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生儿生命体征PPT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672022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生命体征PPT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生儿生命体征PPT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生儿生命体征PPT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生儿生命体征PPT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生儿生命体征PPT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生儿生命体征新生儿生命体征 1.新生儿生命体征及意识的评估与护新生儿生命体征及意识的评估与护理理2.特护记录单、交班报告及护理计特护记录单、交班报告及护理计划书写培训划书写培训 新生儿生命体征及新生儿生命体征及 意识的评估与护理意识的评估与护理n n一、体温一、体温n n定义:通常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定义:通常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又称为体核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皮又称为体核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可受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可受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且低于体核

2、温度。n n体温的产生: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体温的产生: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而产生。n n正常值:新生儿的正常核心温度(肛温)为正常值:新生儿的正常核心温度(肛温)为36.537.536.537.5,正常体表温度为正常体表温度为36373637。人们通常将新生儿的核心温度。人们通常将新生儿的核心温度高于高于37.537.5定义为发热。定义为发热。体温测量方法体温测量方法n n1 1、肛温、肛温 直肠温度最接近新生儿的核心温度,其直肠温度最接近新生儿的核心温度,其结果能准确反映体温的实际变化。测量时取屈膝结果能准确反映体温的实际变化。测量时取屈膝仰卧位

3、,充分暴露臀部,用鞣酸软膏润滑后将肛仰卧位,充分暴露臀部,用鞣酸软膏润滑后将肛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表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23cm23cm,3 3分钟后取出,用分钟后取出,用纱布擦净后读数并记录。纱布擦净后读数并记录。n n其缺点是新生儿直肠较短,肛表插入的深度不易其缺点是新生儿直肠较短,肛表插入的深度不易掌握,加上新生儿的直肠壁较薄,如不小心可造掌握,加上新生儿的直肠壁较薄,如不小心可造成直肠穿孔,故操作需谨慎轻柔。成直肠穿孔,故操作需谨慎轻柔。n n腋温:n n腋温测量简单易行,对新生儿干扰小,临床最常应用,其应用的主要原理是腋窝有丰富的血管,测得的温度接近新生儿的核心温度,但比肛温略低(约低

4、0.5)。测量腋温时,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屈肘过胸,尽量紧贴皮肤,同时护士在旁扶持测量侧上肢以夹紧体温计,测量5分钟。n n颌下温n n取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颌下与颈部皮肤之间夹紧,5分钟后取出。n n颌下测量体温的优点是测量部位暴露于体表,不论任何季节都方便测量,简单、安全、快捷。缺点是不易固定,易造成体温表脱落,影响结果,应有护士在旁协助。其他测量方法其他测量方法n n腹股沟温度n n耳温n n皮温监测新生儿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新生儿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n n新生儿的体温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控制,体温中枢控制身体的正常温度水平,当体温下降低于正常水平时,体温中枢

5、启动产热机制,如外周血管收缩和一些非寒战的产热作用。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时,则启动散热机制,主要为外周血管扩张和有限程度的出汗。新生儿体温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对产热和散热的调节功能差,加以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体温过高体温过高n n1、环境因素引起新生儿发热n n当新生儿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如新生儿室或母婴同室室温过高、新生儿包裹过严过多、暖箱温度控制不当、光疗时温度过高、放置新生儿的辐射抢救台皮肤温度电极过松或脱落时,可引起新生儿的核心温度迅速升高。n n2 2、新生儿脱水热、新生儿脱水热n n多发生在生后多发生在生后3434天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体温突

6、然升天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体温突然升高至高至39403940,患儿烦躁不安、啼哭、面色潮红、呼吸增,患儿烦躁不安、啼哭、面色潮红、呼吸增快,严重者口唇干燥、尿量减少或无尿。应与新生儿感染快,严重者口唇干燥、尿量减少或无尿。应与新生儿感染引起的发热鉴别,前者体检无脐部及其他感染灶,心肺听引起的发热鉴别,前者体检无脐部及其他感染灶,心肺听诊正常,无感染中毒症状,血象正常,抗生素治疗无效。诊正常,无感染中毒症状,血象正常,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病原因发病原因因为摄入水分不足,因为摄入水分不足,因为摄入水分不足,因为摄入水分不足,因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因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因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因

7、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相当量的水分,而生后肤蒸发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相当量的水分,而生后肤蒸发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相当量的水分,而生后肤蒸发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相当量的水分,而生后3434天内母乳量较少天内母乳量较少天内母乳量较少天内母乳量较少 ,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体内水分不足,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体内水分不足,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体内水分不足,如未及时补充可造成体内水分不足,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汗腺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汗腺发育不完善,哺乳少,更易发生本病。待补充水

8、分及降低发育不完善,哺乳少,更易发生本病。待补充水分及降低环境温度后即可缓解。环境温度后即可缓解。n n3 3、新生儿感染引起发热、新生儿感染引起发热n n感染是引起新生儿发热的常见原因,包括各种病原体如细感染是引起新生儿发热的常见原因,包括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原虫等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菌、病毒、原虫等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脑膜炎、肠炎等。感染引起新生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脑膜炎、肠炎等。感染引起新生儿发热的机制是:新生儿感染的细菌和病毒毒素,如细菌细发热的机制是:新生儿感染的细菌和病毒毒素,如细菌细胞膜的内毒素,是外源性致热原,它能启动一系列

9、免疫学胞膜的内毒素,是外源性致热原,它能启动一系列免疫学的作用而引起发热。外源性的致热原刺激中性粒细胞和巨的作用而引起发热。外源性的致热原刺激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白细胞介素噬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白细胞介素-1-1。内源性致热原激。内源性致热原激活磷酸酯酶活磷酸酯酶A A2,2,后者导致前列腺素产生。前列腺素产物之一后者导致前列腺素产生。前列腺素产物之一前列腺素前列腺素E E2 2,通过提高下丘脑体温中枢的体温控制点水平,通过提高下丘脑体温中枢的体温控制点水平引起新生儿发热。新生儿感染时除发热外,还表现全身状引起新生儿发热。新生儿感染时除发热外,还表现全身状态较差、可找到感染病灶、末梢循环不良、外周皮肤血管态较差、可找到感染病灶、末梢循环不良、外周皮肤血管收缩、肢端发凉、核心温度与外周温度差增大等。收缩、肢端发凉、核心温度与外周温度差增大等。n n但要注意,发热不是新生儿感染的可靠标志,有些严重感染的新生儿不是表现发热而但要注意,发热不是新生儿感染的可靠标志,有些严重感染的新生儿不是表现发热而但要注意,发热不是新生儿感染的可靠标志,有些严重感染的新生儿不是表现发热而但要注意,发热不是新生儿感染的可靠标志,有些严重感染的新生儿不是表现发热而是表现低体温。是表现低体温。是表现低体温。是表现低体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