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应关注差生的什么?“这周我们要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是把同学们分成几组,大家共同制作一张手抄报。”在学校的整体工作安排下,我布置本周的作业,因为是合作完成,所以涉及到分组。详细指导完怎样制作手抄报后同学们开始寻找自己的伙伴。没想到问题来了。差不多都有自己的组了,我习惯性地问了一句:“还有没有组的同学吗?”当事人没有说话,但是同桌却说了。“老师,XXX还没有组,没有人愿意和他们一组。”我诧异了。但也仅一秒,想来也可理解。在一起制作手抄报是要字迹好的,要习作好的,要能找资料的。而且是平时比较要好的。可是如果把他们几个组织在一起,恐怕手抄报很难完成。我想了一下。没有问“谁愿意和他们一组”的话。而说
2、:“同学们,在一个团队中会有很多人。如果都是如我们所想的都是有能力人当然最好,不过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但是却不防碍每一个人为这个团队做贡献。就说这次做手抄报吧。有的同学可以写一篇好的习作,有的同学字迹开学典礼流程非常工整漂亮可以抄写,有的同学家有电脑可以查找资料,有的同学能够准确分析哪些资料是我们想要的。这都是好的。但是还要有人把手抄报划分成不同的版块,还要为了写得工整而打好横格,此外还需要水彩笔,还需要黑色中性笔,还需要拿橡皮在写错时用,还需要买纸张,也许还会有想不到的工作呢!所以每一个人都是可以为这个团队做好一件事的。只要我们的组长想到好的安排的方法。明白吗?”我发现有几个学习特别好的孩子已经悄悄地向不同的同学点头了。等手抄报交上来时没等我问,有人就主动告诉我他们组里谁买的纸,做了什么事。人尽其才。不是说要让所有的人都在学习上有一定的成绩与发展。走上讲台十多年的经历告诉我有些同学确实就是在学习上吃力,但并不意味着在生活上不行。班级里成绩弱的学生非是孩子与家长不努力,但是他们都诚实勤劳,热爱生活。我告诉自己也告诉学生们:每个人都有价值,一方面做不好可以做另外的事。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