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晶科能源绩效考核指标汇总模板.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76247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晶科能源绩效考核指标汇总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晶科能源绩效考核指标汇总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晶科能源绩效考核指标汇总模板 57 2020年4月19日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晶科能源企业生产绩效考核(KPI) 。生产类考核/生产计划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名 称 生产类考核/生产计划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A005 版本 B02 页次 1/6 修改状态 1.生产计划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生产计划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参与销售计划制定情况 2.5 ( 2) 年、 月、 周生产计划制定质量情况 10 ( 3) 生产与销售的协调工作质量情况 2.5 ( 4) 订单登记与安排情况 2.5 ( 5) 产能负荷分析工作组织情况 5 ( 6) 产能余缺协调情况 2.5 ( 7) 生产计划的分解、 落实与下达情况 10 ( 8) 生产日程安排与协调情况 5 定量 指标 ( 1) 存货周转率 30 (2)全员劳动生产率 20 (3)目标成本实现率 1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参与销售计划制定情况”: 优秀2.5分, 良好1.7分, 一般0.9分, 差0分。 2) ”年、 月、 周生产计划制定质量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3) ”生产与销售的协调工作质量情况”: 优秀2.5分, 良好1.7分, 一般0.9分, 差0分。 4) ”订单登记与安排情况”: 优秀2.5分, 良好1.7分, 一般0.9分, 差0分。 5) ”产能负荷分析工作组织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6) ”产能余缺协调情况”: 优秀2.5分, 良好1.7分, 一般0.9分, 差0分。 7) ”生产计划的分解、 落实与下达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8) ”生产日程安排与协调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1)”存货周转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25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25分基础上加1分, 3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2)”全员劳动生产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15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15分基础上加1分, 2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3)”目标成本实现率”: 以计划水平为基数, 达到计划水平给6分; 每低于计划水平1%则在6分基础上加1分, 10分为上限; 每高于计划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生产计划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2/6 修改状态 2.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技术开发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的情况 10 ( 2) 产品设计计划及日程制定、 实施与控制质量情况 20 ( 3) 技术能力负荷分析情况 10 定量 指标 新产品增加值率 6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的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2) ”产品设计计划及日程制定、 实施与控制质量情况”: 优秀20分, 良好15分, 一般8分, 差0分。 3) ”技术能力负荷分析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新产品增加值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50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50分基础上加1分, 6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生产计划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3/6 修改状态 3.供应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供应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的情况 10 ( 2) 采购计划及日程的制定、 实施与控制情况 20 ( 3) 供应能力分析情况 10 定量 指标 采购成本降低额 6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的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2) ”采购计划及日程的制定、 实施与控制情况”: 优秀20分, 良好15分, 一般8分, 差0分。 3) ”供应能力分析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采购成本降低额”: 以期初水平为基数, 达到期初水平给50分; 比期初每低于1%则在50分基础上加1分, 60分为上限; 比期初每高于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生产计划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4/6 修改状态 4.机电设备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机电设备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情况 10 (2) 设备购置与调度计划的制定、 实施与控制情况 20 (3)设备负荷能力分析情况 10 定量 指标 (1)设备完好率 30 (2)设备利用率 3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的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2) ”设备购置与调度计划的制定、 实施与控制情况”: 优秀20分, 良好15分, 一般8分, 差0分。 3) ”设备负荷能力分析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1) ”设备完好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25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25分基础上加1分, 3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2) ”设备利用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25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25分基础上加1分, 3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生产计划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5/6 修改状态 5.品质管理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品质管理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情况 10 ( 2) 质量检验工作日程安排、 实施与控制质量情况 30 定量 指标 ( 1) 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 30 ( 2) 百元销售收入质量成本 3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2) ”质量检验工作日程安排、 实施与控制质量情况”: 优秀30分, 良好25分, 一般16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1) ”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 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25分; 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在25分基础上加1分, 30分为上限; 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2) ”百元销售收入质量成本”: 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25分; 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在25分基础上加1分, 30分为上限; 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生产计划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6/6 修改状态 6.分厂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分厂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情况 10 ( 2) 人力负荷分析情况 10 ( 3) 制造日程安排、 实施与控制情况 20 定量 指标 ( 1) 分厂劳动生产率 12 (2)制造费用降低率 12 (3)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12 (4)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 12 (5)产品收率 12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2) ”人力负荷分析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3) ”制造日程安排、 实施与控制情况”: 优秀20分, 良好15分, 一般8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1) ”分厂劳动生产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8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8分基础上加1分, 12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2) ”制造费用降低率”: 以计划为基数, 达到计划水平给8分; 每低于计划水平1%则在8分基础上加1分, 12分为上限; 每高于计划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以上年对比数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8分; 每低于对比数1%则在8分基础上加1分, 12分为上限; 每高于对比数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4) ”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 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8分; 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在8分基础上加1分, 12分为上限; 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5) ”产品收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8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8分基础上加1分, 12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生产类考核/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名 称 生产类考核/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1/6 修改状态 1.供应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供应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材料分类与编号工作开展情况 2.5 ( 2) 材料供应年度、 季度、 月份、 周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 10 ( 3) 材料存量管理情况 10 ( 4) 生产所需材料供应情况 5 ( 5) 库房管理工作质量 5 ( 6) 采购成本控制情况 5 ( 7) 用料分析与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2.5 定量 指标 ( 1) 材料交货进度达成率 10 ( 2) 材料品质达成率 10 ( 3) 采购价格降低率 10 ( 4) 采购成本降低额 10 ( 5) 库存材料损耗率 10 ( 6) 材料周转率 1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材料分类与编号工作开展情况”: 优秀2.5分, 良好1.7分, 一般0.9分, 差0分。 2) ”材料供应年度、 季度、 月份、 周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3) ”材料存量管理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4) ”生产所需材料供应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5) ”库房管理工作质量”: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6) ”采购成本控制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7) ”用料分析与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优秀2.5分, 良好1.7分, 一般0.9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1) ”材料交货进度达成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6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6分基础上加1分, 1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2) ”材料品质达成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6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6分基础上加1分, 1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3) ”采购价格降低率”: 以上期对比数为基数, 达到上期对比数给6分; 每低于上期对比数1%则在6分基础上加1分, 10分为上限; 每高于上期对比数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2/6 修改状态 4) ”采购成本降低额”: 以计划数为基数, 达到计划给6分; 每低于计划数5%则在6分基础上加1分, 10分为上限; 每高计划5%则扣1分, 扣完为止。 5) ”库存材料损耗率”: 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6分; 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0.1%则在6分基础上加1分, 10分为上限; 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0.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6) ”材料周转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6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6分基础上加1分, 1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3/6 修改状态 2.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技术开发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参与材料供应计划的制定情况 5 ( 2) 开发新材料和替代材料情况 15 ( 3) 参与材料消耗定额制定情况 5 ( 4) 技术开发用料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5 ( 5) 工艺改进情况 10 定量 指标 工艺改进消耗降低率 6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参与材料供应计划的制定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2) ”开发新材料和替代材料情况”: 优秀15分, 良好10分, 一般5分, 差0分。 3) ”参与材料消耗定额制定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4) ”技术开发用料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5) ”工艺改进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工艺改进消耗降低率”: 以改进前数额为基数, 达到改进前数额给50分; 每低于改进前数额1%则在50分基础上加1分, 60分为上限; 每高于改进前数额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4/6 修改状态 3.生产计划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生产计划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生产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 10 ( 2) 参与材料供应计划制定的情况 5 ( 3) 参与材料用量分析的情况 5 ( 4) 生产工作是否有序顺畅地进行 10 ( 5) 用料统计分析情况 5 ( 6) 产品物耗成本控制情况 5 定量 指标 ( 1) 材料周转率 20 (2)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降低额 4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生产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2) ”参与材料供应计划制定的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3) ”参与材料用量分析的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4) ”生产工作是否有序顺畅地进行”: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5) ”用料统计分析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6) ”产品物耗成本控制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1) ”材料周转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15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15分基础上加1分, 2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2)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降低额”: 以上期水平为基数, 达到上期水平给30分; 每低于上期水平1%则在30分基础上加1分, 40分为上限; 每高于上期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5/6 修改状态 4.品质管理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品质管理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材料质量检验情况 20 ( 2) 处理材料质量事故情况 10 ( 3) 质量成本控制情况 10 定量 指标 不合格材料漏检率 6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材料质量检验情况”: 优秀20分, 良好15分, 一般8分, 差0分。 2) ”处理材料质量事故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3) ”质量成本控制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不合格材料漏检率”: 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50分; 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在50分基础上加1分, 60分为上限; 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6/6 修改状态 5.分厂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分厂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与生产计划、 材料供应计划制定的情况 5 ( 2) 参与材料用量分析情况 5 ( 3) 生产组织协调情况 5 ( 4) 材料收发领退规定遵守情况 5 ( 5) 用料统计情况 5 ( 6) 产品材料消耗控制情况 15 定量 指标 ( 1) 材料周转率 20 ( 9)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降低额 4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参与生产计划、 材料供应计划制定的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2) ”参与材料用量分析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3) ”生产组织协调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4) ”材料收发领退规定遵守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5) ”用料统计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6) ”产品材料消耗控制情况”: 优秀15分, 良好10分, 一般5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1) ”材料周转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15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15分基础上加1分, 2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2)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降低额”: 以上期为基数, 达到上期水平给30分; 每低于上期1%则在30分基础上加1分, 40分为上限; 每高于上期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生产类考核/制造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名 称 生产类考核/制造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1/6 修改状态 1.生产计划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生产计划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工作流程设计质量情况 5 ( 2) 参与厂区布置和生产线布置情况 5 ( 3) 现场管理与检查工作质量情况 10 ( 4) 生产进度控制与促进情况 10 ( 5) 制造成本控制情况 10 定量 指标 ( 1)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15 ( 2) 制造费用降低率 15 ( 3) 全员劳动生产率 15 ( 4) 目标成本实现率 15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工作流程设计质量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2) ”参与厂区布置和生产线布置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3) ”现场管理与检查工作质量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4) ”生产进度控制与促进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5) ”制造成本控制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1)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以上年对比数为基数, 达到对比数给10分; 每低于对比数1%则在10分基础上加1分, 15分为上限; 每高于对比数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2) ”制造费用降低率”: 以计划数为基数, 达到计划数给10分; 每低于计划1%则在10分基础上加1分, 15分为上限; 每高于计划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3) ”全员劳动生产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10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10分基础上加1分, 15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4) ”目标成本实现率”: 以目标为基数, 达到目标给10分; 每低于目标1%则在10分基础上加1分, 15分为上限; 每高于目标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制造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2/6 修改状态 2.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技术开发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参与工作流程设计情况 10 ( 2) 厂区布置和生产线布置情况 5 ( 3) 现场改进技术分析情况 10 ( 4) 控制设计成本情况 15 定量 指标 新产品增加值率 6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参与工作流程设计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2) ”厂区布置和生产线布置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3) ”现场改进技术分析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4) ”控制设计成本情况”: 优秀15分, 良好10分, 一般5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新产品增加值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50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50分基础上加1分, 6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制造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3/6 修改状态 3.供应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供应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材料供应保证情况 20 ( 2) 参与现场改进分析情况 5 ( 3) 采购成本控制情况 15 定量 指标 ( 1) 采购成本降低额 30 ( 2) 材料保证率 3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材料供应保证情况”: 优秀20分, 良好15分, 一般8分, 差0分。 2) ”参与现场改进分析情况”: 优秀5分, 良好3分, 一般1分, 差0分。 3) ”采购成本控制情况”: 优秀15分, 良好10分, 一般5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1) ”采购成本降低额”: 以计划数为基数, 达到计划给25分; 每低于计划数1%则在25分基础上加1分, 30分为上限; 每高于计划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2) ”材料保证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25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25分基础上加1分, 3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制造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4/6 修改状态 4.机电设备部考核分值表 考核对象: 机电设备部 考核时间: 指标 类别 指标 分值 实际得分 备注 定性 指标 ( 1) 参与现场改进分析情况 10 ( 2) 辅助生产成本控制、 核算、 分配情况 10 ( 3) 设备工具保养管理情况 20 定量 指标 ( 1) 设备完好率 20 ( 2) 设备利用率 20 ( 3) 辅助生产成本降低率 20 合计 100 参考评分方法 ( 1) 定性指标 1) ”参与现场改进分析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2) ”辅助生产成本控制、 核算、 分配情况”: 优秀10分, 良好6分, 一般2分, 差0分。 3) ”设备工具保养管理情况”: 优秀20分, 良好15分, 一般8分, 差0分。 ( 2) 定量指标 1) ”设备完好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15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15分基础上加1分, 2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2) ”设备利用率”: 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 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15分; 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15分基础上加1分, 20分为上限; 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3) ”辅助生产成本降低率”: 以上期数为基数, 达到上期数给15分; 每低于上期1%则在15分基础上加1分, 20分为上限; 每高于上期1%则扣1分, 扣完为止。 相关说明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续) 名 称 生产类考核/制造管理考核/考核方法 编码 版本 页次 5/6 修改状态 5.品质管理部考核分值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