麓”什么意思,明白本段交代了维也纳的地理位置。) (2)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 (先读好人名,然后读通全句) (3)夏天的

23、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chn huo)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重点指导“掺和”一词的读音。)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训练概况能力。 初读了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三、细读,感受独特魅力 25、引发兴趣,细读探究。 音乐之都维也纳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文章,每当读起这篇文章,我就会想起厦大易中天教授写的读城记。书中写到:“城市为什么可读呢?当然是因为它有个性,有魅力。” 说到维也纳,最能体现这个城市独特“个性”的,非“音乐”莫属。那么,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使维也纳堪称音乐之都呢?我们先学课文二至四自然段,请大家先用心默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把

24、这三段中最能体现维也纳这个城市音乐个性的句子用“ ”线画出来,词语用“”标出来,并且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2、学生静读,教师巡视。3、归纳梳理,引导交流。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初品“摇篮”。 再品“摇篮”。 (补充文字资料,感受音乐大师的魅力。(欣赏完)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深入解读“摇篮”。 300多年前,这些乐坛大师就在维也纳以他们才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音乐,一代又一代,滋养着生活在维也纳的人们,也推动了世界的音乐的发展。“摇篮”,一个普普通通的词语,却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维也纳音乐历史的厚重。 适度拓展。 “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多少年过去了,这些乐谱

25、和手迹依然充满着无穷的魅力。维也纳的人们,他们保留着这些音乐大师的乐谱和手迹,也保留着 小结:是啊,一座城市,有这么悠久辉煌的音乐史,有这么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有这么多举世闻名的优美乐章,当然是名副其实的“音乐之都”。 (板书:历史大师云集)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谈感受。 重点品读两个“装饰”。 (第一个“装饰”是“装扮”的意思,第二个“装饰”是“装饰品”的意思。) 深入思考:音乐是无形的,怎么又会装扮呢? 引导学生关注“到处”“许多”“多”“就连”“也”等字眼,借此感受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欣赏文中提及的相关图片。(补充直观图片,点出课文插图,让学生有直观的感

26、受) 感情朗读。 是啊,“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也就没有维也纳。” 能通过你的朗读,来给大家介绍这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吗? (练读,指名读,抓住“到处”“许多”“多”“就连”“也”等字眼指导朗读。) 小结:这么多的音乐装饰,所以作曲家勃拉姆斯曾感慨地说:“到维也纳一定要小心,不然会踩着地上的音符的”。 (板书:城市音乐装饰)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读一座城市,更要读这里的人。维也纳生活的是一群怎样的人呢? 阅读这一段,你会特别关注那些字眼? 引导学生抓住“随时”“还”“许多”“尤其”“总要”“惯例”等词语,感受维也纳的人民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重点品读: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

27、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 “掺和”本是“掺杂、混合”的意思,联系这一句,这一段,你觉得掺和的含义是什么? 拓展说话练习。 有了音乐,维也纳人的生活变增添了无数快乐。如果,你也生活在维也纳,你还会在什么情况下,做与音乐相关的什么事呢? 情境诵读。 让我们一起在贝多芬的乐曲旋律中走进维也纳人的音乐生活吧!(配乐齐读) 小结:正像一句话说的,仿佛在维也纳的人,都从空气中获得了音乐节奏感似的。你无法想象,没有音乐,维也纳人如何生活。 (板书:生活离不开音乐) (4)学习五到七自然段。 过渡:课文二、三、四个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维也纳堪称音乐之都的理由,再看看五到七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学生浏览课文

28、五到七自然段,思考) 重点围绕两个问题展开: 写了什么? 引导: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不得不提星罗棋布的歌剧院和音乐厅。尤其是“国家歌剧院”与“音乐之友协会大厦”也就是“金色大厅”,更是维也纳乃至全世界的两大音乐圣殿。 (板书:建筑两大音乐圣殿) 结合课题,你最想问些什么问题? 引导:选择两处有世界影响力的音乐建筑来写,这是对音乐之都最直接的展示,但作者却将它放在最后,这是为什么? 存疑探究。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想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疑问和思考,下节课,若还有机会,和大家细致交流阅读课文五至七自然段的体会。四、迁移,内化阅读收获51、仿写迁移。 我们的音乐之旅到这儿相信大家收获颇丰,都说“学以致用”

29、,接下来我们做个练习,看看大家能否把今天的所学也用一用。维也纳集中展现了独特的音乐个性,咱们的厦门也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城市,假如请你选择厦门的一种独特的个性来写,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写呢? 2、学生以“厦门”展开思考。在练习纸上写上自己想到的素材,写好后进行简单的排序。3、师生交流。五、拓展,实现自主发展 过渡:维也纳人会在会前会后要演奏阅读,为了表示对大家今天学习的奖励,课后给大家献上一首乐曲,(播放海顿小夜曲)同时,还要给大家送上一把小提琴哦!(把板书圈画成小提琴的造型)板书设计:9.音乐之都维也 厦门历史大师云集 城市音乐装饰生活离不开音乐建筑两大音乐圣殿10.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30、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2能按照课后练习的批读要求,边读边思,边作旁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教学准备 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密西西比河风光的资料。教学设计:一、介绍作者,初读课文1.介绍作者,谈谈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他的这篇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地位。2.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和通读课文。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1默读全文,了解大意。2交流讨论。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按批读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用一个词语归纳景色的特点。(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象?(3

31、)把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作为语言积累的材料。(4)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交流感受,美读课文。四、整体感悟,再读全文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东岸:万籁无声西岸:骚动聒噪风光旖旎11.小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使学生理解“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整个童年的小屋”的含义。2、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操。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6、9自然段。5、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重点:1、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体会作者对装满童年的小屋的留恋和喜爱之情。2、有感

32、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9自然段。教学难点:理解“我爱我的小屋,爱那个装满童年的小屋”的含义。教学方法:自读自悟。教具:教学流程: 第一节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宝贵、最令人羡慕的时期,每个人的童年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绿油油的田野深处那件装满作者整个童年的小屋,去感受作者对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细读深究,品味感悟。1、小屋里都有什么?体会小屋的简陋。2、让作者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感受小屋带给作者的快乐童年。3、离开小屋时,作者的心情如何?体

33、会作者离开小屋时的感受。4、朗读指导。重点指导要背诵的段落,适时给学生背诵的机会,引导学生交流背诵的技巧,帮助学生积累词句,便于学以致用。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谈一谈在你的家里,给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给同学听一听。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谈感受。五、小结: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六、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节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二、积累内化。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巢、蹈、躁、睬、儍、蜗”的写法。3、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三、练一练。蹈躁睬滔噪踩四、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同学交流,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

34、情操。五、全课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六、布置作业:1、读课文,写生字。2、预习12课。六、板书:我爱小屋小屋美好的回忆怀念童年的家怀念小屋12.我和祖父的花园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句。2了解作者在花园中看到的赏心悦目的动物、植物和作者进行的充满童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重点、难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写景状物的语句和课文片段,领会其含义、作用。方式方法:多种方式朗读,讨论交流体会田园生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童年是一张无色的宣纸,是一首欢乐无忧的歌,童年的生

35、活纯真而美好,童年的世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著名现代作家萧红的童年世界。(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结合课题预想一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呢?生1:写祖父花园的美丽景色。生2:写我和祖父在花园里都做了些什么。好!下面我们就认真读一读课文,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生认真读文)(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生1:写作者回忆童年时代与祖父一起在花园里快乐的生活。生2:写祖父在花园里劳作,我在花园里游戏。那么祖

36、父的花园里到底有什么呢?作者在花园中又进行了那些充满童趣的活动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画一画。(生动笔画,汇报)生1:祖父的花园了样样都有。生2:我在祖父的花园里栽花、除草、吃黄瓜、捉蜻蜓、捉蚂蚱、浇花。好!能认真读文,找得也很准确!(这部分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阅读,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趣、悟出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三.精读课文 理解感悟祖父的花园样样都有、色彩丰富,作者生活在这样的花园里心情怎样呢?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找一找,一会再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生1:生活在祖父的花园中作者是快乐的。(读作者浇花一段)很好

37、!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听出了作者的快乐心情!生2:作者在祖父的花园中无忧无虑,非常自由。(有感情朗读“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太阳也不知道这个”)从你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祖父花园中的动物、植物都活了,这一段很好,谁再来试着读一读。(生有感情朗读,谈体会)(让学生知道: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四.交流体验 拓展延伸祖父的花园充满

38、了自由和快乐的气息,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花园吗?生:喜欢!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项实践任务,去乡村找一找这样的田园风光,并用我们的笔把那些美好的东西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花园快乐宽容童年的乐园自由慈爱精神的家园13.为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 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加强诵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认识到“人之为学”,关键在“为”,只要树立志向并坚定去实践,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预定目标。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掌握文

39、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根据注解直译文章,教师答疑并讲析重点词语,让学生明确,巩固重点。 2难点 理解以事喻理的论证方法。 解决办法 教师适时恰当引导学生思考。 3疑点 开篇由两个设问句组成,这种写法有什么效果?(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与思辨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朗读 多媒体课件。 2文学常识、重点词句评析、随堂练习的课件。 3学生制作生字新词及重点的卡片,课堂交流。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导语 同学们步入学校的大门已近六个年头了,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谈一谈学习知识时的感受,特别是升入中学以来在求知过程中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说得很好,每个人接受新知识都要有一个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过程,怎样才能完成这个过渡呢?用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训来说,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明确目标 l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准确直译文章,掌握重点实词。 3学习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教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