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T 3873-2021 麦茬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da****hi 文档编号:68050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T 3873-2021 麦茬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34∕T 3873-2021 麦茬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34∕T 3873-2021 麦茬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34∕T 3873-2021 麦茬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34∕T 3873-2021 麦茬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0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38732021 麦茬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limate-smart Production of Rice in Wheat-rice Cropping System 2021-01-25 发布 2021-02-25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4/T 3873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

2、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庐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怀远县农业农村局、怀远县兰桥乡农业技术服务站、怀远县包集镇农业技术服务站、霍邱县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贺、车钊、董萧、周兵、吴小文、吴君泽、董召荣、金文俊、王军、武立权、张晓红、张进山、吴晨阳、梅长军、柯健、尤翠翠、何海兵、纪占志、杨美、王成雨、詹梅梅。 DB34/T 38732021 1 麦茬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茬水稻气候智慧型生产的目标、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耕作方法、栽培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

3、固碳减排下的麦茬水稻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 23348 缓释肥料 GB/T 35111 腐殖酸类肥料 分类 HG/T 5045 含腐植酸尿素 HG/T 5046 腐植酸复合肥料 HG/T 5049 含海藻酸尿素 HG/T 5050 海

4、藻酸类肥料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847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989 水稻栽植机械 作业质量 NY/T 995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 作业质量 NY/T 153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NY/T 2156 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候智慧型农业 Climate-smart agriculture 气候智慧型农业是在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 增强农业对自然灾害及气候变化抵抗能力的同时, 能很好的适应气候变化、减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强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4 目标 产量、品质与常规

5、种植相当,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10以上,灾害损失率降低 35。 DB34/T 38732021 2 5 产地环境 5.1 稻田环境应符合 GB 15618 和 NY/T 847 的规定。 5.2 稻田适宜的土壤条件为:土地平整、耕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蓄水性和爽水性好、保肥和供肥性良好、灌排便利。 6 品种选择 选用生产上合法品种, 符合小麦-水稻种植区域生产条件, 综合抗性强, 水肥利用率高的水稻品种。 7 固碳减排的栽培技术 7.1 播前准备 7.1.1 种子质量 水稻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7.1.2 种子处理 种子在晴朗天气晾晒 1 d2 d,剔除杂质和空瘪粒后,根据各

6、地区主要病虫害,选用相应种子处理剂处理。 7.1.3 集约育苗 采用工厂化育秧,符合 NY/T 1534 的规定。 7.2 秸秆处理 小麦收割时选择装有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进行作业,在收割的同时将秸秆粉碎并均匀抛撒,秸秆粉碎质量符合 NY/T 995 的要求。小麦秸秆留茬高度不高于 15 cm。 7.3 固碳整地 应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耕整地机械进行水田耕整,作业深度一般不小于 16 cm,作业后进行整平和沉实,保持水层 3 cm 左右。 7.4 高效减排施肥 7.4.1 常规肥料精准施用 整地前基施氮肥 55 kg N hm-2,追施分蘖肥、促花肥和保花肥 80 kg N hm-2、48

7、 kg N hm-2 和 33 kg N hm-2,氮肥种类为尿素;为降低甲烷排放,在中性土壤中,基肥可用硫酸铵替代尿素。 钾肥基施 81 kg K2O hm-2,追施分蘖肥、促花肥和保花肥 81 kg K2O hm-2、40.5 kg K2O hm-2 和 40.5 kg K2O hm-2。 磷肥基施 81 kg P2O5 hm-2,追施促花肥 27 kg P2O5 hm-2。 7.4.2 新型肥料减量施用 为提高节能减排效果,可施用缓释肥、控释肥和增值类肥料等新型水稻专用肥料,并根据产量目标和肥料特性减量 1020精准施用。 DB34/T 38732021 3 缓释肥、控释肥和增值类肥料应

8、符合 GB/T 23348、GB/T 35111、HG/T 5045、HG/T 5046、HG/T 5049 和 HG/T 5050 的规定。 7.4.3 施肥技术 施用基肥时, 配合水稻插秧机加装侧深施肥装置, 丸粒化均匀一致的缓控释肥施于水稻根部一侧 3 cm5 cm,深 5 cm 处。 7.5 插秧 7.5.1 移栽时期 麦茬水稻适期栽插一般在 5月下旬6月下旬。采用插秧机进行机插,秧龄 18 d25 d,所选机具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989 的规定。水稻栽插深度控制在 3 cm 左右。 7.5.2 增密减排 相对于常规种植,基本苗增加 20。 7.6 水分管理 插秧后保持浅水层。返

9、青后采用浅水勤灌方式,水层保持在 2 cm3 cm;高峰苗期根据群体大小适时晒田,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水稻抽穗后,干湿交替灌溉,减少稻田甲烷排放。 7.7 主要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 7.7.1 高温热害 选用耐高温的品种,根据不同生态区高温热害发生规律,调整播种期。抽穗扬花期遇高温,采取灌深水,以水调温,水层保持 5 cm10 cm。高温热害前后,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水稻对高温热害的适应能力。 7.7.2 洪涝 涝渍时间较短的田块,及时排涝降渍,查苗补苗,加强田管,促进苗情转化。 7.7.3 干旱 实行节水灌溉,喷施抗旱剂,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8 病虫草害绿色防治 8.1 防治

10、原则 病虫草害的防治应从整个稻田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在选用优良抗病水稻品种、合理轮作的同时,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科学安全合理用药,实现绿色防控。 8.2 主要病虫草害 主要抗性杂草: 稗草, 千金子等; 主要病害: 稻瘟病、 稻曲病和纹枯病等; 主要虫害: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和稻飞虱等。 DB34/T 38732021 4 8.3 防治措施 8.3.1 物理防治 采用深耕压草或人工除草等农艺措施去除稻田杂草。采用多光谱诱虫灯、色光板、捕虫器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 8.3.2 生物防治 在水稻生育中前期放宽防治指标,创造天敌活动环

11、境,充分利用田间天敌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在田边种植诱导植物,集中捕杀。保护天敌,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农药,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 8.3.3 化学防治 围绕灾害性和风险性较大的重点病虫对象,科学安全合理用药,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推进专业化统防和群防群治, 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控效果, 促进农药减量控害。 结合水稻群体生长特点,采用“控”“放”结合施药,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实现绿色防控。 化学药剂的使用应符合 NY/T 2156 的规定。 化学防治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393 的规定,安全间隔期内施用。 9 收获 9.1 田间谷粒颖壳 95以上变黄,米粒呈透明状、变硬时,抢晴机械收获。如收割时遭遇连续阴雨影响收割,趁雨停间隙收割。 9.2 收获后及时晾晒或低温烘干,待稻谷水分降至标准粮食含水量后安全贮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