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pptx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674548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无菌技术操作标准无菌技术操作标准无菌技术操作标准无菌技术操作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1/37v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预防病原微生物预防病原微生物 侵入人体一系列操作侵入人体一系列操作技术。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一技术。无菌技术作为预防医院感染一项主要而基础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项主要而基础技术,医护人员必须正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确熟练地掌握,在技术操作中严守操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预防医源作规程,以确保病人安全,预防医源性感染发生。性感染发生。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2/37

2、消毒隔离和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两个基本步骤。医院感染两个基本步骤。医务人员必须恪守消毒灭菌标准,进入人体医务人员必须恪守消毒灭菌标准,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医疗用具必须组织或无菌器官医疗用具必须灭菌灭菌,接触,接触皮肤粘膜医疗用具必须皮肤粘膜医疗用具必须消毒消毒。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3/37基本概念v消毒消毒 灭菌灭菌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无害化无害化 一切微生物一切微生物 相对概念相对概念 绝对概念绝对概念 人工染菌后杀灭率人工染菌后杀灭率99.9%99.9%未检出需厌菌未检出需厌菌 自然菌杀灭率自然菌杀灭率90%90%未检出霉菌未检出霉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4/37v

3、 洗手洗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全部办法中最基本、最主要、全部办法中最基本、最主要、最简单易行、最有效果办法。最简单易行、最有效果办法。也是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最基也是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最基 本办法。本办法。v洗手规范化洗手规范化:进入和离开病房时进入和离开病房时,接触每位病人前后接触每位病人前后,无菌技术操无菌技术操 作前后作前后,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 后后,接触可能污染物品后接触可能污染物品后,处理处理 污物后污物后,脱去手套后脱去手套后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5/37一一.无菌技术操作标准无菌技术操作标准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 操作前半小时,须停顿清

4、扫地面等工作,防止无须要人群流动,预防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齐。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6/37v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v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次序排放,方便取用,放在固定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情况下,可保留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7/37v5.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5、。未经消毒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v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v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8/37二、二、准备质量标准准备质量标准v1.工作人员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v2.备齐用物。v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放于无菌罐内,无菌溶液、无菌包、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v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v5.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9/37三、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操作流程质量标准v1.选择清洁、干燥、宽敞场所进行操

6、作。v2.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v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终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下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10/37v4.铺无菌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v5.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马上盖严。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11/37v6.倒无菌溶液,仔细检验查对

7、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手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将橡皮塞拉出,另一只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净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马上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v7.带无菌手套法,打开无菌手套包,查对灭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胶带及无菌手套袋上所注明手套号码、然后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将粉擦于手掌、手背和指间,以一手掀起手套内袋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12/37 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使手套两拇指相对,一手伸入手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手伸入另一手套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将反折部分翻转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

8、开无菌盘进行无菌操作。v8.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13/37v9.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打开无菌包一角,将带子卷起夹在托包手指缝内,另一手依次打开其它三角并抓住递送或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中(无菌区域内)。v10.操作完成,从手套口翻转向下脱去手套,整理用物。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14/37四、四、终末质量标准终末质量标准v1.操作有序,方法正确,无菌概念清楚,无菌观念强。v2.能口述无菌操作标准与注意事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15/37五、五、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1.开包后无菌包和开封后无菌溶液使用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使用

9、期限不超出4小时。v2.取无菌持物钳时,无菌持物钳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马上放入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罐每4小时更换。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16/37v3.使用无菌瓶内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下溶液。v4.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透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v5.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手或另一手套里面。戴手套后如

10、发觉破裂,应马上更换。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17/37惯用无菌技术v外周静脉导管(头皮套管针)v中心静脉导管v动脉导管v吸痰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口咽通气道,口腔,后鼻道处)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18/37外周静脉导管v穿刺部位选择:防止选择下肢,尤其是糖尿病病人 保留时间:标准3日 换药:小敷贴,3M透明敷料(如使用甘露醇,TPN等刺激性强浓度高药品时应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可预防静脉炎),并注名时间(穿刺日期和更换贴膜日期和时间)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19/37 动脉导管v穿刺部位: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肱动脉v保留时间:标

11、准上取桡(足背)动脉7日v换药:Qd 桡(足背)动脉使用大贴膜,康惠尔透明贴,注名日期和时间v压力套装更换:无特殊原因7日,治疗巾每班更换v抽血后管路中,关节处,三通里易存血迹,每次抽血后应充分冲洗管路,如冲洗不净需及时更换,压力传感器放在无菌治疗巾内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20/37中心静脉导管v穿刺部位选择穿刺部位选择:锁骨下锁骨下V比颈比颈V,股股V感染危险性感染危险性低低v穿刺技术穿刺技术:严格无菌操严格无菌操作作,降低导管在空气中降低导管在空气中暴露时间暴露时间v插管部位消毒:清洗,备皮,范围15CM时间60Sv护理:本科换药Q12H,换药过程中观察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21/37v消毒面

12、积应大于敷料v去除血痂v保持导管接头与肝素帽衔接紧密每24小时更换输液装置,连接时接头处应消毒不输液时防止使用三通,有三通时应用无菌纱布包好v定时使用肝素盐水抗凝冲洗:v操作过程中不能戴手套(无菌手套除外)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22/37v预防治疗过程中被污染v包含:液体配制过程(液体开启后瓶盖消毒),输液前后不正确操作及液体放置时间过长等都可能造成污染vTPN配制要由专员按照严格规程进行,做到无菌操作,营养液必须24小时内输完v输血制品或蛋白制剂前后(标准上不予深静脉输入)应用盐水冲洗导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23/37v更换或增加三通,操作前深静脉下铺无菌治疗巾,加大无菌区域v更换注射泵管及泵

13、针vCVP监测:先将压力套装接无菌盐水排气备用,排好气压力套装放在治疗巾上,不能放在病人身上或床上v操作前深静脉下铺无菌治疗巾,加大无菌区域v其它相关操作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24/37v与中心静脉连接前,深静脉接头处要安尔碘消毒并确保连接紧密v压力传感器处注射器要连接紧密,如脱开应将传感器接头处消毒并更换注射器,压力传感器应放在无菌治疗巾中。v操作过程中不能戴手套(无菌手套除外)v以上操作如管腔,三通,注射器,肝素帽,治疗巾等有血迹应及时冲洗或更换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25/37消毒隔离制度治疗室、换药室、污物室消毒隔离管理1、台面、地面保持洁净、干燥、无污垢。2、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14、天天一次,每次60分钟。紫外线灯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统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26/37 3、使用消毒剂(酒精、碘酒、戊二醛等)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细菌培养)一次;化学监测(有效浓度监测)含氯消毒剂每日监测一次、戊二醛每七天不少于一次。4、要求每个月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包含对医疗用具、空气、物品表面、医护人员手等监测。5、监测标本采样必须按规范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27/37病室消毒隔离管理要求1、定时通风换气。2、对病人床单位保洁实施一床一巾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按要求进行终末消毒。3、更换被服等应放于指定位置(

15、污物筒内),不在病室内、走廊清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28/374、住院病人床上用具每七天更换一次,病人被送手术后更换床上用具一次,出现污迹随时更换。5、住院人员进行手术、分娩前应更换洁净衣服后,才进入手术室。6、有严重感染、特殊菌株感染及有传染性疾病病人,应设置相正确隔离单元,采取对应消毒隔离和处理办法。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29/37医疗器械、用物消毒管理要求:1、凡灭菌后物品,必须保持无菌状态。高压灭菌包(棉布包装材料)使用期为一周,疑有污染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2、无菌物品定点放置于清洁、干燥、离地面2025CM以上柜内,有合格标志及使用期,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3、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

16、。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30/37 4、碘酒、酒精应密闭保留(需拧紧盖口),容器每七天更换消毒2次。置于无菌储槽、包中普通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出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5、无菌棉签开启需注明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出24小时。安尔碘开启需注明时间,用后拧紧瓶盖,时间不得超出7天。6、无菌盘须注明铺盘时间,超出2小时不得使用。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31/377、抽出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出2小时不得使用;开启各种溶媒(除静脉用药外)超出24小时不得使用。8、需送物流中心清洗消毒各种医疗器械,须按要求进行初步清洁处理。9、吸痰盘超出24小时不得使用,吸痰用液体超出24小时不得使用。吸痰管一用一

17、换。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32/3710、连续使用吸氧管、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湿化器等器材,须每日更换。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留。湿化液应用灭菌水。11、体温计(腋探)一用一消毒,使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干燥待用。12、止血带一人一巾。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33/3713、尿袋及引流袋每七天更换1次,有污染马上更换。固定尿管每七天更换一次。胃管每七天更换一次。14、血压计袖带:用0.05%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每七天更换。污染时随即更换。15、血压计、听诊器:保持清洁,天天定时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34/3716、治疗车、换药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人病房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17、各科室抢救用麻醉咽喉镜用后及时清洗,再用0.05%含氯消毒液擦拭,掠干备用。使用前用75%酒精擦拭。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35/37医疗废物处理: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应严格分类放置。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包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袋包装。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36/373、锐器(针头、刀片、玻片、安瓿等)另外盛装于利器盒内。4、禁止针头回套。5、凡带有锐器(如注射器、输液管等)应放入锐器盒。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新版37/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技术指导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