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报告陇南电大08秋教育管理本科 屈东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教育过程诸问题中的核心。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无疑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及其行为模式。因此,要想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健康发展,必须充分保障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关心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不应忽视奋斗在幼教工作第一线上的幼儿教师,因为她们才是幼儿教育事业的最大功臣。本研究通过对安化镇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抛砖引玉,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一、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
2、抽样调查了安化镇的三所幼儿园一线任教的幼儿教师,共发出调查问卷49份,实际收回43份,回收率87.8%。其中,有效问卷102份,有效率91.2%。2、研究方法 以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其中问卷调查部分,以自行编制的专门针对幼儿教师职业的问卷调查为补充,为的是既保证调查结果的信度,又保证能够针对幼儿教师职业。访谈采取每个幼儿园随机抽取12名幼儿教师单独谈话的形式进行,主要目的除了应证问卷上反映的结果外,还对造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自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在总样本49人中,有轻度症状反应(因子均分大于等于2)的为29人,占
3、样本总量的59.18,此检出率远远高于全国常模20。参照相关标准,各因子中只要有一个因子得分大于等于3分者则被认为有可能有中等以上心理健康问题,总体来看,在49样本中,有10人存在中等以上心理健康问题,比例达20.41,显著高于全国常模5。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严重的。2、自编问卷数据统计分析(见表一):表一、自编问卷数据统计表序号项 目比例(%)1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重大65.692没有受到的社会的尊重72.553社会、幼儿家长、幼儿园的要求过多60.784付出太多,所得报偿太少87.255社会地位低下,难以找到自信50.986教师应该多奉献少索取6.867教育理论与实践热
4、点变化过快50.008工作最大愿望是受到尊重和重视,有归属感77.459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无法充分体现个人价值56.8610从事幼儿教育职业曾经后悔或一直后悔50.9811希望得到进修机会98.0412进修机会很少或总是轮不到自己90.2013平均日工作时间八小时以上80.39表一所反映的是自编问卷中显示出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中显得比较突出的项目。由此不难看出:(1) 在第1项对于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意义上,有65.69%的人认为意义重大,与此同时,第二项幼儿教师自身感受到的尊重的调查则显示有72.55%的幼儿教师认为没有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两项对比,所占比例都是如此之高,足以表明幼儿教师的
5、心理落差有多大。一方面对自身所从事的工作的社会意义有很高的主观评价,另一方面却又得不到社会足够的积极评价,这种矛盾冲突从总体上左右着幼儿教师的内心,造成了幼儿教师心理的不平衡状态,自卑感倾向严重。(2) 对比第11、12项,希望或迫切希望得到进修提高机会的幼儿教师比例高达98.04%,而同比表示进修机会很少或者总是轮不到自己的比例亦高达90.24%。这“两高”的同时出现,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幼儿教师都认识到职后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足够的职后教育,然而事实上提供给幼儿教师的职后教育机会却远远无法满足广大幼儿教师的需求。而在第7项,50%的幼儿教师感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热点变化过
6、快,让人应接不暇,这一点除了有幼儿园在对用于指导本园的幼儿教育理念的选择上变化过快,盲目追求“新理念”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儿教师的职后教育的严重缺乏。(3) 第9、10项则表明超过一半的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低,而对比第8项,77.45%的幼儿教师工作的最大愿望是受到尊重和重视,有归属感。这又表明,在职业理想方面,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动机相当高。高的职业成就动机与低的职业成就感并存,这又构成一对矛盾,进一步增加了幼儿教师心理天平上负面一端的砝码,使得幼儿教师心理失衡更趋严重。相信这也是造成表一所反应的幼儿教师抑郁因子呈阳性的检出率较高的主要原因。(4) 在第6项,赞同“教师应该多奉
7、献少索取”这一观点的仅占总人数的6.86%,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幼儿教师也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人生观的“市场经济化”比较普遍;同比第1项,认为幼儿教师的社会意义重大的人占总数的65.69%,这表明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有多大社会价值就应该有多大个人价值的观点又深深影响着幼儿教师群体,以至于造成第9项56.86%的幼儿教师认为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三、思考与对策: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非常严重,而对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进行的分析也表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全国幼儿教师群体中并没有特殊性。也就是说,幼儿教
8、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造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全国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是不容乐观的,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也就是全国幼儿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缩影。因此,以下作为抛砖引玉之用的对策建议,主要是针对我国幼儿教师职业特点提出的。 1、营造“幼儿园文化”任何一个单位,要想保持活力,就必须营造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犹如社会上近几年所提出的“企业文化”一样,幼儿园也同样需要自己的文化。文化的感染力是无可替代的。调查显示:在对工作的最大愿望方面,选择“受到尊重和重视,有归属感”的占67.86%,可见尊重人、重视人,营造一个让人有归属感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幼儿园应当营造自己的文化,并
9、且这种文化要高举“人本”大旗,管理者和领导机构在对幼儿教师的管理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到幼儿教师的各种需求并认真对待。对于那些合情合理的近期能够给予满足的需求,一定要设法满足;而对于那些合情合理但是幼儿园近期无法予以满足的需求,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需求,则需要进行说服慰藉,让教师相信对于合理的需求在条件适当的时候幼儿园一定会给予满足,同时可以考虑用其他可以实现的方式进行“替代满足”以示补偿。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并不在于为教师补偿多少实质上的利益,而是让他们能够感觉到幼儿园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幼儿园对他们的尊重。这是早就被著名的“霍桑效应”所验证了的,也是马斯洛所提出的
10、第三、四级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这两个层次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效果将会是惊人的。 2、为每一个幼儿教师提供进修提高的机会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得几乎每一个幼儿教师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他们深知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现代社会,作为一名教师,始终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充实和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做好一名现代幼儿教师。然而,现实是很多幼儿教师在工作的同时很难有进修提高的机会,这使得他们基本上断绝了进步提高的希望。其实,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人生最忌讳的不是贫穷,也不是忙碌和劳累,而是看不到发展前途和希望!前面的调查数据也显示,98.24%
11、的幼儿教师希望得到进修提高的机会,然而却有90.20%事实上得不到进修机会,绝大部分教师无法实现自我提高的愿望,长此以往,幼儿教师就会感到没有发展前途,从而丧失信心,造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慢慢滋长,这样既不利于幼儿教师自身心理健康,也不利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此,为每一个幼儿教师提供专业进修提高的机会,不仅是解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幼儿教育效率不高问题的一剂良方。 3、适当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调查数据显示,71.42%的幼儿教师反映工资收入太少,与自己的劳动付出不成比例。在访谈中,很多教师表示,其实工作负担重也好,各方面要求苛刻也好,只要能得到足够的报偿,再苦再累,
12、也是乐意的。这些都显示:幼儿教师的需求主要还停留在需要层次体系中最低级的层次。然而对职业理想的调查又显示,67.86%的幼儿教师又有很强的尊重、爱与归属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许多“似本能”的需要,由低到高共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只有在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后,才能过渡到更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心理学最新研究表明,当高级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也可能会反过来追求其实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低级需要。这表明 幼儿教师总体上来说,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部分满足,主要还是因为建立在低级需要部分得到满足基础上的高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使得幼儿教师不得已返回来追求较低级的物质需求。根本问题是幼儿教师已经产生的较高级的尊重、爱与归属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产生高级需求的这一基础并不牢固,因为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不充分,只是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