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自主学习的问题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就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无数的卓有成效的、创造性的成功的案例。 但是,在实施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中,也有一些教师产生了困惑,出现了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实施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中,主要有哪些问题。一、新课程自主学习的问题问题 1:自主变自流这是自主学习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这两个案例,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自主变自流。 教师认为新课程应给学生充分自由,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自主学习
2、”变成了漫无目标的 “自由学习 ”,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误。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自主不是沙龙闲谈、不是自由论坛,更不是自由活动。 问题 2:自主怕“讲授”分析这是对自主学习的误解。自主学习,教师该讲的还是要讲,而且必须讲。只是,讲什么?什么时候讲?讲多少?教师要认真思考和准备。问题 3:自主变他主 分析 案例中,学生讨论不到一分钟,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答案告诉学生,并强迫学生接受,这跟 “自主学习 ”理念显然是相悖的。实质上,自主变成了他主。变 成了老师做主。 教师应 给足学生 “自主学习 ”的时空,本堂课,应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记忆方法,并组织学生评价各种记忆方法,引
3、导学生选择方法记忆四季月份。问题 4:对自主学习的茫然与抵触两位老师,表现出对自主学习的茫然、无赖,甚至抵触。原因是:学生基础差,学习环境差,教学条件差,实施自主学习太难。 在偏远的条件较差的山村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究竟能否实现?学生基础差,学习环境差,教学条件差难道与自主学习就是一对水火不容的矛盾吗? 我想对两位老师说:在学生基础差,学习环境差,教学条件差的情况下,实施自主学习难度肯定大,见效肯定慢。老师的付出肯定大。但是,我们不能抵触,放弃自主学习。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重视,要花更大力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以上案例反映出:新课程自主学习中的主要问题:自主变自流,自主怕“讲授”,自主变
4、他主,对自主学习的茫然,对自主学习的无赖,对自主学习的抵触 。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第一,是对自主学习的意义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贯彻自主学习的理念还不够坚定。第二,没有领会自主学习的实质,要领。第三,没有掌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第四、畏难、急于求成,缺乏耐心。第五、不管内容,什么都拿来自主学习。 二、新课程自主学习的问题的解决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对策 1: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要清楚自主学习的价值。只有明确了意义和价值,才会坚定地积极地实行自主学习方式。 一、为什么新课程要倡导自主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呢? 纲要解
5、读指出: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如果一个在学校中度过 9年或 12年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也就难免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们很难想象,在他 (她 )的一生中,能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能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它关系到
6、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彻底的全面的否定其他方式。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是因为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同时,过去太忽视新的学习方式。二、自主学习的价值 自主学习作为体现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的主体性、自立性、自觉性、主动性、创新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自主学习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因为自主学习是主体性教育中最有分量的一部分,它自然具备主体
7、性教育的特质,即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作为其终极目的。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积累的过程,而主体性教育则看重在知识积累、能力发展过程中,学生是如何主动地、有创造性地习得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已有的知识、能力仅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一个参照,是进一步学习的物质基础。自主学习的灵魂就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从宏观上讲,即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将人自身对环境的积极改造放在首位,人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从微观上讲,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学习者在从事主动学习这种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内容是学习的客体。作为学习主体,学生除了要对学习客体有科学的认识之外,还要对自身有科学的把握了解自己的学
8、习特点,并据此完善认知策略,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以最佳的状态呈现在学习活动中,用形象的话来说,学生应是自己的导演和设计师。 2 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方面。 (1) 学会自理。首先是生活自理,主要指不依赖父母,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其次是学习上自理,主要指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会预习、复习、自学和课外阅读、做作业等。 (2) 人格方面的发展。主要包括自尊、自信、自强及自己的独立人格。自主学习权,其中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的选择权,这就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进行,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自己管理好自己及学习的各个方面,从而
9、学会自理。同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他们最终会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确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具有正确的自我观,有利于促进自我发展。 3 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觉性的发展 自觉性的发展可分解为三个方面。 (1) 愿学、乐学。包括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自己主动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寻找乐趣。 (2) 会学、善学。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法,这样就知道怎么样的学习才能省时省力效果好。 (3) 自省、自动、自控。这些要求主要属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发展目标。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想学、会学,还要坚持学。 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在学生的自觉性发展中,想学即愿学、乐学;会学即会学、善学;坚持
10、学即自省、自动、自控。因此自主学习能促进学生自觉性的发展。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己的兴趣中主动学习,掌握了多样化的学习技能和方法,从而改变了盲目学习的状况。学生不仅要把学习内容作为认识的客体,而且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要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由此可见,自觉性的发展在儿童和青少年实现自主发展中起着动力性、源泉性和方法性作用。 4 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展 主动性的发展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 适应性。主要指学生学会适应,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适应,适应生活、适应
11、学习、适应环境; (2) 选择性。主要指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并具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能力。 (3) 竞争性。主要指学生追求与自己情况相适应的教育目标,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成功欲望和一定的竞争能力,包括在文化学习、体育比赛、技能训练、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竞争。 (4) 合作性。主动合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是人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人的良好品质。 (5) 参与性。主要指所有学生都成为学校内一切活动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参与,达到主动学习、主动锻炼、主动发展与提高的目的。 主动性发展的五个方面都在自主学习中得到锻炼、发展和提高,因此自主学习能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
12、。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人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基本实践,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自主学习有利于从小培养儿童和青少年主动意识、主动精神,而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并最终会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5 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性发展 创新性的发展是在前四个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性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志向; (2)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3) 具有勤于思考、敢于陈述自己见解和敢于冒风险的品格; (4) 努力养成创造性思维方式; (5) 积极参与多样化的创造活动; (6) 具有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科学方法。 创新性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自主学习的
13、深层次发展中都有所体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性发展的机会,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发展。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开发儿童和青少年的创造力,进而形成具有勇于创新的品质和精神,而这正是面临知识经济挑战,把我国建成世界强国的一项奠基工程。 从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自主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既然自主学习如此必要,有哪么多作用。我们就应义不容辞地、坚定不移地实施这种学习方式。不要对自主学习产生抵触。对策 2:领会自主学习要领 对自主学习的要领,要认真领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14、、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这是纲要和各科课标明确指出的。广大教师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什么是自主学习呢?纲要和课标上没有明确的解释。不过,一些新课程的知深专家们有很多论述。我们选择一些给大家介绍。余文森(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教授,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召集人,全国“十五”教育科学国家重点课题“新课程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15、实验研究”分课题负责人。)在一次对话中,谈了 自主学习的真谛。他说: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我的事情,我能够学,我尽量自己学;不懂的,不会的,我在同学的帮助下,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 主动性自主学习基本特征之一。什么是主动性?不是教师要我学我才学,家长要我学我才学,而是“我要学”。主动性是怎么来的?一个是兴趣,还有一个责任的问题。并不是每一项学习内容都能让学生马上有兴趣或能成功的,也不是马上就能看到每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作用、价值,但我相信这个学习对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对我的将来,对我的家庭、对国家、对科学都有价值,有意义。这样就不能说兴趣高于一切,还要有责任感。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
16、,我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对我父母负责,怎么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这个很重要。 独立性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因此很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我能学是要有过程的。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如果有个老师引领一下,这个时候我们老老实实、规规矩矩跟着老师学,这就是刚才说的“他主”,依赖,有的时候甚至完全依赖他,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所以这个过程是不可以缺少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走向独立。比如一、二年级,由于身体、心理、认识上的原因,我们主要或更多地依 赖老师,到了三年级、四年级,觉得这样不行,我有了一点独立性,我的经验增加了、思考力增
17、强了,依赖性就越来越少,独立性就越来越多。到了初中就相对独立,到了高中就基本独立,到了大学就完全独立。这个是从大的教学过程来讲。 从小的过程来讲,比如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也是这样。所以,学习是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独立性”?我们可以引用教学论专家江山野的精辟论述:首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我们只能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以让他们自己明白整理,自己掌握知识;其次,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他们
18、的实际情况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再次,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要求,他们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争取独立的日益独立的过程;最后,每个学生,当然这不包括一些有特殊原因的学生,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总而言之,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是学生普遍具有的一种根本特性,也是自主学习的灵魂。 规划性自主学习的另一个基本特征,从自主学习来说,当我愿意去学,也能学时,我还要会自我安排如何学习,这就是自我规划,或自我管理,学习规划还包括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方法的应用,学习活动的调控,教师要培养学生把学习过程当成学习对象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靳玉乐(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谈到
19、自主学习的本质。他说: 自学不等于自主学习。自学是在没有教师授课或指导的情况下学习,而自主学习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 独立学习也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没有对学习活动的支配权和控制权的独立学习也就不能称之为自主学习。 自我调控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而主动运用和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学习。自我调控学习也不等于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由地开展学习活动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但是,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孤立地学习。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既贯穿于学生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反思等整个学习的过程,也渗透在学生与教师、同伴乃至与学校
20、之外家庭、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之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咨询者。教师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对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状态与所需帮助做出判断,需要有适时适度指点的技巧,需要有与学生平等交流、组织、协调学生合作与竞争的能力。总而言之,自主学习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自主学习的本质中,可以看出, 自主学习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第二,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的程
21、度;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弄清了自主学习的含义,可以给自主学习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对策 3:掌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就是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 自主学习指导的一般程序 (1) 明确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让他们盲目地乱碰乱撞,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地指
22、导学生认清应该做什么,每一步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去做,做的情况怎么样,让他们通过自主的活动逐步地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要注重把带领学生小步子逼近目标同教师的“引一扶一放”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整合资源 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主动地寻觅学习的资源,提高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学会围绕学习目标和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社会文化环境中 (包括上图书馆、实验室、上网、调查、访问等 )获取各种有用的资料。为了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改组或整合,以
23、利于学生通过独立的学习、思考、尝试与探究,自主的建构意义,掌握知识,习得学法。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的要求,编写学生自学的教材。 (3) “解放”学生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可能在一切都听命于教师的控制之下进行,教师要放学生到一个自由的天地中去,让他们有机会放飞想象,抒发创意,释放潜能。 陶行知先生在 20世纪的前半期就呼吁“解放学生”的手脚、大脑、空间、时间,现在是应当得到实现的时候了。我国教师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基本原则: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
24、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4) 要求具体 学生习得自主学习的方式,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点,教师应当对“学生怎样做”提出明确的具体的要求,由“细”而“粗”、由“繁”而“简”,一步一步带领,使他们形成有效地把握、逐步地迁移的能力。 (5) 巧妙提示 教师善“导”充分地表现在巧妙的提示上。巧妙,应当是不着痕迹地提醒,不事张扬地启示,要言不烦地点到为止,这样可以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不枝不蔓地抓好关键以保证学生有效学习。对策 4:耐心坚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要有耐心。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培养起来的。
25、福建的自主学习教学实验很好地说明了这点。要站在促进学生发展,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高度来看,先慢后快。 自主学习的教学实验 福建省在 1995年进行了初中数学“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实验,这是在福建省对中学教学“目标掌握”十年教学改革实验基础上的发展。这项实验横向迁移到其他学科,纵向迁移到小学阶段和高中阶段,成为全省 100多所中小学共同的教学改革课题,并在 1997年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 在初中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他们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超前学习,然后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化教学。“指导自主学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学读书阶段。这是实验的导人阶
26、段,自主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教读,学生仿读。教师叫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把课文读通读懂。读通,即阅读后了解教材内容的概貌,理清教材内容的逻辑思路;读懂,即阅读后弄清教材的每个术语、每个符号、每个公式、每句话的含义,理解例题解证的每个步骤或证明的各个环节,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形成阅读习惯。 第二阶段,引读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由讲转为引,教师着力于引导 而不是直接讲解,教师引导主要是通过设置阅读思考题来进行的,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顺利通过难点。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和针对性,
27、能充分体现教材的难点和重点,形式应多种多样。阅读思考题一般可分为由浅人深的三个层次:字面理解层次的问题、解释层次的问题和批判或创新层次的问题。这一阶段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自读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基本上独立进行学习。它的标志是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能够进行独立阅读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学会自己质疑问难,学会自己提问题。这个阶段的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了。 对策 5:改进教法 几种参考性的教学方法1 尝试教学法 2 自学辅导教学法 3 反馈教学法 4 分层递进教学法 5 六步教学法 6 “八字”教学法 7 异步教学法 8 支架式教学 9 抛锚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