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我们教师所应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深层次的思考。要求我们教师从“大语文观”出发,充分利用课本和课本以外的语文资源,激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链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扩充知识领域,开拓知识视野,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一、 善于挖掘、利用好教材资源,打好学习的基础教材一直是我国语
2、文课堂最主要学习资源。教材的科学性、审美性,是学生成长的精美食粮。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主阵地,只有充分开发教材资源,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达到语文学习的目标。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 教材是教学之材。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资源。一要以文本为依托,增加阅读容量。在学习文本后补充相关材料,拓展延伸,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形成阅读链。如学习了猴王出世要求学生阅读西游记;学习了草船借箭要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习景阳冈要求学生阅读水浒传二要以文
3、本为凭据,增强习作能力。即在阅读教学中开发写作资源,让学生续写、仿写、改写、扩写、缩写、反写课文,拓展文本,培养学生的发展性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三要充分利用插图。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资源,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更多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因此,把握好教材,就基本上奠定了学习的基础。二、发现、把握住课堂生成的资源,关注学习的过程语文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而且也是课程实施的条件性资源。教师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因此,教师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任何学
4、习要提高它的效能,都必须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学生的经验的建构,所以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之间,存在着由教师组织和学生经验而构成的“课程重构”,这就是实际进行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质量,这本身就意味着对课程的再创造,它的主导者就是教师。总之,语文课堂不是静态的场景,语文课本不是语文教学中固定的不容变更的唯一课程资源。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教材等静态的语文教学资源,更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教学时的灵感、教学机智以及学生的感受、情绪变动、突发事件等,使语文课堂灵动而丰富,充满活力。语文教师还要主动成为教学资源的建设者,使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张扬个性,愉悦心灵,提升素养,和谐对话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