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知识小石潭记(43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 )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文章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_,字 ,世称 ,体裁为 。(5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hung( )竹 清li( ) y( )然 x( )忽 寂lio( ) 悄chung( ) 3翻译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15分) 心乐之 _潭中
2、鱼可百许头 _ _皆若空游无所依 _ _斗折蛇行 _ _以其境过清 _ _ 不可久居 _ _乃记之而去 _ _隶而从者 _ 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如鸣佩环,心乐之。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按原文填空。(8分)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这周围环境的句子是:_ _,_ _,_ _。 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_ _,_ _,_ _。 文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_ _,_ _,_ _ _。文中表现小石潭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句子是: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标一处)。(2分)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7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
3、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 _记承天寺夜游(41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作者_,字_,号_,_(朝代)人。与父_、弟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 _之列。(7分)2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 (5分) 解:_ 欣然:_ 念:_ 相与:_ 步: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描写月下承天寺庭中景_。运用了的_修辞手法,为我们营造了一种_的境界。(7分)5“月色入户”意
4、思是_ ,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4分)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3分)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7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体现友情的句子:(2分) 理由:(2分) 8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6分)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
5、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比较阅读(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
6、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注玦(ju):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琅玕(lng gn ):像珠子的美石。潆回:水流回旋。委:聚集。荠(j):荠菜。舁(y)夫:轿夫。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1)水尤清冽 冽: (2)佁然不动 佁:(3)西折纤秀长曲 西: (4)尽溪,平坦
7、如荠 尽: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一)1(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2分)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
8、静景为主。(1分)4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二)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注道州:今湖南省道
9、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敧:倾斜。嵌:张开。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置州:设置州郡。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以其境过清 清:南流数十步 南: 不可名状 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佳木异竹,垂阴相映。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二)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2、大约,大概凄清,冷清清向南说出3、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
10、。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三)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
11、词。(2分)a以其境过清 b不可名状c俶尔远逝 d悉皆怪石2翻译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佳木异竹,垂阴相荫。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乙文: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答案(三)1因为 说出 2答案: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3: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4: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