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不良习惯与慢性病ppt课件.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78166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良习惯与慢性病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不良习惯与慢性病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不良习惯与慢性病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不良习惯与慢性病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不良习惯与慢性病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肥胖、吸烟与慢性病肥胖肥胖(obesity)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呈现的一种状态。肥胖按病因分为:原发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按脂肪在身体分布分为:普遍性肥胖:又称均匀性肥胖;腹型肥胖:又称向心性肥胖、内脏型肥胖、男性型肥胖;臀型肥胖:又称非向心性肥胖,女性型肥胖。肥胖引起的慢性疾病1.肥胖可导致糖代谢异常并发生胰岛素抵抗。俗称糖尿病。2.肥胖伴高脂血症 肥胖常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等,并成为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3.肥胖伴高血压 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高4.肥胖伴心脏肥大及缺血性心脏病,心脏肥大可引发心肌缺血常加剧舒张功能障碍。5.肥胖者发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2、的可能性是非肥胖者的3倍。6.肥胖可导致肝损害。肥胖的两个指标 第一个就是我们说的体质指数(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如果这个值超过28就定义为肥胖,如果这个值超过35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是一个重度的肥胖。第二个就是腰围,对于男性来讲如果我的腰围超过了90公分那么我们就可以定义为腹型肥胖,如果女性大于85公分我们也可定义为腹型肥胖。改善肥胖的措施1.适当减低膳食热量。2.用低热值食品代替高热食品。3.在减少糖多、油大、热值高的食品的同时增加蔬菜、豆类、豆制品等的摄入。4.优先考虑消减主食。5.逐步减少糖多、油大、营养价值不高的食品。6.补充各种维生素。7.有氧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

3、绳、等。8.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积极锻炼,充足的睡眠,善于调节心理压力,保持稳定情绪。吸烟吸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人类“第五种威胁”(前四种是战争、饥荒、瘟疫、污染)。据报道,目前全国每天有2000余人死于吸烟,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8000人。在与吸烟有关的死亡病例中,慢性肺部疾患占 45%,肺癌占 15%,食道癌、胃癌、肝癌、中风、心脏病以及肺结核共占 40%。如果现有的吸烟模式持续下去的话,目前的年轻人将有三分之一死于烟草,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将过早死亡,其死亡就发生在35至69岁期间。吸烟引起的慢性疾病医学证实,每支烟燃烧时释放出4000多种化学物质,几十亿个颗粒,其中含

4、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氨、苯等69种致癌物。这些有害物质吸入人体,黏附在气管壁和肺泡上,易导致气管炎、肺气肿乃至肺癌;而一氧化碳能使血液中氧气含量明显减少,造成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尼古丁 尼古丁使大脑神经产生依赖,使吸烟者精神萎靡,性功能下降。解剖学证实:十年烟龄以上的吸烟者,肺部明显呈黑色!医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10年以上烟龄吸烟者,连续抽完20支烟,实验者感到胸闷头痛、四肢无力;连续抽完60支烟,实验者呼吸困难,进入中毒昏迷状态!尼古丁成瘾:烟瘾 烟瘾是尼古丁的成瘾。随着吸烟的持续,脑内尼古丁受体敏感阈值升高,吸烟者如果想达到和以前同样的舒适感就必须从更多的烟草中吸入更多的

5、尼古丁。烟瘾表现比较明显者,每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以维持大脑内尼古丁的稳定水平。否则就会感到烦躁、不适、恶心、头痛,并渴望补充尼古丁,也就是所谓的犯烟瘾。吸烟的原因主要的心理因素:追求派头和成人感的心理、对科学宣传的怀疑心理、从众心理、消遣心理和消愁心理、源于青春期的模仿心理、寻求心理寄托。减少吸烟的措施戒烟:戒烟过程中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纤维素的摄入吃健康的零食减少高脂、高热量食品的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咖啡和酒精注意多喝水和果汁针对个体差异制定出具体的戒烟计划宣传教育:加大在宣传吸烟危害的公益广告的投入政府在香烟的供求关系上进行调控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学习愉快!课件仅供参考哦,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