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授课时间:2012年5月29日
组别:信息技术
授课班级:1.9
模块:选修2
课题:遮罩层动画
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遮罩层动画的原理;能够分析实例的制作过程并制作实例效果,能够创作简单的遮罩层动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对比、分析、练习的方式,使学生理解遮罩层动画的原理,学会遮罩层动画的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创作作品的激情
教学重点:遮罩层动画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遮罩层动画的原理及创作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练习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及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计算机
板
书
设
计
遮罩层动画
一、 遮罩层动画的基本形式
遮罩层
被遮罩层
不动
不动
动
不动
不动
动
动
动
二、 遮罩层动画的原理
遮罩层至于顶层
遮罩层作用于毗邻的被遮罩层
遮罩层提供“视窗”,被遮罩层提供透过“视窗”观看的内容
三、遮罩层动画的分析与制作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Flash动画的最后一节内容——遮罩层动画。
遮罩层动画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动画制作方法,它只是通过更改普通图层的属性,进而使本来的动画效果变得更加精彩。
任务1:
请将素材文件夹中任选一张图片导入图层1,调整图片大小与舞台一致,然后分组完成操作任务
A组:新建图层2,在图层2绘制一个圆形,制作长度为60帧,圆形从左至右运动的动画。
B组:新建图层2,在图层2绘制一个圆形,在图层1制作长度为60帧,图片1从左至右运动的动画。
C组:新建图层2,在图层2绘制一个圆形,制作长度为60帧,圆形从左至右运动的动画。图层1的图片1从上至下运动的动画。
D组:新建图层2,导入素材文件夹中的两外一张图片,再新建图层3,在图层,3绘制一个圆形
教师演示变遮罩层动画的过程,学生一起见证动画的奇迹时刻,进入新课。
教学过程
一、分组选择学生先演示再自行操作,了解遮罩层动画的四种基本形式
遮罩层
被遮罩层
不动
不动
动
不动
不动
动
动
动
二、完成任务2,认真思考给出的几个问题。了解遮罩动画的原理。
任务2:打开任务2文件夹
1、打开文件1.fla,看看将下面的图层更改为遮罩层,能不能得到遮罩层动画效果
2、打开文件2.fla,在图层2绘制别的图形(不要圆形),图层2改为遮罩层,看看这个遮罩层动画跟任务1中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3、打开文件3.fla,更改图层3为遮罩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打开学案,按照要求完成任务1
认真观察演示,对比四组动画效果,了解遮罩层动画的四种基本形式
完成任务2,认真思考问题
学生活动
通过分组任务,可以清晰的对比不同的动画效果。而且以小组为单位,纵向间可以促进同学间团结,横向间又可以通过比较,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
演示的环节一方面可以为操作基础薄弱的学生做示范,两一方面又可以看到四组不同的动画效果,便于学生的对比与分析。
要学生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
设计意图
观察一下,遮罩效果对哪个图层起作用。
操作后思考下列问题:
1、遮罩层是否要至于顶层?
2、遮罩层是否只能作用于毗邻被遮罩层?
3、遮罩层提供(?)被遮罩层提供(?)
A“视窗”B透过“视窗”观看的内容
三、完成任务3,通过实例分析、实例制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遮罩层动画的原理。并初步了解遮罩层里可以应用的对象。
选择一个遮罩层动画的实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一下作品的制作过程:
从两个方面着手:
1、遮罩层包含的动画内容,进而引出遮罩层里应用的对象
2、被遮罩层包含的动画内容
学生完成任务3
任务3:打开任务3文件夹
分析给出遮罩层动画的实例,任选其一利用所给素材制作出类似效果的遮罩层动画
四、 完成任务4,使学生根据所给实例,融合自己的想象与创作思维,制作遮罩层动画。
任务4:
以下任务素材如有特殊需求,可以自行下载,文字内容自行添加。诗词可以去网络查询,制作诗词展示的同学推荐使用《游子吟》
1、 参考任务3中的实例“字幕”尝试制作一个类似效果的动画,比如:电影字幕、人物介绍、诗词展示等
2、 参考任务3中的实例“特效文字”尝试制作一个其他效果的特效文字,比如利用素材的花朵图片、瀑布图片制作特效文字“心花怒放”、“飞流直下”等
3、 根据本节课所学,参考任务3其他实例,自行创作一个遮罩层动画。内容不限,要求与评价与其他任务一致。
作品要求与评价
要求
1、作品时间不少于10秒
2、作品内容至少包含背景、文字两项内容;至少含有一个补间
3、上交源文件与导出文件,文件名自定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思考分析实例,完成任务3
认真参考、分析实例,仔细构思,完成任务4,上交任务
学生活动
通过实例的分析,利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遮罩层动画的原理,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给出的实例与可以为学生后来的作品设计给予提示。
根据前面实例的铺垫,可以给学生一个过渡的过程。小任务是从模仿到自行创作这样由浅及深设计的。既不会让学生感觉太难而望而却步,又不会磨灭学生创作的心意。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1、 作品画面播放流畅,时间符合要求
2、 作品中素材运用适合,补间与遮罩使用合理,有一定的技巧
3、 作品蕴含自己的创意,而不是完全模仿实例
课后反思:
哈尔滨市第13中学
青年教师汇报课
《遮罩层动画》教学设计
高一信息技术组
官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