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河南省长葛市实验幼儿园:李 霞 教师要成为有合格素质的教师,应当以健康的心理为基础。健康的心理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完成教师教书育人任务的基本条件。特别对于幼儿教师,小朋友还没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就简单说下吧,孩子的人格成型阶段一般在少儿时期,而此时幼师是孩子教育生活的主要监护者,幼师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受到学生的模仿。更何况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是家长们的小心肝,不要说体罚,便是责骂下也委屈了。教师没有威信,学生根本不会听从,要是出了问题还得教师负责。同时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社会的高期望,职业的高要求,社会适应不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2、外界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很大,有些甚至违背教育规律,但是教师们还是无奈地接受。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一些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乃至形成灰暗情绪,有的还出现心理机能失调等,临近崩溃边缘。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刻不容缓! 教师的心理健康既受主观因素影响,也受客观因素影响。某教师是机关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常年任班主任,自然家长和学对其寄予殷切期望,但几年后她的焦虑感越发明显,同时也出现了轻微的强迫症,她由此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究其病因,面对工作她不得不表现出求全求美、墨守成规、思前顾后、谨小慎微、苛求自己。她面对的是每一批不同的教育对
3、象,担负着整个家庭、社会的期望,失败之后的代价远不只是涉及教师个人前景的问题,它还包括一批教育对象的问题。因此,她的教学在无形中陷入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误区中。 该案例从一定角度解释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自己心理健康的调控才是首要的。我认为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培训,增加教师的心理自控调解能力,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学校也应该与教师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教师具体情况,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避免教师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同时学校也要替教师分担下来自家长的压力,如定期开展交流会,让家长更了解自己孩子的校园生活,更放心将孩子交给教师。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不仅靠个人的努力,更靠社会给教师的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面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