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社区为导向的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7796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社区为导向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以社区为导向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以社区为导向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以社区为导向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以社区为导向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习目标1、掌握积极的健康观2、掌握健康与疾病的连续观3、掌握疾病的预防策略4、熟悉健康促进第一节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护理一、积极的健康观积极的健康观也称为现代健康观或健康新概念,它定义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90年WHO提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第一节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护理一、积极的健康观WHO衡量人类健康的十条标准躯体健康“五快”;心理健康“三良好”(一)亚健康状态是指身体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第一节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护理一、积极的健康观(二

2、)影响健康的因素1、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行为生活方式因素3、机体生物学因素:遗传、成熟、老化等。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第一节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护理二、健康与疾病的连续观(一)疾病的一般概念疾病是整个生物体(人)或其系统在生长、发育、功能及对内外环境适应的调整中的失败或失调,以至影响到整个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第一节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护理(二)健康与疾病的相对关系疾病与健康之间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观念。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健康和疾病的表现为不连续的独立的分布,如外伤;第二种健康和疾病表现为连续的独立的分布,如人体血中铅、汞等分布,在一定范围内不表现为疾病,超过一定界限就发生疾病(中毒);第三

3、种是健康和疾病共存,疾病包含在健康之中,如常见的老年性疾病。第一节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护理三、疾病的预防策略(一)疾病过程的干预措施病因作用于机体并使机体发病直至病程结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1、发病前期2、发病早期:(健康促进、健康检查、一些特异性的保护措施)3、症状明显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康复期第一节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护理三、疾病的预防策略(二)三级预防1、第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针对健康人采取的控制和消除健康的危险因素,减少接触有害因素的预防措施,使人避免发生疾病,它是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2、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是针对疾病的临床前期采取的“三早”预防措施。3、第三

4、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针对已明确诊断的病人,采取适时的,有效的处置,以防止病情的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促使功能恢复和延长寿命。第一节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四、健康促进WHO提出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家庭、社区与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我国的健康促进是以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健康。(一)健康促进的主要内容健康教育、健康保护、预防性的卫生服务第一节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四、健康促进(二)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2、营造支持的环境3、强化社区活动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第

5、二节以社区人群为对象的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2、熟悉职业因素与健康3、了解人群的人口学特征第二节以社区人群为对象的护理以社区为对象的护理是社区护士以健康为中心,对社区人群开展预防疾病、促进和维护健康的活动,使社区中人人都能得到健康照顾,病鼓励他们相互照顾,最终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第二节以社区人群为对象的护理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和地域内人的全称,它是一切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是构成社会生产力要素和体现生产关系的生命实体。第二节以社区人群为对象的护理(一)人口的数量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人口数量包括时期人口和时点人口。时期人口:是指某时间(通常为年)的平均人口。计算

6、公式(本年初人口数+本年末人口数)/2=平均人口数时点人口:指某一特定时间横断面的人口,常用6月30日24时的时点人口数作为年平均人口数,我国现有人口数13亿多。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一)人口的数量和健康之间的关系1、人口过剩对健康的影响:(1)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的枯竭;(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下降,导致消费水平下降;(3)人群健康投资水平降低,卫生服务水平下降(4)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更容易造成某种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5)城市人口的膨胀和失控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造成就业困难,失业过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等(6)人口素质下降。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一)人口的数量和健康之间的关系2、人口

7、的增长速度与计划生育增长速度过快,出现上述一系列问题;增长速度过慢就会使该地区和国家迅速老龄化;增长速度0,则该国家和地区人口基本稳定,有利于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增长速度0,则该国家和地区出现人口减少,影响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我国计生政策: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小孩,特定的情况下允许2个或3个,以控制人口的膨胀和负增长,维护社会安定和人群健康。(我国从1971年开始全面计划生育,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成为国家的法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二)人群的年龄构成对健康的影响1、年轻型国家:65岁占7%以上或60岁占10%以上;问题 :患病率高,对保健

8、服务需求量大,全社会要加大这些方面的投资和关注,避免出现“长寿”而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THANK YOUSUCCESS2024/1/28 周日18可编辑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三)人群的社会构成对健康的影响1、宗教和民族结构对健康的影响2、文化结构对健康的影响3、家庭与健康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四)人群的经济结构与健康1、经济水平低下对健康的作用:(1)健康贫困(2)人口素质下降(3)人群的平均寿命:相对较短2、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影响(1)推动作用(2)负面影响:环境污染;营养过剩、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增加;不良卫生习惯增多:吸烟、酗酒、吸毒、赌博等;生活和工作节奏快,精神压力大,心理健康问

9、题增多。一、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五)人群的心理因素与健康1、生活事件与健康紧张生活事件,比如高考失意、亲人亡故、婚姻破裂等,患精神病、自杀或犯罪的可能性大;2、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心脏病的四大危险因子:A型性格(具有雄心壮志、喜欢竞争、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容易激动、争强好胜、好嫉妒他人)、高胆固醇、吸烟、高血压。3、情绪与健康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是指人们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民族习俗、道德规范和家庭影响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意识和习惯。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一)吸烟:被WHO称为“20世纪的瘟疫”,是慢性自杀行为,除核战争、饥荒、瘟疫外,吸烟对人类健康危害最

10、大。它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子。(吸烟与肺癌具有统计学关系)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WHO世界无烟日:每年的5月31日,从1989年起。(山东省控烟协会2011年成立,举办过多期培训,组织过多次检查和暗访,各市县控烟状况有了显著改观,医疗卫生机构都贴有控烟标识、设置了吸烟区、张贴了控烟宣传海报、设置了戒烟门诊等,个别医疗机构还设有控烟监督员。)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二)酗酒: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但是酗酒则对健康危害性极大。酒精中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每年导致180万人死亡,由酒精中毒引起的疾病已跃居第

11、三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酗酒对健康的危害有急性(猝死、斗殴、犯罪等)和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酒瘾综合征、智力 障碍 等)两类。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二)酗酒:我国2013年10月1日起实行的新交规对酒驾,实行记12分,5年内不得再考取驾照的规定,对醉驾严重的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三)药物滥用与吸毒:药物滥用:是指长期地使用过量且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从而导致成瘾性以及出现精神错乱和其他异常行为。吸毒:滥用违禁药品。传播乙肝、艾滋病,引发偷、抢、骗、杀等一系列犯罪。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四)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结构,挑食和偏食或饮食结构单一,易造成某种营养素的缺

12、乏和不足。太行山食管癌高发新鲜蔬菜少腌菜较多苍山大蒜苍山县居民常年食用生大蒜可能是其胃癌发病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合理膳食、规律进餐)二、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五)缺乏锻炼规律的长期适当的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可以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延迟机体的衰老,改善心肌功能,使机体携氧能力增强,不仅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三、职业因素与健康(一)职业性有害因素1、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1)化学性有害因素,如工业毒物、农药、各种粉尘;(2)物理性有害因素,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不良气象条件等;(3)生物性有害因素,被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所患的相应疾病,(南方种水稻,被钉螺叮咬感染血吸虫病)三、职业因素与健康(一)职业性有害因素:2、在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因素:作息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不良的劳动体位等;3、生产劳动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主要有厂房设置不合理,缺乏应有的卫生防护措施等。三、职业因素与健康(二)职业性损害1、农业生产劳动过程中常见 的职业性损害:(1)农药使用不当或者使用违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等,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现象;(2)施药人员操作不当:没戴口罩,或者喷洒农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摄食而中毒等;(3)对农药的运输,保管不当造成意外污染和误服中毒。THANK YOUSUCCESS2024/1/28 周日35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