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兰州七中 豆振峰 730000作为老师,我们一直都想做一名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社会,无愧于自己良心的好老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呢? 搞教学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途径。一、我们都能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帮助我们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自己的水平也会得到不断提高。搞教学研究并不神秘,只要我们用心积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会有一个个惊奇等着你。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我们总有一天是会成为一名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的。二、什么是研
2、究型教师全国著名教师莫莉萍老师说:“我认为真正的研究型教师并不是在培训中只是听听讲座或参与一些教育教学活动,而是应该将培训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特别是要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做指导进行深入研究,将教、训、研结合起来。”三、如何做一名研究型的人民教师呢?1.思想上,要坚定做终身学习者的信念。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充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养水平。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 , 是教师研究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学而不厌 , 才能站到巨人肩膀之上 , 利用前人的经验结果 , 克服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 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2.角色上,要
3、完成从传道者到研究者的转变。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增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作为教学组织者在诸多领域的知识、方法和实践经验储备明显不足。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只有一种正确选择,那就是积极应对,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有知识、会研究、善创新的教师。3.方向上,要把有益的经验提升为理论对于广大教师来说 , 课题就是教育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 , 这就需要教师长着一双善于发现、善于质疑的眼睛。在选题上教师应注意尽量选择小课题 , 以小见大 , 做深做透 , 而不要大题小做 , 浮光掠影;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 ;开展教学研究 , 还要敢于创新 , 大胆尝试。人们对教
4、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 , 教育实践水平的每一次提高 , 往往都来自对教学、教育活动的再认识 , 通过这种再认识 , 形成新的研究成果 , 发现新的研究方向 , 提高教科研能力。再认识的形式就是反思。在进行教学反思上 , 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学活动过程中 , 究竟哪个现象、哪个事件、哪种行为、哪种感受可以反思 , 应该反思, 这是无法预先确定的 , 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 , 保持开放、敏感而好奇的心灵 , 时刻捕捉可能的反思对象 ; 二是对于教学活动的日常反思, 在不同的时间、环境、心境下 , 反思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要经常、反复地进行反思 , 不仅对不同事件或现象经常进行反思 , 对于同一事件或现
5、象 , 也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之 , 教学是科学 , 其价值在于求真。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学研究 , 教师要不断地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 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 , 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4.方式上,要掌握和运用教学研究的基本套路。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掌握和运用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研究的方法是很多的,诸如: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案例研究、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等。5.方法上,要多进行个案研究和归类分析 个案研究是通过一个个体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及对他们所处环境条件的了解,通过分析归纳找到能概括这个个体的特征及原因。个案研究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帮助教师解决自己身边的问题。我在20多年得教学过程中撰写发表了十多篇教学体会,这些教学研究只不过是高三教学中的体会、总结、或反思,是教学总结,但这些来自课堂又可以反过来督促课堂教学。教师,是一名思想者。我们应该不断的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在思考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教师,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者。“教育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感动,需要理想,需要信念,还需要责任,需要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希望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在各自的教育人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点燃激情,放飞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