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稿兰州市第六十四中学 王 沛一、教什么教点选择(一)选择依据1.单元组元特点及其地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其它3课及选文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这个单元的主题,教师用书拟为“求知与读书”,实际概括为“探求真知”更好一些,因为主要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求知与读书”关联不紧密,批驳荒谬的论调,实际是对事物、对言论的辨伪求真的过程。从主要表达方式及文体来看都是议论文。其中前3篇属于立论文,不求甚解和本篇属于驳论文。这个单元是人教版初中6册教科书中唯一一个集中编排议论文的单元,担负着培养学
2、生阅读和写作议论文能力的任务。2.“课标”有关“议论文”阅读和写作的要求(1)阅读: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7-9年级)阅读”有关议论文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2)写作: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7-9年级)”“写作”有关议论文的要求是:“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3.单元教学要点及增补(1)阅读:教科书“单元导言”要求:区分观点和材料,即判断论据和论点;辨析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品味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生动的特
3、点。这个要求其实就是“课标”对于“7-9年级议论文阅读目标”的全部。(2)写作:教科书“单元导言”未做要求。由于本单元在人教版全套教科书中的特殊地位,即不仅承载着落实“课标”“7-9年级议论文阅读目标”的任务,而且担负着“议论文写作目标”的使命。“课标”也倡导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发挥主观能动性,适时增减。因此增加练写简单议论文的目标任务。以达成“写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简单驳论文”的任务目标。4.选文论证思路分析本文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应利用它训练驳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以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判断能力。其论证思路值得让学生理解并在写作中模仿。本文批驳的对象是时政言论。文章先树靶,第1段概括引
4、述对方论据,第2段紧接着摆出对方论点。然后先“破”,即3-5段的直接批驳。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导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它们不能证明论点。“他们早已失掉自信力”,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因此现在叫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从批驳策略和要素来看,作者首先承认敌论据“是事实”,然后通过分析发现:三个确凿的敌论据能得出的是失掉的是“他信力”,现在发展的是“自欺力”,这个机智的分析揭示了敌论据不能支撑论点,二者之间缺乏顺乎道理的逻辑联系,即论证的谬误。在此,承认有所失去,但并非“自信力”。如实地说,仅仅回应了题目
5、发问中“失掉”的对象问题。但尚有一半没有回应,就是“当前中国人还有没有自信力?”因此,有必要继续回应在第6至8段,提出与敌论点对立的论点,并加以论述,属于“立”。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7至8段从“历史”(古)和“现实”(今)两个方面,列举富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回应没有被“直接批驳”回应完整的问题,这是间接批驳。第9段是结论,照应题目。文章“破”的部分回答了失掉的是什么,否定了敌方“自信力失掉了”的判断;“立”的部分,正面回答了中国人有无自信力的问题! 本文标题和正文在结构上有很巧妙的“问-答”呼应特点。全篇文章就像是一个超级设问句。“设问句”“答”的部分9段内容围绕回答题目的发
6、问而层层展开。此外,第7段“埋头苦干舍身求法的人”可以让学生列举,以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中国的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等短语有形象的语境含义,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结合上下文推敲词句的能力。从表达而言,本文修辞及语言活用十分特别,感情色彩十分鲜明,值得朗读品析感悟。5.学情把握(1)不利因素:九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5周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依然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给阅读以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为主的杂文带来一定难度。尤其是批驳敌方的论证这一点,学生理解较有难度。(2)有利因素: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4篇议论文,对于议论文文体常识,如三要素、论证方法等有所理性和感性认识,尤
7、其是已经接触了一篇驳论文不求甚解,对于学习本文有一些铺垫。而且,就本班学生来说,从初一开始就一贯坚持“读悟写”一体化教学改革尝试,机动灵活的进行了大量的仿句子、仿句群、仿段落、仿篇章的练笔,仅在本单元就以“应有见贤思齐精神”“应有慎独意识”等为题仿写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以“中庸非平庸”; “恕不仅是宽恕”等为题仿写了不求甚解。这对于学习本课驳论文打了一些基础。此外,九年级学生已有两年多文言文学习的经历和近30篇文言文学习的词汇积累。并且已学过鲁迅的风筝雪等5篇作品,阅读中字词障碍不大。学生从初一在数学尤其是几何求证题上获得的逻辑推理体验,可以弥补逻辑推理思维能力不成熟的欠缺。(二)教学目标及重
8、难点1.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明确批驳的缘由及对象。(2)理解批驳思路及批驳方式,理解论点及论据之间逻辑推理关系。(3)理解文中“中国的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等短语的语境含义。(4)品析本文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论述性语言风格以及运用排比、反问、仿拟等增强语言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修辞效果。(5)写作简单驳论文的能力。2.教学重点同 “目标”“(2)(3)(4)(5)”3.教学难点同“目标”“(2)(5)”二、怎么教教学策略(一)教学方法及手段以“读写”一体化螺旋上升理论为指导,针对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学情实际,采取以“读”领“写”,以“写”促“读”,相互促进,合力突破教学重难点的
9、思路。在第一课时“导入”环节,目标明确地将阅读理解指向批驳思路的探究,“探究”环节按照驳论文写作成文的一般思路,“板块式”构思,分“明靶明驳理思”3个主题展开听说读写活动。“理解批驳论证”的难点,按照学情有利因素,采用“仿写几何证明题”的读写活动突破。“写作简单驳论文”的难点,借助“实物投影”设备及信息手段,采用课后“仿写”及“师生共同参与的作文评改”解决。让第一课时的“读”为“仿写”服务,并为其搭设“脚手架”。(二)课时安排及主要内容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文论证思路及批驳点阅读并理解。第二课时:词句品析。第三课时:习题对正,仿写评点反馈。(三)教学过程及主要环节【第一课时】一、解说背景,导
10、入探究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名作。大家知道,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日渐沦陷,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联合,组织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悲观主义论调。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脱责任。资产阶级走狗文人,也一口一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大肆散布对抗战前途的悲观论调,这些言论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同年9月25日,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的鲁
11、迅先生为了给反动言论有力回击,写下了本文。同学们肯定想知道这些言之凿凿的反动论调是如何被鲁迅先生驳倒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明确任务,探究批驳思路(一)探究准备识记字词,扫清障碍第“(1)”,女生领读,男生跟读。读完随口说一个加点字形近的字。例:捺荼 夭弦 劣冒 妙缈 前青 框诳,等。第“(2)”,男生读词义,女生读词语。读时想一个近义词或反义词。(1)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搽(ch)玄虚(xun)省悟(xng)渺茫(mio)脊梁(mio)诓骗(kung)(2)朗读,在文中划出词语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玄虚:形容道的玄远虚无,也指玄远虚无的道;形容神秘莫测,使人摸不透。诓骗:说谎话骗人;
12、欺骗。怀古伤今:怀古,思念往昔;怀念古代的人和事(多用做有关古迹的诗题);伤今,对现实感到悲伤。为民请命:旧指为人民作主,出面反映百姓疾苦。(二)探究过程还原写作过程,依次开展4项读说活动:我们的探究活动分三步走。读说探究活动一【明靶】有人把写驳论文形象地比作“打靶”“射击”,要有效射击需要先瞄准靶子明靶,因此,先要引述要批驳的言论,好,我们先来看本文树立的靶子!请大家默读1-2段,说说引述的要批驳的言论是什么?论据:第1段引述的3个“事实”;论点:由第1段引述的3个“事实”所做的判断,即第2段。读说探究活动二【明驳】师:树起了“靶子”,等于明确了射击的目标。反驳就像“射击”,讲求的是击中要害
13、,驳论文中的反驳的对象可以分为论据、论点、论证,反驳什么,主要是洞察出错误。我们来看,鲁迅从哪个要素反驳的。朗读第3-5段,注意与第1段的照应。仿照几何证明题(投影出示)推导,结合1-5段内容探究,写出“求证:中国人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证明过程! 一道证明题已知:铃声响了求证:下课了。证明:该铃声可能是下课铃又全教室65人,有64人证明该铃声是下课铃,占总人数的98.4615384615%,占学生人数的100%也所有人的手表都指着AM8:45 还走廊上有许多别班的老师和学生更下节课的老师已不耐烦地等在门外以及10分钟内铃声第二次响起下课了。该命题成立。推论:1下课铃响是下课了的充要条件。2复平面
14、上复数“数学课时间”的模恒定,且和其它复数“时间”的模相等。选自(南方周末)交流示例一:求证:中国人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证明: 因为:曾经相信地大物博所以:这叫信“地”又信“物”又因为:在相信地大物博之后转为相信“国联”所以:这叫信“他国”,不信“自家”因为:信“地”、信“物”、信“他国”的共性是“信他”“不信自己”所以:曾经有的是“他信力”同理,失去的也是“他信力”,并非“自信力”1082bcb5710828c0fa99566be9579e165e.doc还可“求证:中国人现在发展着自欺力”教师小结:作者承认论据真实,采用巧换概念的逻辑智慧,由真实的论据推导出相反的论点,表明敌论证的谬误!带着感
15、情齐读1-5段。仿照以上,自学6-8段间接反驳部分。读说探究活动三【理思】前两步我们明确了批驳的对象,批驳的方式,感觉字里行间散发着智慧和战斗力。现在我们一同梳理全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其实也是驳论文的写作思路。1.课文标题是个疑问句,请大家用1-2、3-5段、6-8段、9段的内容分别回答。要求采用以下句式:答:失掉了或没有失掉。根据1-2段(其他)的内容,理由是:。2.从全篇看,能否删去6-8段,说明理由。(不能。理由是不能完整、充分回答文章标题的疑问,只“破”不“立”,会导致论证不全面,反驳的力量减弱)3. 说说本文标题和正文之间的关系或特点。可以图示、可以语言表述。示例标题(问):正文(答)
16、“标题(问)+正文(答)”=1个超级设问句。这是一篇用一个设问句构思的文章!标题(问):正文3-5段、6-8段从两个方面分项作答(分),第9段结论(总)。标题与正文之间是内容上是问答关系,逻辑上是因果关系。征询性的疑问句作为题目,神奇的把批驳的对方以及听众全部导入了对于反动言论的讨伐中,这是语言修辞、文章构思与革命斗争的巧妙组合。小结:批驳思路:结论(9)先“破”(3-5)击靶(批驳)树靶(1-2)(引述) 后“立”(6-8):立论论述请带着合适的情感朗读第9段。三、作业(一)在语文家庭本上完成“研讨与联系”一、二。(二)仿写:(写在活页方格稿纸)请仿照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反驳
17、思路,联系实际或参考下面内容,以“中学生失掉 了吗?”为题,写一篇550字以上的驳论文。参考内容:自信、诚信、自尊心、青春朝气、动手能力、自控能力、鲜明的个性、纯洁的友情、多彩的生活、良好的习惯、勤俭的美德、敬老孝亲的美德、宽容忍让的品质、抗挫折的能力、相互理解的能力、积极乐观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助人为乐的精神、探究创新的精神、强健的体格、人生的理想抱负【第二课时】(略)【第三课时】一、带着鲜明的爱憎感情朗读全文。二、投影出示“批驳思路示意图”和仿写习作评价量规仿写习作评价量规仿批驳思路(50%)仿批驳方式(25%)仿句式表达(25%)A(90-100)引述敌论(树靶)-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存
18、在的谬误批驳并论证【破】-确立正面观点并加论证【立】结论。观点明确,论据、论点、论证具有较合理的逻辑关系。批驳论点、论据、论证切入口准确,逻辑合理反驳时表达恰当,有排比句、反讽句,表达色彩鲜明。分析表述富于逻辑B(80-89)仅仿像4/5有理有据,分析论证有逻辑推理次之 C(60-79)仅仿像3/5有理无据,分析欠缺再次之D(0-59)仅仿像2/5无理无据,无分析语句严重不通三、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仿写文稿、对照评价量规教师主导、师生共同评改作文。并按照存在问题,提出重写要求。三、怎么评教后预期(一)评价反馈手段:1.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活动中表现的口头评价。2.课后书面作业:课后“
19、研讨与练习一二”(达标点:批驳方式、关键词句的语境含义的理解)。3.本课配套综合练习习题及对正反馈(达标点:字词识记及课文理解)。4.课后驳论文仿写练习及第三课时师生互动评改(达标点:论证结构的深刻理解,段落的衔接,机智批驳的思维能力及技巧)。5.仿写作文按评点反馈意见修改完善,二次写作(达标点:阅读和写作共同提高,螺旋式逐步达标)。(二)实际效果:1.课后研讨与练习及配套练习都能完成,错误率约在15%。阅读理解能力的达成较好。2. 仿写,全班同学只有3人未完成。完成的45份作业有6份未写成驳论文;写成驳论文的均能达到评价量规的C级以上。有10份习作,仿出了第一段语言句式及风格、还有段落衔接。
20、仿写呈现出的总体水平说明,有效并且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四、 教后反思(一)得1.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重点。2.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教点合理进行了增补;利用“仿写几何求证题”“仿写相似题目”,有一定的资源利用意识。3. 对于学生驳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二)不足及改进设想1.作文的现场点评,因为时间关系,教师来不及分类整理。因为缺少分类,针对性欠缺,对各个层次学生的指导效力不均。如果分几个层次点评更好。2.仿写的题目如果能切合学校及班级的时鲜话题及言论,改为“我班同学失掉 了吗?”将会针对性更强。3.练习题自行设计,并且设计成百分制的一张试卷检测将便于评测反馈。附:论证思路图示树 靶1-2段直接批驳3-5段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结论(第9段)间接批驳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