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 习 理 论主讲:彭云一、学习概述(一)学习的涵义:行为派: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认知派: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加涅)学习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练习获得新经验,并引起行为(外部)或行为潜能(内部)比较持久的变化。三个要点:1变化2持久的变化3后天习得的持久变化四种范围:最泛义:动物+人类个体的学习比较心理学次广义:人类的学习(学生+成人)次狭义:学生的学习(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心理学最狭义:学生知识的学习(生活概念中)(二)学习的意义:1学习是一个个体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必要条件,而人的学习意义更大。先天成分
2、本能) 后天成分(学习) 低(原生动物) 动物心理发展水平 高(人)2学习能促进个体生理心理的成熟与发展(三)学生学习的特点1.(内容)学习间接经验。2.(形式)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3.(性质)学生当前的学习与未来的工作有相当距离,往往意识不到现今学习的意义,从而带有被动的性质。二、行为派的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试误说)1学习是刺激(开门的设施)与反应(开门的动作)的联结(SR)。2学习就是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直到成功的过程(试误)。3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二)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1学习就是学习者在脑中建立暂时神经联系,即形成条件反射的过
3、程。2条件反射的泛化与分化3条件反射的消退与自行恢复(三)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说1 学习依赖学习者对学习情景刺激作出的操作反应。2 学习依赖强化,通过强化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学习行为 学习行为老师表扬 发奖金 家长带出去玩 噪音 过多看电视 家务负担过重 正强化 负强化 说谎 会计贪污批评 不给保管现金 保险箱 空白支票 惩罚 撤除 3通过反应替代可以有效地消除不良行为,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 杠杆(S) R1拉 赏吃的食物 吃一份(强化) R2抬 独吞 R3啄 谦让 R4压(强化) 4提倡程序教学五个要求:教材内容必须分成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小步子原则)要求每个学生做出积极反应(积极反应原则)
4、学生做出反应之后要及时反馈(及时反馈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步调(自定步调原则)要求学生尽可能每次都做出正确的反应。两种程序模式直线式程序模式:123、,1做错后直接给出答案进入2分枝式程序模式:123、,评价:优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差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显著。有利于个别教学。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缺点:程序的刻板性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或否定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教材步子过小会使学生繁琐厌倦。(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一个人的言语行为技能、情感、态度品德等内容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榜样)的观察模仿而获得的。2学习包含四个阶段:榜样(S)注意阶段保持阶段复制
5、阶段动机阶段(延迟反应)3强调替代性强化在社会学习中的作用三、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一)苛勒的“顿悟说”1学习依赖学习者对学习的情境作整体知觉。2学习是顿悟的过程,而非试误。(二)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1首次提出中介变量(机体变量)的概念,改SR为SOR。2学习是有目的有预期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实现目的、证实预期的过程。3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在脑中建立认知地图的过程。4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学习不完全依赖外部强化,还依赖内部强化。(三)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1. 教与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概念及关系、原理)2. 强调学生掌握学习过程的重要性。3提倡发现学习4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四)奥苏贝
6、尔的意义接受学习理论1关于学习方式的分类:2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3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即获得材料的真正意义。4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材料必须有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需具有同化吸纳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和适当观念。(五)教材呈现原则1. 渐进分化的原则(纵向)2. 综合贯通的原则(横向)(六)教学设计策略组织者1. 先行组织者:(导引性的介绍)2后行组织者:(总结性的整理)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学习?学习的意义?学生学习的特点?2.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主要内容与教育启示?3.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说的主要内容与教育启示?4.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教育启示?5. 奥苏贝尔的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教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