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位置大班数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关注和学习同伴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学会不同的起点与方向区分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建立识别物体排列位置的思维方法。 3、通过嬉戏活动,感知前后、左右的位置与挨次。 二、活动预备: 洞洞板学具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详细确定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与挨次。 难点:学会不同的起点与方向区分序列中物体的排列位置,建立识别物体排列位置的思维方法。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反口令嬉戏 玩法: 1、讲解并示范嬉戏规章。 2、教师发口令,幼儿做动作。 (二)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1、在演示板上出示小汽车竞赛的场面,感知前后。 2、幼儿自由争论。 说一说
2、汽车各在什么位置。,(设计不同的方向) 同一辆小汽车,同一个位置,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在其次个,有的说在 第三呢? 依据孩子座位状况,说说自己的前后都有谁。 3、创设情境,小动物看电影感知位置的相对性。 小狗坐在第1行从左往右数的第2个位置,它的左边是小猴子,右边是母鸡 4、幼儿依据教师的提示摆出9只小动物,再答复教师的问题。 5、两人一组合作,一人提问,一人答复。 (三)嬉戏活动,稳固位置。 1、嬉戏谁不见了。 2、嬉戏猜猜它是谁。 位置大班数学教案2 【设计意图】 谁的位置动了这节活动课,幼儿比拟难理解,为了引导幼儿能够清晰区分左和右,进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推断力,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将
3、本节活动课,设计成嬉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欢愉的气氛中参加、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问。 【活动目标】 1、区分左右关系。 2、发觉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 3、发觉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 4、进展幼儿的观看力、空间想象力量。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育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精确性、灵敏性。 【活动预备】 1、用海绵纸做红、绿两种手镯。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 3、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铅笔?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对了,我们都要用右手。我们的右手很能干,给它戴上红手镯,那左手就戴上绿手镯。今日我们就来区分左和右。 (二)发觉自身
4、的左右 1、启发幼儿发觉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嬉戏:看谁做得对。 让幼儿跟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开头速度可以较缓慢,随后嬉戏的速度由慢变快。如:举起你的右手(戴红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绿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盖。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三)尝试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请5-6名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xxx的左边是谁,右边有是谁。 2、嬉戏: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
5、站立,听教师的指令作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 (四)操作活动 1、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详细的左右关系。 【活动延长】 让幼儿区分左右,加深对左右空间方位的熟悉,进一步熟悉左右是一对在肯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的相对概念。 【活动反思】 一、依据学生熟悉空间方位的特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 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区分“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区分尚未进展完善。因此,在教学中,对于“
6、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区分,而对“左、右”的区分,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左右手的功能来帮忙学生熟悉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进而使学生对左右的熟悉逐步深入。 二、在嬉戏活动中引导学生识别位置关系。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学问”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学问”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受、体验”。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阅历”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听口令和听反口令拍手的嬉戏活动,当看到自己拍的和别人全都时,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绚烂,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胜利感。假设发觉自己“上当”的同时,他们就会
7、抓紧订正。如此设计,不仅注意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意,使学生心中布满感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意。心理学的讨论也说明:只有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学习。 位置大班数学教案3 目标: 1.区分左右关系。 2.发觉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的差异。 预备: 1.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笔。 2.每位幼儿右手贴一标记。 3.纸蝴蝶人手一只。 过程: 一、 发觉自身的的左右。 1.启发幼儿发觉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胳膊、肩膀、眉、眼、耳、鼻孔、腿、脚等) 2.嬉戏:看
8、谁做得对。幼儿依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摸右耳”、“举左手”、左手摸右肩“、“左手摸头”,右手叉腰”等。 3.嬉戏:蝴蝶飞飞。幼儿人手一只蝴蝶,当教师说“蝴蝶停在左肩上(或其它部位)”,幼儿就把蝴蝶放在左肩上,。教师检查,幼儿全放对了,嬉戏连续进展;假如幼儿把蝴蝶放错了,请个别幼儿来帮忙订正。 4.请幼儿说说自己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二、尝试以客体为中心判别左右。 1.请一组56个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xxx的左边是谁,右边又是谁。 2.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听教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这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
9、”、“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活动后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 三、操作活动。 1.请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详细的左右关系。 课后反思: 在上本课之前我先给幼儿在右手上系上一个彩色的蝴蝶结,然后引导幼儿来进展区分左右。左右对于幼儿来说要精确区分有肯定难度,活动中半数幼儿能够区分的很清晰,但还有很多小朋友让他反复按口令来区分还是简单分错。针对这一状况可请家长在家里对于孩子的学习状况进展摸底检查和教孩子区分左右。平常还可利用玩嬉戏形式帮忙孩子区分左右,加深记忆。 位置大班数学教案4 核心导读: 活动目标: 1、感知55坐标格的空间位置关系。
10、 2、能用语言清晰、精确地表达坐标的详细位置,学习坐标的书面记录方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喜爱使用数学语言。 活动预备: 1、幼儿用书。 2、15的数 活动目标: 1、感知55坐标格的空间位置关系。 2、能用语言清晰、精确地表达坐标的详细位置,学习坐标的书面记录方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喜爱使用数学语言。 活动预备: 1、幼儿用书。 2、15的数字卡片两套。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熟悉单元和楼层。 1、设置故事情景,激发幼儿对熟悉坐标的期盼。 师:动物园盖了一座新的大高楼,有许多房间。(出示没有楼层和单元数字标记的55楼房图片)小狗、小猫、小兔子、小狮子还有大象每人选择了一个房间搬
11、了进来。(教师分别把动物图卡贴在相应的坐标位置)它们搬进了新居子,快乐极了。可是这下忙坏了门卫大叔叔,由于这些小动物的好朋友们来了他们的新家做客,门卫叔叔就要一个一个带客人上楼,一天要跑许多趟,累得都喘不过气来了。现在,又有一位客人要去小狮子的家,可是,门卫叔叔再也爬不动楼了,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方法帮帮门卫叔叔吗? 2、鼓舞和支持幼儿的种种想法,当有幼儿说到告知客人小狮子的家住在2楼时,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是2楼,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数) 师:我们在旁边标上数字,好吗?从下往上分别是1、2、3、4、5,1表示第一层楼,2表示其次层楼。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小狮子住在2楼,可是2楼有那么多房间,究
12、竟是哪一个单元呢?(幼儿说出第一个单元时)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是第一个单元的?你是怎么数的?(从左往右数的。) 师:我们在下面标上数字,好吗?从下往上分别是1、2、3、4、5,1表示第一单元,2表示其次单元。 3、正确表达小狮子家的位置,教师带着幼儿一起说出小狮子家的位置,小狮子的家住在1单元2楼。 二、练习坐标位置的口头表达。 1、教师扮演客人要去X小动物家,请幼儿集体答复, 师:大象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呀?(重音放在“单元”和“楼”上。) 2、教师扮演客人去X小动物的家,请个别幼儿答复。 师:我要去小兔的家,他的家住在几单元几楼呢? 三、学习坐标位置的书面表达形式。 1、师:这真是一个好方法
13、,帮了门卫叔叔许多的忙。有一天,又来了个特别的客人,又让门卫叔叔犯难了,你们还情愿帮忙他吗?这位特别的客人是小鸭子,它又聋又哑,他拿着小狗图片比划着,门卫叔叔明白了他想去小狗的家,就大声告知他:小狗的家住在2单元4楼。可是,他是聋哑人,不会说话也什么都听不见,该怎么办呢?莫非只能带他上楼吗?动动脑筋,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2、鼓舞和支持幼儿的种种想法。当幼儿没有写下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幼儿说:聋哑人虽然不会讲话也听不见,但他的眼睛是安康的,能看得见,而且还熟悉数字呀! 3、请一名小朋友尝试在黑板上写下来,教师鼓舞他的想法,并适时引导标准的书写标准的书写方式,即先写单元数,再写楼层数,中间用逗号隔开,两边用括号括起来。 4、再请几名幼儿分别写出另外几种小动物的坐标位置,进一步稳固坐标的书面表达方法。 四、幼儿用书,完成练习。 1、教师帮忙幼儿理解题目的要求。 2、教师指导帮忙力量较弱的幼儿。 3、幼儿之间相互检查,沟通争论。 大班数学课设计?复习2、3的加减法 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小兔子回家(长度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