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生活三、四单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
A.最高决定权 B.最高立法权 C.最高任免权 D.最高监督权
2.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强调,人大一定要处理好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下列关于人大与“一府两院”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其负责 ②它们之间互相监督
③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④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3.每年三月,全国“两会”都会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两会”的主要区别在于
A.人大和政协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B.人大是国家立法机关,政协是国家监督机关
C.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国家行政机关
D.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4.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12年3月14日上午审议并通过了“一府两院”的报告。这表明:
①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
②全国人大与“一府两院”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③全国人大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
④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这一制度基本内容的是( )
A.人民通过直接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坚持民主基础上集中和集中指导下民主相结合
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7.针对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某纵容镇治安队员殴打村民的情况,该镇人大依法罢免了王某的镇长职务。这表明 ( )
A.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障人大当家作主
C.党委和政府都必须自觉接受人大的领导和监督
D.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重要特点
8.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执政为民
9.建党90周年之际,中宣部开展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体现了 ( )
A.政府积极履行文化职能 B.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党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D.党依法履行国家的最高权力职责
10.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积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指出,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这主要体现了党坚持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依法行政
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在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是( )
A.民主党派积极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 B.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以遵守宪法和法律为准绳
13. 中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除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 D.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关系
14.2011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国家领导人选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等问题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A.我国是实行多党共同执政的国家 B.各民主党派是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者
C. 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D.人民政协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15.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与会委员提出了许多提案,为党和政府进行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这表明:
A.人民政协具有国家事务决定权 B.人民政协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D.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的职能
16.按照“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总名额的12%左右”的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360名,满足了55个少数民族均有代表的要求,比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高出近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 B.少数民族和汉族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发展 D.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消除了不平衡
17.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实际情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
B.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C.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D.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
18.2011年,中央决定大幅度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说,在金融危机之时,希望各宗教团体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帮助群众提升信心,寻找心灵抚慰。心灵的“环保”会带来国家的大和谐、民生的大改善。这反映了在我国
A.宗教界人士积极宣传无神论,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B.宗教界人士积极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服务社会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D.宗教界人士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20.在我国各民族团结坚如磐石的情况下,任何敌人的分裂破坏活动是注定要彻底失败的。我国各民族之所以“团结坚如磐石”,是因为我国( )
①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铲除了民族压迫与歧视的阶级根源
②已经消除了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文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其中12个民族使用的文字是由政府帮助创制或改进的。这说明( )
①我国实行民族平等原则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国家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
A.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的意志
B.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C.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D.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23.中国最先进的渔政执法船“渔政310船"对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海域执行常态化巡航。这是中国在行使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2011年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东亚领导人系列峰会上就南海问题阐明中方立场时强调,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外部势力不应以任何借口介入。这表明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②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
④我国切实维护亚太各国的共同利益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 ②③
25.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方任何试图改变这一事实的言行都是徒劳的,中方坚决反对。主权
①是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②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③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6.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表明 ( )
A.我国宗教不应开展对外交往
B.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我国的宗教事务不同于外国宗教
D.我国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27.2011年11月,中国政府派代表团积极参加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艰难谈判,各国最终在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一致共识。这表明
A.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B.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支持联合国各项工作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形成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已经被霸权主义国家改变
28.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对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有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B.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C.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D.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29.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11年2月19日,中国第八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分队第一梯队官兵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飞赴黎巴嫩。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
①宗旨 ②基本目标 ③基本立场 ④基本准则
A 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0.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越南、菲律宾等国相继提出所谓“主权诉求”,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国搅局,使南海由“平静之海”变为“复杂之海”。某班同学就此展开讨论,最切合讨论主题的观点
①国家问的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③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世界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发言人比尔斯于2011年3月11日晚上在日内瓦证实,联合国已经应日本方面的请求向发生地震和海啸的日本灾区派出了四支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其中一支。作为第一支抵达和最后一支撤离大船渡重灾区的外国专业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获得了日本当地政府、民众和同行的高度评价。这表明
A.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作用 B.中国支持联合国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C.各个国家的根本利益已经趋于一致 D.中国是一个有影响且负责任的大国
32.2012年2月17日中俄在联合国大会关于叙利亚问题新决议草案的表决中,投出反对票,否决了该议案。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在联大说,国际社会及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行动,应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化解分歧,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助于维护国际社会的团结,而不是使问题复杂化。这说明
A.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合作同盟
B.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活动的宗旨
C.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提高国家软实力
D.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3.2011年10月12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涉华汇率议案,要求美国财政部把中国定性为汇率操纵国,并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对此,中方强调,中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方向坚定不移,这基于中国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这表明
①竞争与合作是当今国际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
②国际社会中依然存在着簕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我国按自己意志处理本国事务的权利不容侵犯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4.“民族睦则社稷固。”这句话主要强调
A.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的物质保证
C.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富强的基础 D.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35.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B.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C.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D.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36.2011年10月5日上午,“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搭载13名中国船员的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枪击事件,全部遇难。我国外交部已启动应急机制,指示驻泰国使馆、驻清迈总领馆尽快查明情况。10月13日,西双版纳州公安局水上分局派出的巡逻艇从关累港出境,顺湄公河而下,前往泰国清盛港接回尚滞留的我方船只和船员。体现了我国政府
①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坚决抵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在行使主权国家的管辖权 ④坚持执政为民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二、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37. 依法行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38.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9.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多党制,而不是一党制。
40.人民政协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机构,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联盟
41.团结和平等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42. 在我国,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
43.联合国的宗旨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4.中国一贯支持联合国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45.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46.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7.民主集中制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48.中国共产党必须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49.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50.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5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地位是平等的,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52.宗教信仰自由就是信仰宗教自由。
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
则。
三、简析题:
54.中共中央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中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在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55.目前,许多国家、地区冲突都与民族和宗教问题相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又有多种宗教并存。但我国相对于这些国家、地区而言,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可以自豪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为什么能做到“风景这边独好”?
56.2012年 4月8日,菲律宾海军试图抓扣在我国黄岩岛海域作业的中国渔民。4月10日我国海监船制止菲律宾扣中国渔民,随后发生对峙。南海问题涉及中国与邻国关系、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以及中美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中国与该海域其他邻国也有类似中菲之间的领海和岛屿纠纷。因此,中国如何应对当前与菲争端,对解决未来的南海争端有重要标本意义和示范效应。
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谈谈你对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的认识。
四、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题,计12分)
60.2012年3月5日,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与会人大代表最关心的重要话题,高一年级某班就食品安全问题展开了调查。
[原因探究]
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就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根源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一小组的同学做了发言:
第一小组代表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方面的,如企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严重,也有消费者方面的,如消费者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有相关职能部门不作为有一定关系,如:市场监督不到位,经营者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培养不到位,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打击不力,其他一些服务措施不到位等,都是引发问题的重要原因。
你认为政府维护食品安全方面应履行好哪些职能?(4分)
[应对措施]
在探究如何治理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措施时,第二小组的同学做了这样的发言:
第二小组代表
2012年两会期间,张德江在与全国人大代表交流时指出,现在大家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要千方百计保证食品安全,全社会形成共识,大家都来监督食品安全。食品企业的第一责任就是要保证食品安全。“
为什么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6分)
[角色扮演]
同学们通过调查走访认识到,除了党和政府外,其他国家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应该发挥其作用,共同铸就食品安全屏障。
(3)请你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以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身份,就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谈谈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2分)
身 份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如何履行职责
高一政治生活三、四单元练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D
C
B
C
D
B
B
C
D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C
D
B
B
B
B
B
A
C
C
B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C
C
A
B
B
B
D
D
C
D
A
D
二、判断题:
题号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答案
B
B
B
B
B
B
A
B
B
A
题号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答案
B
B
B
B
B
A
A
A
B
B
三、简析题
57.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人民政协行使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8.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促进了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③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新型民族关系。
④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9. 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菲律宾海军进入中国领土黄岩岛,企图抓扣中国渔民,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与主权。中国海监船与菲律宾军舰对峙,阻止菲律宾海军袭扰中国渔船,是中国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表现。
②主权国家拥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菲律宾海军进入中国领土黄岩岛,企图抓扣中国渔民,侵犯了中国的独立权。中国海监船阻止菲海军抓扣中国渔民是维护中国独立权,行使中国自卫权、管辖权的表现。菲律宾海军进入中国领土黄岩岛,企图抓扣中国渔民说明菲律宾蔑视我国尊严,没有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
③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中菲黄岩岛之争是两国利益对立引起的,菲律宾海军进入中国领土黄岩岛,企图抓扣中国渔民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安全,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④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海监船与菲律宾军舰对峙,阻止菲律宾海军袭扰中国渔船,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体现,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菲律宾的行为违背了当今时代主题,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⑥中国对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的解决,体现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四、探究题
60. (1)①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活动;
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提高全民族的法律观念和道德素质;
④履行提供社会主义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检验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3)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①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关于食品安全方面意见和要求。
②通过行使提案权,提出解决食品安全方面的议案。
③就政府相关部门食品安全管理职责方面进行质询和监督。
①积极提交食品安全方面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②就食品安全管理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