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00后高职学生就业观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南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76640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1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后高职学生就业观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南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0后高职学生就业观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南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00后高职学生就业观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南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1 期 00 后高职学生就业观现状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南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李红爱,黄晓岚,刘瑛(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410151)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要求1,这是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就业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高校来说,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2。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毕业生人数屡破新高、网络信息时代大爆炸等现实情况,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区和偏差,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与变化,故剖析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2、就成了新的课题3。大学生就业观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的观念系统,是大学生对与自身就业相关的重要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对大学生就业行为起着关键指导作用4。而积极正向的就业观能够激励毕业生矢志奋斗、积极就业5。下面本文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所提倡的内容深入调查研究精神6,基于湖南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对 00 后高职学生就业观现状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向的就业观,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一、研究设计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湖南五所高职院校的 00 后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组参考李颖7、李健8等研

3、制的问卷,结合 00 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自编了 00 后高职学生就业观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个人信息、就业观基本现状及就业观的形成因素三个部分。问卷结果使用 Office 办公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利用“问卷星”在线填写回收,共计收回 569 份,有效问卷 569 份。其中,男生的份额为 261 份,占比为 45.8%;女生的份额为 308 份,占比为54.2%。二、研究结果(一)就业观念如表 1 所示,超六成的学生认同“要想找到好的工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也有近六成的学生赞同“当前新业态、新职业为就业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平台”。新业态的出现和新职业的发展对于缓解重点群体的就

4、业压力、扩大就业市场规模、优化就业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生对新业态、新职业的积极赞同态度有助于他们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思路,增加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另外,近六成的学生赞同“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且有超六成的学生表示在就业过程中会“越挫越勇”。此外,还有超四成的学生对“有业不就 现象”和“慢就业 现象”是可以理解的表示了赞同。表 1 就业观念单位:%(二)就业政策认知根据调查结果,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能有效缓解就业难”。另外,根DOI:10.16681/ki.wcqe.202321020作者简介:李红爱(1987),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

5、育。注:本文系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2023 年“主题教育”专项校级课题研究成果。摘要:为了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助推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文章以湖南五所高职院校的 569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 00 后高职学生就业观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就业观念、就业政策认知、就业形势判断等九个方面论述了研究结果,并探讨了高职院校强化新时代就业观教育的对策。关键词:就业观;00 后高职学生;高职院校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23)21-0081-04项目要想找到好的工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当前新业态、新职业为就业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平台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

6、,再创业就业过程中,我会越挫越勇“有业不就”现象是可以理解的“慢就业”现象是可以理解的61.0959.1959.7361.8940.8145.6734.3233.7833.5131.8946.4947.034.597.026.756.2212.717.29赞同中立 不赞同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1 期据调研结果,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是“三支一扶”(44.05%)、应征入伍服兵役(39.19%)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36.49%)。而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到基层

7、或中西部就业等专项政策措施,学生的了解相对较少。此外,有 23.51%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了解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24.59%的学生表示“都不了解”。这说明学校在就业政策宣传教育方面还需加大力度。(三)就业形势判断根据调查结果,有 23.24%的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18.38%的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即四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另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26.49%的学生表示“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对就业,内心很焦虑”,43.78%的学生表示“暂时还没有做好准备,会有一定的焦虑”,只有 17.84%的学生表示“自信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另外,在对于就业持有的态度方

8、面,66.49%的学生持有“先就业,从基层做起,逐步向目标奋进”的积极就业态度。可见,大部分学生客观认识到了严峻的就业形势,但仍然持有“先就业”的积极就业态度。这说明他们虽然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定的焦虑,但愿意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四)就业考虑因素如表 2 所示,针对就业时的考虑因素,超八成的学生对工资福利(86.75%)、职业稳定性(82.43%)、从事职业的发展前景(82.16%)、个人发展空间(82.16%)及发展机会是否均等(80.27%)五个方面最为关注。同时,较为关注的因素还有工作自由度(79.19%)、休闲时间(78.92%)、工作地点(71.35%)、单位性质(72.70

9、%)、工作新鲜感(70.00%)、个人兴趣爱好(68.64%)。这与理想工作包含的因素的调研数据相一致,主要为时间自由(79.46%)、收入高(78.65%)、有晋升空间(75.68%)及福利保障全面(69.73%)。而专业对口和社会地位排名靠后,这表明相关因素可能成为高职学生就业的优势,因为他们选择面更广,就业机会更多。概言之,00 后高职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更加注重工资福利、职业稳定性、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因素,也关注工作自由度、休闲时间、工作地点等个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同时,他们还重视个人兴趣爱好和工作的新鲜感。因为这样的工作既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又不违背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 2 就业考虑因

10、素单位:%(五)职业定位认知根据调查结果,关于最想去的工作单位,近半数的学生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23.24%的学生选择“哪里都行”。这说明学生对于工作的定位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铁饭碗”就业观念的影响较深。而选择“哪都行”的学生看似是随遇而安,但实际上这是他们对自身就业能力认知不清晰,缺乏职业规划的表现。(六)创新创业认知根据调查结果,近半数的学生认同“创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和“创业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学生表示愿意“边工作,边进行创业实践”和“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想创业”的比例分别是 36.76%、17.84%;10.54%的学生表示在工作难找的情况下会考虑创业,这属于被

11、动创业类型。在选择创业类型的调查中,七成的学生选择在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创业,四成的学生选择在个人拥有相关资源的领域创业。这反映出学生对创业有一定程度的理性认知,即在个人感兴趣且擅长的领域创业可以激发内在的创业动力,使创业事半功倍。超三成的学生表示暂时没有考虑过创业或不想创业,认为就业比创业容易。调查发现,这主要因为缺乏创业启动资金(60.27%)、缺乏技术支持(50.27%)、缺乏创业知识和方法(49.73%)及缺乏好的创意(48.38%)。另外,学生也表现出对创业缺乏自信的情况,48.38%的学生认为创业对个人挑战性太大,难以胜任,44.86%的学生害怕创业失败,41.6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国

12、家政策。笔者认为,学校对于支持学生创业的国家政策的宣传不到位,这可能成为阻碍学项目工资福利职业稳定性从事职业的发展前景个人发展空间发展机会是否均等工作自由度休闲时间工作地点单位性质工作新鲜感个人兴趣爱好职业挑战性工作单位规模和品牌工作创造的社会效益专业对口社会地位86.7582.4382.1682.1680.2779.1978.9271.3572.7070.0068.6465.9464.3361.6258.3855.4110.8114.5915.1415.4116.4918.3818.3822.4323.2425.6826.2229.4628.9230.2732.7035.142.432.97

13、2.702.433.242.432.706.214.054.325.134.596.768.118.929.46关注一般不关注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1 期生创业的原因之一。(七)职业规划与就业目标根据调查结果,47.29%的学生赞同“大学阶段应该明确个人就业目标和职业发展”,43.24%的学生持中立态度。对于“找工作就是 骑驴找马,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观点,46.22%的学生持中立态度,15.68%的学生明确表示反对。对于“找工作更多时候就是随大流”观点,29.45%的学生持认同态度,45.14%的学生持中立态度。这说明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缺乏明确性和清晰的目标。因此,

14、高职院校需要关注和研究职业规划教育,以帮助学生明确就业定位。(八)法律意识与维权观念根据调查结果,74.60%的学生表示在就业过程中,当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会向相关部门投诉并寻求帮助,13.24%的学生则选择无奈接受。这表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已具备一定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九)职业道德规范如表 3 所示,关于“求职过程中对个人简历可以适当 掺水”“求职过程中“找关系”“走后门”是有必要的”“求职过程中个人可以脚踩 多只船”的观点,三成以上的学生表示赞同;对以上观点持中立态度的学生占比分别是 42.70%、45.95%、41.35%。另外,关于“违反就业协议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的观点,25.9

15、4%的学生表示赞同,30.54%的学生持中立态度。可见,在就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法律契约意识和法律合同意识培养势在必行,且要增强学生的就业法治观念,促使学生依法就业、文明就业和理性就业。表 3 职业道德规范认知单位:%三、讨论(一)结论根据调查结果,00 后高职学生就业观具有以下共性特点。第一,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客观合理,但对就业政策的认知不全面。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是 00 后高职学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的起点。调查发现,四成以上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七成学生表示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有焦虑感。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现象较普遍,这直接导致学生的求职焦虑感上升。然

16、而,66.49%的高职学生仍持有“先就业,从基层做起”的积极就业态度。另外,超过半数的受调查者认识到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能有效缓解就业难的问题,但仍有24.59%的学生表示对相关政策不了解。当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帮扶政策,如“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机会”“到基层或中西部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基于此,00 后高职学生应主动适应、快速调整,发现并抓住机遇,理性做出择业选择。第二,更加倾向于追求幸福就业观9,而非仅仅看重薪资福利。调查发现,尽管薪资福利仍然是学生求职的首要关注点,但他们也注重其他方面的考虑,如稳定的职业、工作自由度、工作新鲜感、休闲时间及个人兴趣爱好等。

17、总的来说,00 后高职学生在就业考虑中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工作质量、工作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追求在工作中的自由度和新鲜感,并重视休闲时间和个人兴趣爱好。第三,职业规划不清晰,职业定位不准确。调查发现,近半数学生对“大学阶段应该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规划”“计划赶不上变化”“找工作随大流”持中立态度。这说明部分学生在大学阶段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存在“走一步看一步、随大流”现象。对此,高校要反思如何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另外,调查中近半数的学生想去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就业,这反映出部分高职学生存在对职业定位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情况。笔者认为,00 后高职学生应该注重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

18、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就业需求,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第四,创业认知日趋理性,但缺乏创业自信。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自主创业的认知倾向于理性化,他们能够认识到创业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但也忧心创业的困难和风险。其中,近半数受调查者认为创业对个人挑战太大,害怕创业失败,表现出对创业的不自信。随着经济转型升级,自主创业已成为 00 后高职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和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创业不仅可以解决个人就业问题,也有利于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为其他人创造就业机会。同时,当下乡村振兴催生了巨大的创业需求,为 00 后高职学生返乡创业带来巨大市场机遇。基于此,

19、政府和学校要为学生做好政策项目求职过程中对个人简历可以适当“掺水”求职过程中“找关系”“走后门”是有必要的求职过程中个人可以脚踩“多只船”违反就业协议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34.0632.7133.7925.9442.7045.9541.3530.5423.2421.3524.8643.51赞同中立不赞同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11 月第 9 卷第 21 期宣讲、创业指导、信息咨询等专业化就业创业服务。第五,法律观念增强,维权意识提高,但就业道德规范意识淡薄。调查发现,74.59%的学生在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选择向相关部门投诉并寻求帮助。这表明他们的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较强。但在就业过程中,对个

20、人简历“掺水”、“脚踩多只船”,以及违反就业协议持中立和赞同态度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小,这说明 00 后高职学生就业道德规范意识比较淡薄。为了提高 00 后高职学生就业道德规范意识,学校应加强相关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自省,培养其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同时,社会也应进一步完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构建诚信社会,为 00 后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道德引导。(二)建议针对 00 后高职学生就业观现状,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建议。第一,将就业观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化角度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就业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

21、为载体,将就业观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引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手段深入开展学生职业理想、法律意识、就业道德规范引领,强化学生对就业形势与政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将自我发展与民族发展联系在一起,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中实现幸福就业。第二,将就业观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及各类专业课,渗透全方位就业指导。首先,构建观念驱动型就业指导课程,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主渠道作用,尤其是要将就业观教育作为就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业指导课教学可以按照“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逻辑进行设计10,强调观念引领,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熟悉国家就业创业各项优惠

22、政策,做好职业规划,以实现态度转变和就业信心提升。其次,有针对性地调整各类专业课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提高教师的就业育人意识。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教育引导,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便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扎实基础。第三,将就业观教育融入校园活动,构建融入式日常就业指导体系。通过开展融入式的活动将就业观培育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同时,通过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就业活动,形成以就业指导活动加强就业观引领的良好效应。例如,举办职业规划大赛、职业礼仪风采大赛、个人简历设计大赛,开展模拟招聘会、“就业之星”访谈会等系列活

23、动,这能提升学生就业素质和技能,也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就业观。第四,将就业观教育渗入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增强就业指导育人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利用网络全覆盖这一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并打造系统的新媒体就业观培育载体群。一是提供网上就业测评服务,具体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和心理个性特征测量为主要内容,相关就业测评数据可为学生的就业选择、职业目标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也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职业定位、就业价值认同感。二是创新应用国家智慧就业云、学校官网、官微、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在就业指导信息、就业创业政策信息和校园就业创业活动信息中融入就业观引领11,实现精准推

24、送、实时指导,最大限度地增强就业指导育人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总之,高职院校要想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就应使 00 后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这是提升 00 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现实需要。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2 王晓萍.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J.求是,2023(11):30-34.3 郭启民.不断推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J.红旗文稿,2021(9):32-34.4 孔墨瞳.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

25、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2023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的通知EB/OL.(2023-05-11)2023-06-16.http:/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知,2023(5):4-10.7 李颖.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1.8 李健.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培育优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2.9 朱羚玮.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20.10 李健.硕士研究生就业观结构的质性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2):21-26.11 王永刚.论“大思政”格局下的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培育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66-68,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