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单元 乘法单元目标:1、 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交流算法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方法的道理。2、 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会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进行估计;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四则混合运算;逐步养成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3、 能运用乘法知识和估算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4、 结合计算器探索有趣的乘法,在观察、分析与比较中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培养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教学内容:卫星运行时间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
2、能正确计算。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教学难点: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让学生讲一讲事先准备好的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和地球方面的故事,从中引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二、探究新知: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2.绕地球2圈、3圈、4圈、8圈21圈需要多少时间? 3.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如何列式)首先学生估算并加以交流说明理由4.讲解正确解法1 1 4 2 1 1 1 4 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114+22805.小结(略)三、巩固新知:1.练习:第31页试一试2.第32
3、页第4题四、练习:第31页练一练第1、2、3题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11421= 2394 1 1 4 2 1 1 1 4 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114+2280教学内容:有多少名观众教学目标:1.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估计。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教学重点: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估计。教学难点:对生活中不同的方法估计的掌握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查阅到的知识。2.体场那麽一个体育场能有多少个座位呢?最后出示一个看台的具体数据,让学生对具体的数据进行估计。二、估计一张报纸的一个版面的字数 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
4、估计方法,然后进行交流。三、旅游中的估计1.出示图一,也可以提问“如果从北京到广州需要30时,那么从北京到郑州需要几时?”2.第二、三幅图也以估计为重点。所以应多鼓励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方法,对于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说的合理,都应给以肯定。板书设计: 有多少名观众教学挂图 223228= 教学挂图教学内容: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2、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学重点: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教学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 1.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拿出自己的计算器。 教师:猜一猜,今天,这一节刘我们一起学习什么? 学生:认识计算器。
5、2.教师:你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吗? 二、 引导探索 1.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2. 认识一些功能键。 (1) 由学生来说明。 (2) 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开关及清除键。 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赣计算器。 运处符号键。 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 。 数学键 数字键的使用。如按1 2 。显示屏就显示“1 2”。 等号键 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小数点键 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 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如:时间键、日期键、括号键、存储运算键等。 3. 尝试练习。 (1) 计算254 操作过程: 输入2
6、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2) 计算一份菜单的价钱。 呈现: 酒:14元 凉拌豆腐:3元 肉丝:5元 青菜:3元 清蒸鱼16元 三鲜汤:12元 甜点8元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反馈计算结果。 4. 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1) 呈现计算题。 1+2+3+4+98+99+100 9999 99999 999999 (2) 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教师巡视课堂。 (3) 反馈计算结果。 (4) 引导提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特别指导观察第题中各算式的计算结果,并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发现:积的个位都是1;积的最高位都是8;中间几位数都是9,9的个数比第1个因数中的
7、9个数少一个。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以下几个算式的结果: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9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发现规律,同时突出了运用简便方法计算很可能比计算器还要快定眯,充分体现了计算方法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36页的“练一练”。板书设计: 神奇的计算工具 计算器的组成: 屏幕、数字键、功能键、运算符号键等教学内容:有趣的算式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体会计算器不仅是计算工具,而且也是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工具。 2.能发现有趣的乘法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并有条理的进行归纳概括,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体会探索数学规律
8、的方法。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特点。教学过程:一、 导入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这一节课教师要带你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地起出发。 二、 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 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1) 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 (2) 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 讨论:11111111的结果。 (4) 反馈讨论的结果时,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11111111=1234321 (5) 依据规律填得数。
9、 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2. 第二关:神奇的9。 (1)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 999999=998001 (2) 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 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 99999999=99980001 (3) 了现规律并归纳: (4) 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 3.第二关:奇怪的142857 (1) 让学生
10、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 (2) 反馈计算结果。 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 1428572=285714 1428574=571428 (3) 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 (4) 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 三、 趣味练习 让学生互相提供一些趣味计算题进行练习。(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准备)板书设计: 有趣的算式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11111 11111=123454321111111111111=12345654321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