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21379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一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步行二十余里,风雨无阻给海鸥送餐;他视海鸥为儿女,熟悉它们的样子,懂得它们的语言,了解它们的情感。老人去世,海鸥为他举行特殊的葬礼。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将引领学生们走进文本,走进老人与海鸥那震撼的情感世界中,感悟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品味重点词句与想象中充分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手段,使学生乐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海鸥的浓浓亲情。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

2、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教学重难点】体会蕴含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品读“老人喂海鸥”,感悟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第二课时:品读“海鸥送老人”,感悟海鸥情。【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二课时一、回顾“老人喂海鸥”,激情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老人与海鸥,请齐读课题。2、在上节课的学习中,谁来说一说第一部分讲了什么? 3、(出示老人喂海鸥的画面)情境引读: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我们总能看到这位衣着简朴的老人?(齐读:“他背已经驼了褪了色。”)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我们总能看到

3、这样的情景?(齐读:“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有声有色的乐谱。”)此时在我们眼中,那亲昵的呼唤、企盼的眼神、有声有色的乐谱都汇成了这样一句话?(齐读: “老人和海鸥像亲人一样。”)【设计意图】从巩固学习内容入手,通过情境引读再现老人对海鸥亲人般无私的爱,从而激发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为下面“海鸥送别老人”时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二、品读“海鸥送老人”,感悟深情。过渡:是啊,就是这样一位十几年来把海鸥当儿女般疼爱的老人,却在十多天后,突然去世了。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带到翠湖边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517自然段,海鸥们的哪些举动让你意想不到?画出关键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批

4、注。2、学生自主汇报自读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语,认真体会。(1)出示(片段一):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抓住关键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海鸥们多么想再听听老人亲昵的话语,多么想看看老人慈祥的脸,可惜,眼前就只有这样一幅遗像。如果此时能够说话,在这连声鸣叫里,它们想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描述自己想象的情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出示(片段二):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理解“瞻仰”是什么意思?(预设:恭敬地看)在生

5、活中,我们还可以瞻仰什么?(预设:五星红旗、烈士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你从“瞻仰”这个词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自由读读16自然段,引导思考:在老人的遗像前,海鸥做出了什么举动,让你感觉到它们像亲人一样悼念老人?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抓住“急速扇动”、“纷纷落地” “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白翼天使”等词语感受到海鸥那种焦虑、急切的心情以及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怀念。(出示海鸥为老人守灵的一幕)让学生想象:海鸥们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肃立不动,似乎在为老人( ),还似乎在为老人( ),还似乎在为老人( )是啊,同学们请看,(出示图)这只海鸥在老人遗像前张开双翅,

6、深埋着头,好像在说什么?创设语境,配乐朗读第16自然段。师语言描述:海鸥们知道,它们再也看不到老人慈祥的面庞了,再也听不到老人亲昵的呼唤了,再也感受不到老人企盼的眼神了。(引读)小结:同学们,在这样的情景中,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为之震憾。(3)出示(片段三):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品读“扑”字这里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引导学生挖掘“扑”字的运用之巧妙。)文中“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指的是什么?(结合图画理解)为什么飞动的鸥群会像白色的旋涡? (引导体会海

7、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此时,海鸥们又大声鸣叫着,它们似乎在说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师语言描述:从此以后,再也感受不到老人的音容笑貌,哪怕是一张照片,因此(引读: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设计意图】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和心的交流,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以情为基,以读为本,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和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产生共鸣,让学生走进老人与海鸥那震撼的情感世界中,去领略、品味老人和海鸥的情思,实现学生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从而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拓

8、展延伸练,体验升华情。1、太多的感动,太深的触动,作者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所以课文用(省略号)表达了未尽的语意,此时这个省略号真是无声胜有声啊!这一个个点仿佛化作了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2、此时此刻,假如你就在美丽的翠湖边,你想对遗像中的老人说些什么,对那群知恩图报的海鸥说些什么,又想对地球上所有的人们说些什么呢?(配沉思音乐)出示小练笔:我对老人说: 我对海鸥说: 我对地球上所有的人们说: 3、小结: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老人与海鸥所带给我们的震撼。正是老人这十几年来为海鸥的亲身付出,十几年来对海鸥亲人般的关爱,才换回了海鸥这么富有灵性的回报。【设计意图】这是一篇至情至美的课文,我希望这节课

9、结束在感情的至高点,也希望这种情感延续下去,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想象和小练笔,这是学生学文后融情感升华与文字训练于一体。四、回旋画面,总结全文。1、同学们,虽然老人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可是在翠湖边,我们却依然能看到老人的身影,(出示图)大家看,这儿有老人的身影,这里也有老人的身影,而这幅人鸥和谐相处的画面将永远定格在翠湖之畔,定格在所有人的心中。让我们再深情地把课题读一读。2、想一想:文章为什么会写得这么生动感人、这么震撼人心呢?(学生归纳写作方法)这样的写作方法对你以后的写作有什么启发和帮助吗?【设计意图】在课的结尾处,通过回旋画面又引起学生对文章中深藏的哲理的思考,让学生留有余思离开

10、课堂。五、布置自选作业。(自选两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深的句子抄写下来。2、结合回顾 拓展七的“课外书屋”,推荐阅读译本记录动物和人类和谐共处的好书?我的野生动物朋友3、搜集并阅读人和动物之间的真情故事,积累生动感人的句段,并写写你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设计意图】课外作业应体现语文科的特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体现课内与课外的整合,体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体现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板书设计:21老人与海鸥 围着遗相 站成两行 依恋海鸥送行老人 肃立鸣叫 亲人 扑过来教学反思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普通老人和一群海鸥之间的深厚友谊,文中的老人有情,海鸥有义,读

11、之令人动容。这篇课文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半部分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上。成功之处:1.充分的让学生读。语文教学要“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老师串讲,那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2.合作中互助提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尝试析疑、评价、研讨、感悟,够接受知识的更新、学习方法的辅导,同时尝试做简单的学习汇报,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能力训练的过程。3以爱为主线课文即两幅画面。教学中我以词串入手,引出两个画面,引领学生走进“老人喂鸟图”,感受人鸥情。通过与学生交

12、流感受深刻的词句,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的感人情怀。当学生交流“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抓住“十多年了,每天必来”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再小结:爱是十多年的坚持!当学生交流“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三个“褪色”充分感受到老人十分勤俭。此时小结:爱是节衣缩食给海鸥喂食,爱是爱海鸥胜过爱自己!此外,还有“爱是亲昵的取名,爱是亲热的说话,”如此一步一步把老人对海鸥的爱具体化,让学生油然而生感叹:老人确实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儿女”啊!为第二幅“海鸥送别图”作下铺垫。第二幅画面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尤

13、其是海鸥为老人守灵的场面,我将教学重心放在此。和学生一起品读送别段,品悟海鸥情。在初步朗读交流后,想象:面对着老人的遗像,伴着哀婉的音乐,把自己当成海鸥,回忆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点滴,为老人静默三十秒。这表面平静的三十秒,应该是学生们思维和感情澎湃的三十秒。之后再让学生互动,扮演海鸥与老人进行对话,倾吐无尽的思念和牵挂随后让学生伴着音乐,读课文片段,学生入情入境、声情并茂。再伴着音乐,出示老人喂鸟的形象,和老人的名字,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个可敬的老人!4注意勾连,紧抓联系。在教学中,可从整体把握教材,注意文本段落间的联系。如第12小节“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

14、样。”“十多年了”表明时间之久,“每天必来”说明了任何困难阻拦不住老人。这句话在前面“老人喂鸟”、“亲昵取名”、“亲密交谈”等几个镜头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说明了老人爱海鸥之深。可把这句话反复出示,并让学生反复读,如此层层深入,使老人的形象以及他爱海鸥的感情,在孩子们的脑海中越来越高大,已越来越受感动。又如文中第14小节“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此处的省略号,省略掉了十多年来老人与海鸥相伴的场面。为了让老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入孩子们的心灵,也为了让孩子们更能理解海鸥们的行为,此处,可出示老人喂海鸥的句子。最后一小节“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

15、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再出示老人喂鸟的图片,出示老人外貌描写和喂鸟的句子,让孩子们看图片,读句子。相信,如此勾连,老人与海鸥亲密相处的情形,已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心里。再如两幅画面中,海鸥飞行姿势和叫声是不同的。平日里,“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见到遗像,“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在老人的遗像前,“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当我们收起遗像时,“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采取对比出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海鸥不同的表现,体会句子表达的不同,所表现出的情境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