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再生的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和核裂变能。剩余量(2005年):标准煤 1392亿吨,水电 6.76亿千瓦,石油 212.89亿吨(探明可开采量为60.95亿吨)天然气 3.9万亿立方米 煤炭剩余总量只占全国的22 山东能源危机红灯频闪数据显示,山东省资源储量少,矿产资源潜在人均占有量只占全国人均值的65,煤炭资源剩余总量仅占全国的 22,此外山东省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总量的 11,人均占有量在国内各省市居第 25位。同时山东省资源消费量大,2003年,全省990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消费原煤165亿吨。山东煤炭年产量稳定
2、在1.4亿吨左右,目前全省煤炭地质储量占全国的2.2%,原煤产量占全国的5%,煤炭消耗量占全国的10%,剩余可采储量仅能维持20年。BP能源统计报告:全球原油剩余探明储量课开采42年。世界知名能源企业英国石油公司(BP)在京发布BP世界能源统计2009称,全球原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258万亿桶(不含加拿大油砂),按照2008年的开采速度计算,可以开采42年。天然气储量可开采60年,而煤炭储量可开采122年。水力资源具有较大优势,按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重复使用100年计算,水力资源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剩余可采储量的40%左右,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初步规划,到2010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
3、8亿千瓦,占发电装机容量的25%,开发程度为33%;到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亿千瓦,占发电装机容量的30%,开发程度为55%。届时,我国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看,化石能源大约占世界初级能源消费量的88%,其中石油35%,煤29%,天然气24%。世界经济和工业体系对化石能源仍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统计结果显示,常规石油产量已进入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将会逐渐发生转变,非常规油气(包括重油、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等)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必要,且逐渐变得可行。中国石油学会会长、中科院院士贾承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非
4、常规天然气的产量,大概占天然气产量的八分之一,2010年的产量大概是120亿立方米。如果我们国家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技术攻关取得很大进展的话,我国有望在2020年非常规天然气的产量能够达到1000亿立方米,届时整个天然气的产量大概在2500.据测算,未来五年我国原油生产量年均增长2.4%,而消费量年均增长4%,高于产量增长1.6个百分点。到201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3.75亿吨,而产量仅能达到2.04亿吨,石油的供需差率将达到45.7%。因此,发展生物能源等石油替代能源,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已成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命题。生物能源开发建立规模化生物燃料原料:我国现已查明的油料植物有15
5、1科697属1554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为154种;分布广且可用作建立规模化生物燃料原料基地的乔灌木近30种;能利用荒山、沙地等宜林地进行造林,建立起规模化供应基地的生物质燃料油木本植物有10种。丰富的植物资源,使我国生物燃油的前景非常光明一直以来,作为替代能源的重点支持项目,生物柴油的发展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鼓励,但至今尚未出台国家标准。据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是国内生产厂家采用的技术比较混乱,行业内又缺少龙头企业,没有一个成熟的企业标准可供参照。具体来看,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的混合比例尚未确定。目前除乙醇汽油有明确体系标准外,生物柴油及其它生物能源相当薄弱。生物能源设备工艺体系的
6、标准也存在漏洞。例如,众多投产生物柴油的企业,其生产设备大多是自行设计安装。由于标准的缺失,在自家后院利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油脂加工成“生物柴油”的现象屡见不鲜。此类“生物柴油”卖给农用拖拉机、发电机使用,不仅效率差,损耗机器,而且还影响了正规厂商的销售。据了解,在可再生能源中,除了风能、太阳能等的快速发展外,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积极推动林业和农业的功能拓展、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以林业资源、农业资源来生产可再生能源。我国潜在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据海南金石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范益民介绍,我国是农业大国,潜在的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
7、。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5亿亩,年产生物质约7亿吨,除部分作为造纸原料和畜牧饲料外,可作为燃料的生物质占到生物质总量的50以上。此外,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在2亿吨以上,包括稻壳、玉米芯、花生壳、甘蔗渣和棉籽壳等,也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具有各类林木质资源量200亿吨以上。每年通过正常的灌木平茬复种、森林抚育间伐、果树绿篱修剪以及收集森林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等,可获得生物质量8亿10亿吨,其中可作为能源的生物量在3亿吨以上。全国还有4600多万公顷宜林地,有约1亿公顷不宜发展农业的废弃土地资源,可以结合生态建设种植能源植物。今后随着造林面积的扩大
8、和森林覆盖率的提高,生物质资源量将会不断扩大。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划和专家研究,到2020年,全国可开发生物质资源量至少可相当于15亿吨标准煤,其中30来自传统生物质,70由农业林业能源植物提供。农业和林业的生物质能源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为此,建议我国把农业和林业方面的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秸秆致密固化成型燃料可广泛用于家庭炊事、取暖(包括壁炉)、小型热水锅炉、热风炉,也可用于替代燃煤发电。河南省科学院能源所开发的秸秆冷成型燃料技术,每吨秸秆成型燃料成本仅160多元,售价不过240元,远远低于煤炭的价格。河北富润公司的秸秆颗粒燃料成型机,其年生产能力为1000吨、2000吨
9、、4000吨,投资额在13万元50万元,每吨秸秆颗粒燃料的生产成本在113130元,出厂价按250元计,每吨利润不少于120元。秸秆气化发电是先将秸秆等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目前国内已开发出适宜农村建设的小型秸秆气化发电装置,技术日趋成熟,在示范的基础上应予推广。近年来,秸秆直燃发电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可再生能源总体市场规模在扩大,尤其是光伏发电,继续保持自2000年以来年增长率超过60%的势头,发电系统成本也有所下降。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也在稳步增长,2005年新增装机在800万kW左右,基本继续保持2004年新增装机水平,风电成本也已经下降到5美分kwh左右。太阳能和地热能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及生物质发电和液体燃料技术的应用等也在稳步上升。除了风能、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和生物液体燃料外,随着国际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环境氛围越来越浓,一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也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重新得到重视和发展,如太阳能热发电、地热发电和海洋能发电技术等。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氢能和燃料电池在最近几年也是国际能源领域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