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言词义(九年级语文).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679281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词义(九年级语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文言词义(九年级语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文言词义(九年级语文).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文言词义(九年级语文).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文言词义(九年级语文).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篇第一篇 语言积累与运用语言积累与运用第三讲文言词义 考考试目目标考试目标 掌握现用教材古诗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基本释义。真真题体体验考点: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读1(2014嘉兴)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是 ()(3分)A男有分,女有归(回归)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B去国怀乡(国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真真题体体验考点: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读C次北固山下(停泊)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D清风徐来(慢慢地)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相信)1(2014嘉兴)下列加点

2、的文言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是 ()(3分)真真题体体验考点: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读解析 此题为文言实词词义正误判断的选择,因此要注意词义和词的一些特殊用法。A项“归”应解释为“女子出嫁”,B项“稍稍”应解释为“逐渐、渐渐”,D项“信”应解释为“信实、诚信”。1(2014嘉兴)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是 ()(3分)真真题体体验考点: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读C次北固山下(停泊)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D清风徐来(慢慢地)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相信)C 考点解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读 “常用文言词语的基本释义”的考

3、查,是刚刚出现的一道题型,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现用教材古诗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的理解与掌握。注意考试目标中的几个关键词,“现用教材”表明考的是课内古诗文,“常用”说明是最常见的,“词语”说明既有实词,也有虚词,因此在整理中两者皆不可大意。真真题体体验考点: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读2(2014义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无案牍之劳形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离开使劳累交换参与解析 此题是古诗文词义的理解,注意平时的积累,特别是一词多义,如“间”作为动词,教材中出现“夹杂着”“参与”两个解释,要注意

4、辨识,同时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如“劳”的使动用法。真真题体体验考点: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读3(2014义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2分)A屠惧,投以骨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B渔人甚异之 辍耕之垄上 C相与步于中庭 所欲有甚于生者 D其间千二百里 视其欣悦,则又请焉 解析 此题考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A项“以”是介词,解释为“把”。真真题体体验考点: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读3(2014义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2分)A屠惧,投以骨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B渔人甚异之 辍耕之垄上 C相与步于中庭 所欲有甚于生者 D其间千二百里 视

5、其欣悦,则又请焉 解析 B项“之”前者作代词,应解释为“它,指这种情景”,后者作动词,应解释为“去”。真真题体体验考点: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读3(2014义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2分)A屠惧,投以骨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B渔人甚异之 辍耕之垄上 C相与步于中庭 所欲有甚于生者 D其间千二百里 视其欣悦,则又请焉 解析 C项“于”作介词,前者应解释为“在”,后者应解释为“比”。真真题体体验考点: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读3(2014义乌)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2分)A屠惧,投以骨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B渔人甚异之 辍耕之垄上 C相与

6、步于中庭 所欲有甚于生者 D其间千二百里 视其欣悦,则又请焉 A 解析 D项“其”前者应解释为“这”,后者作代词,应解释为“他”。考点解考点解读考点:体验考点:体验解读解读 考题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形式出现,实词一般有直接解释词语、单项选择和判断正误等。虚词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A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B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C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1(2014温州)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陶后鲜有闻 鲜为人知 B益慕圣贤之道 开卷有益 C苟富贵,无相忘 一丝不苟 D管夷吾举于士

7、 举世闻名 解析 A中的两个“鲜”都是“少”的意思;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1(2014温州)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陶后鲜有闻 鲜为人知 B益慕圣贤之道 开卷有益 C苟富贵,无相忘 一丝不苟 D管夷吾举于士 举世闻名 解析 B中的第一个“益”解释为“更加”,第二个“益”解释为“好处”;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1(2014温州)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陶后鲜有闻 鲜为人知 B益慕圣贤之道 开卷有益 C苟富贵,无相忘 一丝不苟 D管夷吾举于士 举世闻名 解析 C中的第一个“苟”解释为“如果”,第二个“苟”解释为“马虎,放松”

8、;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1(2014温州)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陶后鲜有闻 鲜为人知 B益慕圣贤之道 开卷有益 C苟富贵,无相忘 一丝不苟 D管夷吾举于士 举世闻名 A 解析 D中的第一个“举”解释为“被选拔任用”,第二个“举”解释为“全”。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2(2014温州)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1)会宾客大宴 ()(2)每至晴初霜旦 ()(3)长跪而谢之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适逢,正赶上早晨道歉解析 “会”“旦”“谢”“鄙”在课本中都有注解,不难。要注意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技法点技

9、法点拨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 理解文言文句中加点的实词。1准确把握词语义项 做好文言实词题首先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住词语的常用义项,忌以今训古,如“虽食,且不下咽”“虽”字是“即使”的意思,不能根据现代汉语理解为“虽然”。2根据通假分析词义 由于通假字大部分是音同(音近),或者字形(部分)相同,所以,可以利用读音关系或者字形分析词义。如“以属客而告之”中的“属”字。技法点技法点拨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 3联系课文推断词义 试卷上出现的一些文言实词,课文曾出现过,可借助有关语句中的用法,相互对照,辨其异同,确定含义。如“元用素强记”中的“素”字在课文陈涉世家中出现过,“吴广素爱

10、人”。4巧妙借助语境推断 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理解时,要紧密联系上下文,把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的应是正确的。如“燮开仓赈济,或阻之”中的“或”字是“有人”的意思。技法点技法点拨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 5引申组词推断词义 文言词语都是单音节的,现代汉语是双音节的,将单音节的文言词语,作为语素组成许多双音节的现代汉语词组,然后根据语境选择一个最恰当的。6分析语法推断词义 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以及语法功能推知它的词义。如“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一句中,名词“药”和“之”在一起,不符合语法规律,所以,前一个的名词应该做动词,“

11、给吃药,用药治”之意。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3(2014绍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6分)(1)陈太丘与友期()(2)其一犬坐于前 ()(3)阡陌交通 ()(4)属予作文以记之 ()(5)长跪而谢之曰 ()(6)吾妻之美我者 ()解析 “期”“交通”“谢”是古今异义词,要避免用今义去代替古义;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3(2014绍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6分)(1)陈太丘与友期()(2)其一犬坐于前 ()(3)阡陌交通 ()(4)属予作文以记之 ()(5)长跪而谢之曰 ()(6)吾妻之美我者 ()解析“犬”“美”是词类活用词,要根据具体的句子环境灵活

12、解释;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3(2014绍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6分)(1)陈太丘与友期()(2)其一犬坐于前 ()(3)阡陌交通 ()(4)属予作文以记之 ()(5)长跪而谢之曰 ()(6)吾妻之美我者 ()约定,约会像狗一样地,如狗一般地交错相通通“嘱”,嘱托以为美,认为美 道歉解析“属”是通假字,解释时要分两步走,先指出本字,再释义。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4(2014绍兴)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少时,一狼径去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B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则名微而众寡 有

13、仙则名 解析 A中的第一个“少”指时间短,第二个“少”指“年轻”;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4(2014绍兴)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少时,一狼径去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B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则名微而众寡 有仙则名 解析 B中的第一个“道”指施行仁政,第二个“道”指正确方法;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4(2014绍兴)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少时,一狼径去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B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则名微而众寡 有仙

14、则名 解析 C中的两个“信”都指“信用,诚信”;题型整合型整合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4(2014绍兴)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少时,一狼径去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B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C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则名微而众寡 有仙则名 C 解析 D中的第一个“名”是“名气”的意思,第二个“名”是“有名”“出名”的意思。技法点技法点拨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技法点技法点拨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 1熟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用法和典型实例。如“之”“其”“以”“于”“而”等文

15、言虚词的常见意义、用法,以及它们不同意义的典型例句。在学习或考试时,以典型实例作为参照物,推论虚词在其它句子中的意义及用法。如:已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中,“以”处在后一分句句首,是表目的的连词,意思是“用来”,可推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这些句中的“以”也是表目的的连词。技法点技法点拨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 2结合语境确定虚词的意义。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的意义与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结合运用文义理解和句法分析两种方法。如“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则”

16、是连词还是副词?从分析语法入手,可知后文“国恒亡”是假设的结果,那么“则”就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技法点技法点拨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 3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即掌握每个虚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看它在句子中做什么成分,以便确定如何翻译。如“之”作助词时,处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之”就是这种用法;而在“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中,则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技法点技法点拨题例:整合题例:整合点拨点拨 4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如“也”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末,用在句

17、末多表示判断、解释和说明。如主谓之间的“之”,可以通过朗读感知舒缓的语气。题点:矫正题点:矫正突破突破现场答案:(1)会同、聚会(2)死亡,就义(3)被:通“披”,穿。1(2014湖州)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3分)(1)会宾客大宴()(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同舍生皆被绮绣 ()分析古今词义产生了变化,但没有记忆清楚,平时还是要多记多写。题点:矫正题点:矫正突破突破解析熟悉课内文言文中注释里面的重点实词的意思。化简为繁,一般文言实词较好记忆,即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差不多,只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转变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因此,词义只是扩充。一些偏难的词语,可以从造字方法、简体字的原

18、本意思来记忆。可以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理解。题点:矫正题点:矫正突破突破1(2014湖州)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3分)(1)会宾客大宴()(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同舍生皆被绮绣 ()答案(1)会:适逢,正赶上(2)牺牲:猪、牛、羊等祭品(3)被:通“披”,穿 题点:矫正题点:矫正突破突破现场答案:D2(2014南充)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呜呼!其真无马邪 C燕、赵、韩、魏闻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D欲有求于我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题点:矫正题点:矫正突破突破分析A项中“虽”均为连词,表假设,相

19、当于“即使”。B项中“其”前者是代词,他的;后者表反问语气。C项中“之”前者是代词;后者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项中“于”前者是介词,介进对象;后者是介词,表比较。题点:矫正题点:矫正突破突破解析要熟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用法和典型实例。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的意义与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结合文义理解和句法分析。2(2014南充)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呜呼!其真无马邪 C燕、赵、韩、魏闻之 孔子云:何陋之有。D欲有求于我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题点:矫正题点:矫正突破突破A 完成考点跟踪完成考点跟踪完成考点跟踪完成考点跟踪训练训练 3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