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摩崖石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黔桂界邻地区驿道经济概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7645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崖石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黔桂界邻地区驿道经济概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摩崖石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黔桂界邻地区驿道经济概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摩崖石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黔桂界邻地区驿道经济概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8 月第4 期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nzu Normal University of XingyiAug2023No.4摩崖石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黔桂界邻地区驿道经济概况彭建兵1 李君怡2(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兴义562400)贵州兴义562400;摘要:黔桂界邻地区至今存留大量摩崖石刻,其中少部分反映了历史时期该区域驿道经济情况。古代驿道与西部边远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黔桂界邻地区古驿道线路为跨域经济贸易活动和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历史文化遗存的摩崖石刻,成为黔桂界邻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

2、见证。关键词:摩崖石刻;驿道经济;黔桂界邻地区中图分类号:K203On Economic Situation Near the Post Road in AdjacentAreas of Guizhou and Guangxi in Historical Periods by Cliff Carvings(1.School of Politics and History,Minzu Normal University of Xingyi,Xingyi Guizhou 562400;2.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Minzu Normal University

3、of Xingyi,Xingyi Guizhou 562400)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cliff carvings are preserved to this day in adjacent areas of Guizhou and Guangxi,and some of them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and economy in the region in historical periods.The post road was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economic developm

4、ent of the minority areas in the remote western areas and created conditions for regional cross-domain economic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lics,cliff carvings are historical witness of regional economicdevelopment of this area.Key words:clifcarving;post road economy;a

5、djacent areas of Guizhou and Guangxi文献标识码:APENG Jianbing,LI Junyi?文章编号:1 0 0 9 0 6 7 3(2 0 2 3)0 4 0 0 0 7 0 6收稿日期:2 0 2 3-0 5-0 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黔桂界邻地区少数民族石体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AMZ011);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州管专家专项项目“黔桂边界地区摩崖石刻文献调查及研究”(项目编号:2 1 XYZJ06)。作者简介:彭建兵(1 9 7 2 一),男,湖南益阳人,在读博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6、、区域历史、文化传播研究;李君怡(1 9 6 4 一),女,广西贵港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民俗学。.72023年黔桂界邻地区古驿道肇始于秦汉时代,而大力拓展是在元明清时期,其沿线至今存留的摩崖石刻主要有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真仙岩摩崖石刻群、凌云县水源洞摩崖石刻群和贵州省兴义市永康桥摩崖石刻群、安龙县明十八先生墓摩崖石刻群、册亨县“刘道”摩崖石刻群等处石刻集聚,不但数量众多、种类多样,而且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其中少部分反映了驿道经济情况一、黔桂界邻地区古驿道黔桂界邻地区古驿道在今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

7、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河池市与柳州市部分地区至今存留部分遗迹,从而在空间上将贵州、广西之间的交通线路及其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和广东等地的交通网络大致勾勒出来。贵州省黔西南州境内至今存留部分明清古驿道:兴义市永康桥乌沙段、马岭木桥段、贞丰县花江铁索桥花江村段、晴隆县盘江铁索桥段等处皆属西南茶马古道之部分,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兴义市巴结古渡与三江口、万屯下坝村坡落、安龙县坡脚、普坪王公桥与鲁沟塘中坛段、册亨册阳刘道、普安县白沙驿等处也存留部分古驿道。这些古驿道沿线曾设置诸多驿站,为往来之人提供方便。兴义古道从万屯镇佐舍村到白碗窑镇甲马石村一线,全长6 0 余公里,途经今万屯、顶效、马岭

8、、黄草坝、坪东、下五屯、乌沙、白碗窑等十个乡镇,自东向西贯穿全境,重要节点有万屯坡落布依古寨、顶效木陇、马别大寨、马岭木桥、马岭大桥、瓦戛布依古寨、营上古寨、滴水董谷、黄草坝、小西门、木贾、谭家桥、克里、老江底、永康桥等处。今贵州省荔波县存留黎明关至洞巧关段古驿道,称为“荔酉古道”。此段古道今存1 2 公里左右,连接黔桂两地,从贵州荔波县黎明关至广西环江县社村,由毛石铺成,是古代驻兵及客商往来通道,依次设黎明关、小卡关、坤洞关、洞巧克关四个小关卡。黎明关位于今荔波县洞塘乡板寨,尚存遗址、留关墙及驻军营房旧迹,并立有一通功德碑,碑文记载该遗址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 8 4 5),是当时荔波通往

9、广西的重要商旅通道,沿用至解8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放初期。贵州荔波县与广西环江县之间古道至今仍有懒板凳坳、蒙家坳、格木坳、里根坳、樟江古渡、小七孔桥、大七孔桥、国桥、洞英桥、佳荣幸福桥、坤地西桥、板王桥等历史遗迹。“黎明关古称南门关,位于荔波县洞塘乡板寨村南3 公里处,与广西思恩午洞社村毗邻,距荔波县城将近4 0 公里。黎明关两侧为陡山悬崖,仅有一条山间小道通行,地势险要,山道崎岖,历史上曾是黔桂交通要道,关扼驿道,不但是黔桂三百多年商贸历史上的见证,而且也是历代军家必争之地,素有黔南第一关 之称。”2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从广西向贵州进攻,发动“黔南事变”。中国军队自1 9 4 1年1

10、1 月2 5 日至2 7 日在此阻击日本侵略军,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中国军民除在黎明关阻击日军外,还在独山县深河桥与黑石关、荔波县穿洞、三都县九阡石板寨、十里长坡等黔桂边界沿线地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迫使日军从贵州境内撤退,不敢再往贵州方向前进一步。荔波县经黎明关至广西古道的必经之道有平岩桥、王家寨桥、乐善桥、平塘县泰合桥、下舟三孔桥、三元石拱桥、平塘云阳关等,今仍存遗址,部分毛石古道犹存,古桥保存良好,古关隘仅存遗址,大多为黔桂两地之间古代交通要道,至今仍发挥一定道路交通作用。黔桂界邻地区广西柳州市、河池市和百色市境内至今存在部分古驿道,其沿线分布着诸多古城镇、古街、古桥和古渡等遗迹遗物

11、,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交通作用。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西林县古障镇、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骑楼群和三江侗族自治县和平街骑楼等历史文化遗存,为我们了解黔桂界邻地区广西段古驿道提供了条件。二、黔桂界邻地区驿道经济历史时期黔桂界邻地区少数民族经济情况,其中部分反映于驿道经济方面。从至今存留的古代石刻资料分布及其具体内容来看,黔桂界邻地区古驿道附近之历史遗存,如古城镇、古驿道、古桥、古渡、古关隘、摩崖石刻及碑刻资料、古岩画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地区经济情况贵州黔西南古驿道是滇黔桂边界交通要道,属西南茶马古道之重要节点,经济贸易活动较为繁盛。贞丰花江铁索桥摩崖石刻群文字中出现清第4 期2023

12、年代光绪时期“厘税委员”“厘金”等字样。兴义永康桥“如渊总司令桥成纪念”摩崖石刻中出现民国时期“厘税委员”官职。清代咸同年间至民国时期,全国各地遍设厘金税收机构,收取行商、坐贾之商品税,以补地方财政之不足。清朝末期,黔桂界邻地区贵州贞丰白层古渡、安龙坡脚等地均设置官方税务机构,以收取厘金。在黔桂界邻地区古驿道上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人们多依赖马匹、骤子等畜力运输货物,也有雇人肩挑的情况。古代西南茶马古道上,成群结对的骤马运输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种经济生活情景在黔桂界邻地区岩画中有所表现。今贵州贞丰县花江铁索桥附近存留七马图岩画,以图像形式反映了茶马古道经济贸易的历史情形。贞丰花江七马图岩画,位于

13、小花江布依族村寨附近,墨刻俊马七匹,均负马鞍,向正西方奔走。岩画中的每匹马高约3 厘米,长约1 0 厘米,采用白描技法绘图。此岩画与对岸关岭县马马崖岩画在构图、技法上类似。3 安龙县洒雨岩画中出现人物、马匹形象。该岩画位于洒雨镇垄堡村垄上组北面浪营山顶牛滚函茶林中,绘刻人物、马匹以及人骑马等图像,大致绘于明代时期。这些人物、马匹形象,均出现于古驿道附近,较为形象地反映了古代驿道经济情况。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骑楼群位于长安镇和平街,街道两边骑楼成群,均为砖木结构,也有西式风格的建筑及码头。“长安骑楼街位于广西北部山区,上通三江、湖南、贵州,下通柳州、广州,自清末民初以来,经济繁荣,是湘、黔、桂

14、三省(区)物资集散地,商贾云集,来自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经商的人在长安骑楼街上建有会馆,商铺林立。与广西融安县长安镇一样,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平街、凌云县泗城镇与贵州黎平县翘街、榕江县古州镇、独山县下司古镇、兴义市黄草坝与捧乍古城、安龙县安龙古城等地历来为粤桂湘黔等地客商往来之地,贸易繁荣,反映了古代黔桂界邻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平街也有骑楼,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 9 3 4 年),是当地人韦德义买下此地后,召集各地有钱人投资而规划建设的。骑楼主体上为木结构建筑,是二十世纪初岭南地区临街商业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5 贵州黎平县翘街等处也存在类似广西骑楼的经济贸彭建兵李君怡

15、摩崖石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黔桂界邻地区驿道经济概况第4 期易建筑,多建设于古驿道沿线城镇、街区、村寨等处。它们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黔桂界邻地区驿道经济概貌。樟江古渡位于荔波县玉屏镇樟江河南岸,是清代至2 0 世纪7 0 年代黔桂两地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叫小七孔桥位于今荔波小七孔景区内,建于道光十五年(1 8 3 5 年),青麻石铺砌而成。大七孔桥位于大七孔景区内,修筑于道光十三年(1 8 3 3 年)。这两座古桥是清代至民国时期贵州荔波至广西南丹之间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桥梁,是黔桂两地道路交通发展的历史见证。董界碑位于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红光村界牌寨,是贵州荔波县与广西南

16、丹县的界址碑,圆首,青石质,额题“圣上重立董界碑”。该碑立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 6 0 7 年),是黔桂界邻地区现存最早的有明确年代的界碑。“董界碑是贵州荔波与广西南丹划定边界的史迹和见证,对研究黔桂两省区的社会历史、道路交通、经济商贸发展等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价值。”叫此碑是黔桂古驿道上的重要节点,对研究黔桂界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具有一定价值。贵州平塘县今存熊桥古道旧迹,位于者密镇六村境内,其北面可通独山、都匀,南面至摆茹镇马场,可达广西天峨县。清朝至民国时期,该古道是一条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商贾交易的主要交通要道。都柳江是珠江水系支流柳江的上源河段,连接黔桂界邻地区,其上游在今贵州境内独山县、三

17、都水族自治县、榕江县和从江县,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寻江口而注人柳江干流融江段。古代历史时期,都柳江流域是南下两广的重要水上通道,木商等商业活动人物往来其间,促进了黔桂界邻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福禄河段上游约3 千米处河岸边的一块巨石上,今存福禄摩崖石刻,记载了当时河道疏通事宜。其释文为:此处去平机头巨石,并下川门滩,具已修过。乾隆三年冬。5 此摩崖石刻铭刻于乾隆三年(1 7 3 8 年),是云贵总督张广泗奏请开都柳江河道,以资运输、济商民的历史遗存。“黔省地方,镇远以上,自昔不通舟。查自都匀府起,由旧施并通清水江,至楚属黔阳县,直达常德。又由独山州属之三脚屯达来牛、古州,抵

18、粤西属之怀远县,直达粤东,乃天地自然之利。请在各处修治河道,凿开纤路,以资挽运.92023年而济商民。”7 此后,清朝封建统治者继续对都柳江流域等黔桂界邻地区有关河道进行了疏通、治理,这些举措便利了黔桂界邻地区之间的水上交通与经济贸易活动,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由此该区域出现广西三江县福禄、贵州黎平县翘街等商贸重镇。“历史上不同时期对都柳江河道疏浚的原因各异,最初的河道疏浚是清政府为了开拓疆域的官需,而疏浚的直接结果是加强了都柳江地区和闽粤沿海地区的交流,使它成为一条流动性极强的商道。航道疏通带来了福禄地方市场的繁荣,布匹、盐巴等商品以及黔东南的木材、土特产等在福禄集散,同时福禄也成了商人们进入

19、西南腹地、苗疆地区的必经之地,大量商业移民在此汇集。8福禄地方的发展只是历史时期黔桂界邻地区区域性整体发展的一个缩影。古代时期,珠江水系诸支流运力的提升与相关河道的疏通密切相关,与陆路驿道交通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了黔桂界邻地区的区域开发与经济发展。民国以前滇黔桂一带驿道经济繁荣。因商品、物资转运,多赖骏马、健骤之力,由此出现马帮。至今在黔桂界邻民族地区,人们对马帮的记忆仍然深刻。“所经营的商品,从兴义运往广西、贵阳、云南、法属安南(今越南)广东口岸,销香港和东南亚的主要是鸦片、桐油、菜油、药材、皮张等。棉纱、棉布、百货、食盐、汽(煤)油、西药等销往本地或外地城乡。商品运输主要靠马帮与挑

20、夫。”9 古道幽幽,青石发亮。骤马负重,奋蹄前行,前后相接。如此生动的经济贸易场景永远铭刻于历史风云之中。由于黔桂界邻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开展,民国时期,该区域出现众多古今中外货币,在商贸活动中流通。今贵州贞丰县、兴义市等地是民国以前西南茶马古道与百越古道交汇点上重要的商品贸易中转站。贞丰县至今存留银锭等古代货币。银锭有牌坊形、米花形等3 6 件。牌坊形银锭有“黑井王庭”4 个字,银锭上分别铸有“昭通府”“楚雄府”“建水府”等字样。米花形银锭上分别铸有“李海”“董义正”“灵昭”等字样,为明末清初云南铸造的货币。3 今滇黔桂结合部地区兴义市在古时商贸活动中所流通的货币在种类、数量上更多。从民国建立

21、到1 9 3 5 年,兴义市场流通的货币以银元为主,10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铜元、银毫为辅。银元又分大洋、滇造小洋。大洋有“袁大头”和法造“搬庄”、墨西哥造“帆船”等等。9民国时期,黔西南地区盛产桐油,当地群众依靠马帮通过兴义、安龙、册亨、望谟、贞丰等地古驿道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公路修成之后,桐油等商品的贸易活动更加便捷。“抗日战争时期,黔西南州成为进出桂西北抗日前线的通道,公路得以开通,并形成4 0 0 公里的公路网。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凡是大一点的商号无不经营桐油,使油桐得到较快发展,使各族群众增加了收人。抗日战争初期多为马帮运输,抗日胜利后多为车运。1 9 3 9 年,日军侵占南方广州出海口

22、后,兴义合祥商号另开新的商路,于是年夏开始组织马帮驮运桐油,过南盘江,经广西西隆与云南的广南、文山、砚山等地到越南的老街,一驶桐油可换四驶汽油,不但使商家获取大利,而且带动了沿途民族经济的发展。北盘江两岸既是全州的油桐主产区,又是布依族的主要居住区,所产桐油沿白层、鲁贡、乐元、岩架、蔗香水路人桂,既减少了运费,又方便了群众。”1 0 可见,历史时期黔桂界邻地区经济贸易通道是贯通两地、联络全国,并且连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一条重要商道。古代商贾一般沿驿道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历史时期,由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贵州等西部边远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相对落后。“到了清代,清王朝进一步加强对贵州的开发经

23、营,诸如清初着力开发贵州东南部地区、疏浚清水江、都柳江等等。不难发现,以道路为中心,中央王朝开始了对贵州省特别是今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地区的开发。民国以前,黔桂界邻地区区域发展主要沿古代驿道而展开,因此,开发西部边远民族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与驿道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黔桂古道主要有西南茶马古道、百越古道等部分,是古代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交往、文化交流与经贸活动的交通孔道。明清至民国之时,黔桂古驿道仍然发挥较为重要的经济贸易作用。各地商通过马驶、人挑等方式,将云南的食盐、贵州的桐油与广西的矿产等商品运输于古驿道之间,从而带动了滇黔桂湘粤结合部民族地区商贸活动的繁荣。贵州西南部地区兴义黄草坝、安龙龙广、

24、望谟蔗香、贞丰白层与贵州南部地区独山、从江、荔波第4 期2023年等地,以及广西隆林、西林以及三江、环江等处,成为黔桂界邻地区比较有影响的商品中转集散地。驿道交通的便利,为商贾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清末时期,广东南海人苏发祥寓居于兴义府龙广,往来广西与贵州之间做生意,创办了永昌恒商号,成为当时盘江八属的巨商大贾。1 2 民国兴义县志记载了苏发祥经商、慈善及资助教育诸事迹。“苏发祥,字永业,广东南海人,隶籍兴义五十余年。初作商贩于南宁、百色间,渐小康。民国初,邑中组织隆兴公司,推为经理,营业渐盛。嗣改永昌,恒营洋纱、汇兑诸业务,频操胜算。”1 3 从当时从事贸易活动的交通方式看,苏发祥开展经济贸易活

25、动的运输道路,主要循沿古驿道而开展,获利甚多。清末民国之时,仅兴义一地就出现了不少著名经商人物。清末道光(1 8 2 1-1 8 5 0 年)、咸丰时期(1 8 5 1-1 8 6 1 年),兴义人车旭华“经商雄于财”。1 3)下五屯刘氏等也从经济贸易活动中大肆渔利。兴义清末留日学生刘若遗在日本学习金融,回国至滇创办银行,在滇黔边界曲靖、兴义等地以及粤、渝等处开展金融、商贸活动。“民国六年,回国至滇省创办殖边银行,任行长,兼任富滇银行行长,继祖云南边岸监隆公司,设分店于禄丰、宜良、陆良、曲靖、平彝、盘县、兴义等处推销。同时创设志和、懋和两商号,分运皮革、大锡于港沪。未几,改组监隆公司为隆兴公司

26、,扩充资本,于粤、汉、渝、洪江、安顺添设支店,兼营汇兑。又兴办糯珠木厂、昆明大森木行、希查村煤矿公司、阿的河水银厂、呈贡砖瓦公司。3 刘若遗以滇省为根据地,沿西南茶马古道、百越古道以及长江水道等当时交通动脉发展金融业务以及矿产、木材、水银等资源开发,同时转卖皮革、洋纱等商品,获利颇多,为其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之开发。贵州兴义市“永奠康庄摩崖石刻勒石于清代光绪十六年(1 8 9 1 年),位于兴义古城小西门外、贵州兴义通往云南罗平、富源的古驿道旁。独山县麻尾镇南门村黔桂公路南侧山崖上的“康庄利民”摩崖石刻铭刻于民国二十一年(1 9 3 2 年)4,是贵州南部地区通

27、往广西南丹的交通要道。这两方摩崖石刻都表达了促进黔桂界邻地区经济发展而给民众带来福的愿景。与贵州独山县“康庄利民”彭建兵李君怡摩崖石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黔桂界邻地区驿道经济概况路,以开发西部边远民族地区的情况。三、结语古代驿道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可以利用的经济开发资源,同时是可资借鉴的区域协同发展的思路依托。分布于黔桂界邻地区、与驿道有关的摩崖石刻,尽管数量较少,但已成为历史时期黔桂界邻地区驿道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不但具有史料价值、艺术价值等多方面价值,而且对黔桂两地融人新时代新征程“一带一路 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力发展区域间贸活动与外向型经济,巩固拓展该区域脱贫攻坚成效

28、、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协同推进黔桂界邻地区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蒙永辉.荔波文物集锦 M.内部资料,2 0 1 0:2-7,18,42-43,86.2敖以深,等.黔山抗战起烽烟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 0 1 4:9 9.3贞丰县史志征集编纂委员会.贞丰县志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4:7 5 7,7 5 9.4柳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鹅山柳水:柳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汇编 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1 3:2 6 6.5赵东莲.三江文物一一三江侗族自治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汇编 M.南宁:广西科学技

29、术出版社,2 0 1 2:1 2 0-1 2 1,4 6.6平塘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平塘文物: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 M.内部资料,2012:8.7(清)清高宗实录.卷七四 M.8王彦芸.江河、商镇与山寨:都柳江下游的人群互动与区域结构过程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2 0:4 4-4 5.(下转2 7 页).11第4 期摩崖石刻刻立于同时期,且与之相对的广西南丹县鲤鱼山上的“惠及黔南”摩崖石刻,则与民国二十九年(1 9 4 0 年)修筑沙八公路(即“黔桂西路”)的负责人之一的田培赋题刻于贵州册亨县册阳燕子岩的“开发黔南”摩崖石刻有异曲同工之妙,黔桂之间东西呼应,均表现

30、了历史时期修建交通道2023年理性认知,他对莎士比亚就作品的意义、作品的艺术特点、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给出了历史性和预言性的评断。参考文献:1jBevington D,Martin Bulter,Ian Donaldsoneds.The Cambridge Edition of the Works ofBen Jonson.7 Volumes.Cambridge:CambridgeUP,2012.vo17,p587:1831-2,1839-43.2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 7 8:19 5-19 6.3(新西兰)戴维布拉登米切尔(澳)弗兰克杰克逊.心灵与认知哲学 M

31、.魏妃东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19:13 4.4Upon Master WILLIAM SHAKESPEARE,the Deceased Authour,and his POEMS,prefixedto the 1640 edition of Shakespeares Poems.inCraig,D.H.Ben Jonson:The Critical Heritage.Routledge,1996,p155-157.5Martin Elsky,Authorizing Words:Speech,Writing,and Print in the English Renaissance(It

32、haca and London,1989),p6.6Alexander Pope refers to this traditionwhen he writes:I cannot for may part find anything invidious or sparing in those verses,but宋凤丽认知哲学视域下的批评家琼森及其莎士比亚赞诗第4 期wonder Mr Dryden was of that opinion Ed-mond Malone(ed.),M r Po p e s Pr e f a c e,Pl a y sand Poems of William Shak

33、espeare in Ten Vol-umes(London,1790),vol.I,p.89.7Pall Stapfer,Shakespeare and Classical An-tiquity.Translated by Emily J.Carey,(London:C.Kegan Paul&Co.,1880),p76.8JLodovico Castelvetro,Poetica dAristoteleVulgarizzata et Sposta(Vienne 1570),fol.60v.9Faas,Ekbert.Shakespeare s Poetic.Cam-bridge,London

34、and New York:CUP,1986,p.65.10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 8 3:12 1.11jRichard S.Peterson,Imitation andPraise inthe Poems of Ben Jonson.(New Haven,1981),p138-150.12JBarbara De Stefano,“Ben Jonsons Eulo-gy on Shakespeare:Native Maker and the Tri-umph of English,pp.241-243.13JGerald Eades Bentley,Shakesp

35、eare&Jon-son,their reputation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compared(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5),pp.v-vii,130-2.责任编辑:姜广振(上接11页)9郑昆,徐鑫.三四十年代的兴义市场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黔西南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黔西南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少数民族史料专辑.内部资料,19 9 0:18 4,18 7.10童相.布依族与油桐经济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黔西南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黔西南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少数民族史料专辑.内部资料,19 9 0:18 1-18 2.11张应强,周凯.驿道开发与空间生产:明清黔东南区域社会结构的过程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21,(02):151.12刘天经.苏发祥事略 C/贵州省黔西南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贵州省黔西南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内部资料,19 8 7:10 4-10 9.13(民国)卢杰,蒋芷泽,等.兴义县志 M/黄加服,段志洪.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3 0册).成都:巴蜀书社,2 0 0 6:9 4,3 9 0,3 9 3.14独山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独山文物 M.内部资料,2 0 11:114.责任编辑:向德俊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