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再见了亲人》教学体会.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23810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见了亲人》教学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再见了亲人》教学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再见了亲人》教学体会 惠阳区淡水第五小学 杨耀文 《再见了亲人》,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教学时,我注意发挥教材的感染力,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感受美的情感,欣赏美的语言,以达到教学目的。那么,如何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加以渗透呢?我作了如下的教学: 一、以事激情 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联系课题思考:课文叙述了一种怎样的情景?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做了几件事?分别是哪些事?学生通过回答以上问题,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后,从文章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如:文章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付出了哪些血的代价?大娘、小金花、大嫂代表了什么人?现在你能说说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吗?让学生这一部分的分析、归纳,抓住典型场面、典型事例,想象朝鲜人民为志愿军舍生忘死的动人情景,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体会其内心的思想感情。 二、拉近时代距离、体会离别之情 中朝人民在朝鲜战场上并肩战斗,同生共死,患难与共,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旦分开,感情无法控制。怎样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感情呢?为了拉近这个时空和心理距离,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朝鲜人民和志愿军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在讲读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流血牺牲的场面追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挖掘文中蕴藏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们做出的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来讲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那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让学生从中梳理出了大娘冒炮火送打糕,大嫂到前沿阵地挖野菜,从大娘为抢救伤员失去小孙孙,小金花妈妈救侦察员老王献出生命,为志愿军付出血的代价,但也看出了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条件是多么艰苦,常常连蔬菜都吃不上,甚至随时都有流血牺牲的可能。在朝鲜这片沃土上,不仅洒下了朝鲜人民的鲜血,也洒下了无数志愿军官兵的鲜血。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在加深对中心的认识上,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三、抓住重点词、句和句式的表达,欣赏语言美 在回忆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妈妈”,“失去双腿”中的三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又如“雪中送炭”说明大娘冒死送打糕的原因;“同归于尽”体现了小金花的妈妈痛恨敌人、热爱志愿军的感情;“噩耗”反衬小金花的刚强;“倒在血泊里”、“代价”说明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教学时,很有必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作者还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式,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指导学生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反复朗读这些重点句、重点片断,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的。以读激情,引起共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欣赏到这些语言的美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