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风筝》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93520 上传时间:2024-12-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筝》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风筝》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风筝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2、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两个人之间? 3、请简单的复述情节 明确:风筝 明确:“我”和弟弟 明确:写作者小时候不让弟弟放风筝,还弄坏了弟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中年时,看到外国一本讲论儿童的书后很内疚,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 二、研读课文,深入研究 请按时间顺序,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12:写了北京和故乡的风筝时节,引出下文。 34:写童年往事。 511:写中年反省。 12:写“我”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三、研读第一部分 1、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明确:惊异的是北京的风筝时节,悲哀

2、的是童年的往事。 2、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对比的手法。 四、研读第二部分 1、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写小兄弟对风筝的喜爱的? 明确:神态描写,对比手法。 2、“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是对小兄弟的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神态描写,写出了被虐杀者的麻木。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粗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自己? 明确:动作和神态,表达了作者对小兄弟的同情和对自己行为的深深自责。 明确:对比的手法。 五、研读第三部分 1、“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认为这句话对吗? 明确:不准游戏,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应该提倡新的教学模式。 2、“精神的虐杀的的一幕”是哪一幕? 明确:第四段,暴虐的毁坏风筝。 3、作者想到了哪些补救的方法? 明确:送风筝,讨宽恕。 4、“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作者具有剖析自我,自我反省的精神。 5、作者对弟弟不记得童年的往事有什么感触? 明确:因为被虐杀者的麻木,虐杀者会因此而更加的肆无忌惮。 六、研读第四部分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记,为什么“我”的心情“只得沉重着”,只感到世界的“肃杀”和“寒威”? 明确:被虐杀者不认为是被虐杀,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理行径,这种麻木是令人悲哀的,所以,只觉得“肃杀”和“寒威”。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