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
答题时间120分钟。
纸版试卷
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18题22分)
1. 兼性异染色质具有( )的特征 (单选1分)
A. 染色质始终凝集从不转录 B. 染色质松散时可以转录
C. 染色质始终凝集可以转录 D. 染色质松散时不可以转录
答案:B
解析: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又称功能性异染色质,在特定细胞或在特定发育阶段呈凝缩状态而失去功能,在另一发育阶段时又呈松散状态而恢复功能,如X染色质。它在松散的时候是可以转录的,所以答案为B。
2. 亨廷顿氏(Humtington)舞蹈病是由于编码huntingtin蛋白基因碱基序列( )过度重复造成的一种遗传疾病。(单选1分)
A. AGC B. GGG C. CAG D. CGA
答案:C
解 析:亨廷顿氏舞蹈症病也叫舞蹈病,是多聚谷氨酰胺疾病的一类,主要是家族遗传或者基因受到外部刺激(携带伯尔诺病毒的犬类)而发生突变。患者第四对染色体 内DNA内的CAG三核甘酸重复序列过度扩张,造成脑部神经细胞持续退化,机体细胞错误地制造一种名为“亨廷顿蛋白质”的有害物质。这些异常蛋白质积聚成 块,损坏部分脑细胞,特别是那些与肌肉控制有关的细胞,导致患者神经系统逐渐退化,神经冲动弥散,动作失调,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搐,并能发展成痴呆,甚至死 亡。所以答案为C。
3. 癌细胞一般具哪种细胞活动特征?(单选1分)
A. 核酸合成减弱 B. 细胞周期停滞 C. 蛋白质合成减弱 D. 糖酵解显著增强
答案:D
解析:癌细胞核酸合成增强,细胞快速分裂,虽然部分蛋白如粘连蛋白糖蛋白合成减弱但分裂相关的蛋白合成却是离不开的,所以ABC不对。至 于糖酵解,正常情况下p53蛋白可以与磷酸戊糖途径上的第一步反应的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 phosphatedehydrogenase, G6PD)相结合,并且抑制它的活性,细胞中的葡萄糖因此被主要用于进行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在p53发生突变或缺失的肿瘤细胞中,由于p53的突变使它失 去与G6PD结合的能力和对G6PD的抑制,细胞中利用葡萄糖的另一代谢途径即磷酸戊糖途径因此加速进行,大量消耗葡萄糖,这一发现部分解释了自19世纪 20年代末科学家所提出的Warburg现象(Warburgeffect)。另外,由于磷酸戊糖途径的加速,产生大量NAPDH及戊糖(DNA的组份原 料),可以满足肿瘤细胞快速生长所需要的大量的DNA复制。因此答案为D。
4. 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主要区别包括(多选2分)
A. 是否引发炎症反应 B. 有无信号转导过程 C. 有无蛋白质合成 D. 是否随机降解DNA
答案:AD
程序性坏死有信号通路与蛋白合成
程序性细胞坏死(Nec)是一种由激酶的激活而引发的细胞死亡方式。死亡受体(例如TNFR1)的激活最终可以诱发程序性细胞坏死,而起动细胞坏死的信号 转导主要依赖于激酶RIP1和RIP3的调控。细胞坏死发生之后,RIP1与RIP3相结合并激活了RIP3的激酶活性,然后RIP3发生自身磷酸化,使 其可以特异性的和底物MLKL相结合,MLKL进而被RIP3磷酸化。这时的RIP1/RIP3/MLKL形成一个有活性的细胞坏死复合体,传递死亡信号 给下游,使细胞坏死得以最终发生。
所以原题干是对的(是不是考得过细了@@)~而且关于程序性坏死的具体执行机制及执行蛋白, 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结论,上海细胞所的王老师孙老师做了很好的工作发表在四月的Molecular Cell上,考虑以上种种,终于明白为何答案要给AD了。。。。
5. 关于胆固醇描述正确的是(多选2分)
A. 细胞质膜内外小叶均有分布 B. 仅分布在细胞质膜的外小叶
C. 胆固醇是各种生物体细胞质膜固有成分
D. 胆固醇是细胞质膜中脂筏的基本结构组分之一
答案:AD
解析:胆固醇仅存在真核细胞膜上,含量一般不超过膜脂的1/3,植物细胞膜中含量较少,细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膜中不含有胆固醇,在真核 的酵母中替代胆固醇的是麦角固醇。胆固醇是脂筏的基本成分之一,其功能是提高脂双层的力学稳定性,调节脂双层流动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所以C选项不 对,D选项对。
胆固醇分子的翻转活动是经常发生的,胆固醇经常在两个脂质单层之间进行着快速的再分布。故在质膜内外均有分布,所以A选项对B不对。答案为AD。
6. 以下有关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2分)
A.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能达到1nm B. 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多数病毒
C.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能达到0.1nm D. 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蛋白和核酸分子
答案:CD
解析:显微镜的分辨力的大小由物镜的分辨力来决定的,而物镜的分辨力又是由它的数值孔径和照明光线的波长决定的。当用普通的中央照明法 (使光线均匀地透过标本的明视照明法)时,显微镜的分辨距离为d=0.61λ/NA;式中d——物镜的分辨距离,单位nm。λ——照明光线波长,单位 nm。 NA ——物镜的数值孔径。例如油浸物镜的数值孔径为1.25,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00nm ,取其平均波长550 nm,则d=270 nm,约等于照明光线波长一半。一般地,用可见光照明的显微镜分辨力的极限是0.2μm。AB错误。因此答案为CD。
7. 溶酶体的功能包括(多选2分)
A. 降解由胞外环境进入胞内的物质 B. 清除无用生物大分子及衰老细胞器
C. 吞噬和自噬 D. 胞吐
答案:ABCD
解析:ABC为溶酶体的常见功能。本题的争议之处在于胞吐算不算功能,溶酶体的确有胞吐作用。如铜可以通过溶酶体的胞吐作用或ATP酶的铜转移作用而进入胆汁内,胆汁中的铜也可以是肝细胞溶酶体对存在于胆汁中铜结合蛋白分解的结果。所以严格来说D也对。
8. 以下对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描述正确的是(单选1分)
A. 脂膜由脂双层构成 ,内外表面各分布一层球状蛋白质
B. 脂膜由脂双层构成 ,中间有一层蛋白质
C. 脂膜由脂双层构成 ,蛋白质以不连续的颗粒形式嵌入脂层,脂分子可以移动,蛋白质不可以移动
D. 脂膜由脂双层构成,蛋白质以不连续的颗粒形式嵌入脂层,蛋白质与脂均呈流动状态
答案:D
解析:高中内容,流动镶嵌模型
9. 细胞中的核糖体根据定位不同可分为游离核糖体和结合核糖体,下列哪一组细胞器蛋白由游离核糖体合成?(单选1分)
A. 线粒体,叶绿体,分泌泡 B. 内质网,细胞核,高尔基体
C. 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 D. 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
答案:D
解析:内质网à高尔基体à溶酶体à分泌泡内蛋白由结合核糖体合成,叶绿体、线粒体及细胞核由游离核糖体合成。答案为D。
10. 如果线粒体内膜的不通透性被破坏,会导致以下那种结果?(单选1分)
A. 氢离子梯度无法形成,ATP无法产生 B. 糖酵解无法进行
C. 三羧酸循环无法生成ATP D. 电子传递链无法将NADH的电子传到O2
答案:A
解析:化学渗透假说
11. 内质网是细胞“钙库”之一,以下正确的是(单选1分)
A. 钙离子从胞质扩散到内质网中 B. 内质网上钙泵将钙离子从胞质主动运输到内质网
C. 钙离子通过内质网上钙离子通道主动运输到内质网
D . 钙离子通过钠钾泵协同转运到内质网
答案:B
解析:内质网腔中的钙离子浓度是细胞中最高的,因为内质网膜上含有主动运输钙离子的 Ca-ATP 酶, Ca2+是细胞内重要的离子形态信号分子, 而因此内质网在细胞信号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内钙离子泵有两类:其一是P型离子泵,其原理与钠钾泵相似,每分解一个ATP分子,泵出2个Ca2+。位于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上的钙离子泵是了解最多的一类P型离子泵,占肌质网膜蛋白质的90%。
另 一类叫做钠钙交换器(Na+-Ca2+exchanger),属于反向协同运输体系(antiporter),通过钠钙交换来转运钙离子。它的主要功能是 利用钠泵活动建立的膜两侧钠离子浓度梯度势能,将细胞内的钙离子排出细胞,以维持细胞内低的游离钙离子浓度。例如,心肌细胞在兴奋-收缩偶联过程中流入细 胞的钙离子,大多数是由钠钙交换体排出细胞的,少部分由肌膜上的钙泵排除细胞。如果用哇巴因抑制钠泵的活动,将减低钠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从而减小钠钙交 换的速率,造成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
答案为B。
12.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在于(单选1分)
A. 保证母细胞完整地一分为二 B. 保证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子细胞中
C. 保证母细胞的细胞质平均分配到两子细胞中
D. 保证母细胞细胞器平均分配到两子细胞中
答案:B
解析:高中内容
13.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之处在于(单选1分)
A. 癌细胞不能合成DNA D. 癌细胞被锁定在细胞周期中的S期
C. 癌细胞不受细胞周期检验点的控制 D. 癌细胞始终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
答案:C
解析:癌细胞也有细胞周期,也需要间期合成必须的物质,只不过这样的细胞周期不再有检验点限制。哪怕是受精卵都有细胞间期,只不过比较短。所以答案为C。这题可以详细写写,不过现在没精力了
14. 拟南芥叶肉细胞有5 对染色体,下列关于拟南芥细胞染色体数目叙述正确的是(单选1分)
A. 成熟花粉粒中的营养细胞有10条染色体 B. 珠被细胞有10条染色体
C. 胚乳细胞5条染色体 D. 胚囊细胞有10条染色体
答案:B
解析:营养细胞单倍体5条,珠被是母体细胞10条,胚乳三倍体15条。胚囊七细胞八核怎么算都不是10条。所以B。
15. 关于大肠杆菌与小鼠细胞相同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单选1分)
A. 均含环状DNA线状DNA B. 均不含线状DNA及核糖体
C. 均含环状DNA及核糖体 D. 均含细胞核和核糖体
答案:C
解析:小鼠线粒体有环状DNA但E.coli没有线状DNA。二者均有核糖体但E.coli没有细胞核。所以答案为C。
16. 光呼吸涉及三个细胞器的相互协作,分别是(单选1分)
A. 叶绿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 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
C. 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 D. 叶绿体、内质网和线粒体
17. 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可以向胞外分泌可溶性色素的微生物是(单选1分)
A. 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B.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
C. 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licolor) D.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答案:C
解析:
如前所述,这题考前刚好讲过。不过只举了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个例子,因为没想到微生物会考这么细,以为最典型几个知道就够了。。。于是学生还是挂了~
在 这里粘红酵母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的都是类胡萝卜素类色素,脂溶性,这个最好理解;黑曲霉产黑色素,黑色素(melanin) 是一类由细菌、真菌及动植物产生的棕黑色色素(跟香蕉变黑、皮肤变黑的黑色素是一大家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属非均质的类多酚聚合体,通常不溶于水、酸溶 液和普通有机溶剂,这个也好说。天蓝色链霉菌产可溶色素,呈暗蓝色。成分复杂,根据碳源和其它培养条件的不同产生不同类别的色素,包括淀粉蓝素、花青糖 苷、天蓝菌素、放线紫素等等。有些水溶有些脂溶结构就不一一放了。
另外:红曲色素中70%~80%为脂溶性色素,其它常见色素如下文档所示。
所以本题选C。
18. 红曲霉是食品工业常用的菌株,其生活的细胞参与TCA循环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的(单选1分)
A. 内膜 B. 基质 C. 嵴间隙 D. 膜间隙
答案:B
解析:红曲霉属于散囊菌目,是一种子囊菌曲霉科真菌。所以TCA就是正常真核细胞的节奏,答案为B。
二、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22题30分)
19. 以下对根冠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1分)
A. 根冠细胞的壁仅具中胶层和初生壁 B. 根冠中央的细胞常含有淀粉粒
C. 根冠周围的细胞会不断死亡脱落 D. 根冠细胞持续分裂以保持根冠细胞数目大致不变
答案:D
解析:根冠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新细胞来自分生区。其余的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为D。
20. 筛管分子下列哪句不符合筛管与筛胞的发育与结构特征(单选1分)
A. 执行功能时是生活细胞
B. 成熟时细胞中缺乏细胞核 C. 具有来源于同一原始细胞的伴胞
D. 细胞之间通过联络索沟通
答案:C
解析:筛管没有伴胞,其余均正确。答案为C。
21. 关于小麦配子体从珠心原基中的发育开始到胚囊成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单选2分) A. 孢原细胞起源于珠心表皮下方 B. 大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逐渐积累胼胝质细胞壁
C. 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大孢子,进一步发育成雌配子体 D. 卵细胞位于成熟胚囊的珠孔端
答案:C
解析:
同第14题,小麦也是蓼型的胚囊。蓼型(Polygonum-type)胚囊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其珠孔端细胞壁出现胼胝质荧光,并逐渐扩展到整个细胞壁。所以ABD选项都没有问题,但由于蓼型3个大孢子退化,只有一个发育成雌配子体,所以C错。答案为C。
22. 给一个新植物物种进行命名要用双名法,双名法的书写格式是(单选1分)
A. 科名+属名+定名人 B. 属名+种名+定名人
C. 属名+种加词+定名人 D. 种名+属名+定名人
答案:C:
解析:这个是系统学基本功
23. 苔藓植物是现存最古老的陆生植物之一,限制其适应陆生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多选2分)
A. 植物体组织分化程度不高,体内无维管组织,输导能力不强
B. 没有真根,只能靠假根或其它表皮细胞来行使吸收功能
C. 有性生殖过程必须借助于水才能完成 D. 性器官外围有不育细胞为之保护
答案:ABC
解析:
苔藓植物初步适应陆生生活条件的特征:
(1)植物体表面具一层角质层,可以减少蒸腾。
(2)产生了假根,具有固着作用和一定的吸收能力。
(3)大多有了一定的拟茎叶分化和一定的组织分化,即使植物直立在陆地上,枝叶能在空中伸展,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
(4)性器官外围有不育性的细胞为之保护。
(5)合子不离开母体,吸收母体营养发育为胚,并受到母体的保护。
(6)孢子无鞭毛而有细胞壁,能耐干燥,孢子细小,散布不借水而借助于空气,而且孢子囊高举,产生弹丝或萌齿有助于孢子的散布。
水生生活特征:
(1)植物体组织分化程度不高,体内无维管组织,输导能力不强。
(2)没有真根,水分和无机盐常靠叶片来直接吸收。
(3)精子具鞭毛,借水的作用才能与卵结合。这些特征限制了苔藓植物向陆生生活发展,仅生长于潮湿地。
本题为植物学经典原题。由上可见,ABC均是脱离不了水环境限制的表现,D反而是适应陆生的表现。答案为D。
24. 下列有关地钱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单选1分)
A. 地钱营养体可产生胞芽,成熟时脱落并在土中萌发成新一代孢子体
B. 颈卵器精子器分别产卵和精子,受精过程不能脱离水
C. 孢子体简单仅由基足蒴柄孢蒴组成,必须寄生于配子体上
D. 卵在颈卵器中完成受精形成胚并进一步发育成孢子体
答案:A
解析:胞芽来自叶状体,行营养生殖,骨生成的新植株仍是配子体。A错误,其余均正确。答案为A。
25. 下列有关松树花粉传播与萌发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选1分)
A. 花粉借助风的作用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在贮粉室内萌发形成花粉管并进入雌配子体
B. 花粉借助传粉滴的作用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在贮粉室内萌发形成花粉管并进入雌配子体
C. 花粉借助风的作用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并萌发形成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和雌配子体
D. 花粉借助传粉滴的作用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并萌发形成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和雌配子体
答案:B
解析:
每年春季,当松树的雄、雌球花各自发育成熟后,花粉粒从花粉囊内逸出,带着翅膀的花粉粒很轻,可随风飘向很远的地方。同时 雌球花上的胚珠分泌出无色的传粉滴,盖住珠孔,等待花粉粒的到来。它的作用是把落在传粉滴上的花粉粒粘住,并带进珠孔,进入贮粉室,这个过程叫传粉,花粉 将在贮粉室萌发。
另外请教了一下北师大植物学的老师,松的传粉受精过程中间有两次长暂停,传粉后有一次,受精后有一次。松的秋花从传粉到成熟大概 要10-12个月,所以还可能有会问松树上能看到几年的球果——应该是3年的:前年的球果,种子脱落,去年的球果,刚成熟,今年的球果,刚传粉。这种现象 的适应意义我们都还真没有细想过,但应该是有的,会继续关注。
26. 研究发现,拟南芥中存在脱落酸的受体,感受脱落酸的信号。与野生型相比,缺失这类受体功能的突变体,其可能的表型为(多选2分)
A. 气孔运动对脱落酸更敏感 B. 气孔运动对脱落酸欠敏感 C. 更耐旱 D. 更不耐旱
答案:BD
解析:ABA可促进气孔关闭,缺失受体,则对ABA欠敏感,关闭调节受阻,植物更不耐旱。
27. 营寄生生活的吸虫与自由生活的涡虫的体壁有很大的差别,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单选1分)
A. 吸虫的体表没有纤毛,但密布微小的微绒毛 B. 吸虫的表皮层没有成杆状体细胞
C. 吸虫的表皮是一层合胞体,有一些结晶蛋白所形成的棘钳
D. 吸虫由于较少运动,环肌和纵肌退化
答案:B
解析:吸虫为适应寄生环境,其运动机能退化,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也无一般的上皮细胞,而大部分种类发展有具小刺(有棘,但不叫棘钳)的皮层。一些概念如下~
微绒毛:单殖吸虫的表面大都具有短的、分散的微绒毛。有的种类则不具微绒毛,但有浅的小窝。还有的种类则有一种十分特别的现象:虫体的某部位没有皮层,大块大块的皮层仅松散地与表面相连,基层就是虫体的外被。所以A不是吸虫的共有特征。
成 杆状体细胞:涡虫上皮细胞内散布有一些垂直于体表的杆状体(rhabdoid),它是由实质中的成杆状体细胞所形成,而后贮存于表皮细胞之内的。当涡虫类 遇到敌害或强烈刺激时,大量的杆状体由细胞内排出,杆状体到外界遇水后形成粘液。涡虫用粘液包围起身体或用粘液攻击敌人,所以杆状体有防卫及攻击能力。有 人认为杆状体与腔肠动物的刺细胞有某种进化联系。扁形动物的上皮细胞之间有腺细胞或腺细胞的细胞体深陷于实质中,而以腺管穿过上皮细胞层开口到体外。吸虫 没有,所以B是对的。
合胞体:体壁组织 吸虫成虫体表有皱褶、凸起、陷窝、体棘、感觉乳突等,其形态、数量、分布等因不同虫种、不同部位而异。体壁由体被(tegument)与肌肉层构成。中间 为实质组织(parenchymal tissue),消化、生殖、排泄、神经系统等分布于其中,缺体腔。体被曾被认为是无活力的,只是保护作用的“角皮 ”(cuticle)。实际上,它是具有代谢活力的合胞体(syncytium)
棘钳:棘皮动物体表具长短粗细不等的棘状突起,称之为棘。有的棘的上端分叉呈钳状,由三块小骨片组成,能通过闭合运动清除体表的污物,又称棘钳称为叉棘或棘钳。所以C不对。
最后,吸虫仍存在肌肉层,由外环肌(circularmuscle)与内纵肌(longitudinalmuscle)组成。D不对
综合以上,答案为B。
28. 节肢动物的一大特征是具有带关节的附肢。在演化的过程中,附肢的形态和功能发生了变化。以下节肢动物的身体部位不是由附肢演化而来的是(单选1分)
A. 小颚 B. 纺啧器 C. 中尾丝 D. 脚须
答案:C
解析:在缨尾目和蜉蝣目中,腹部第十一腹节上一对尾须之间还有一根与尾须相似的、由末端腹节背板向后延伸而成的细长分节的外突物,称中尾丝(caudal filiament)。中尾丝与尾丝不同,不是附肢。其余均是,故答案为C。
29. 两栖类具有多种多样的呼吸方式。反映了其水陆过渡的演化地位。以下不属于两栖类呼吸方式的是(单选1分)
A. 鳃呼吸 B. 肺呼吸 C. 鼻咽腔呼吸 D. 皮肤呼吸
答案:C
解析:两栖类呼吸器官有四种,其中囊状肺为主要呼吸器官,皮肤和某些种类的口咽腔黏膜为辅助器官,而幼体和某些成体以鳃作为呼吸器官。肺的进化顺序为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呼吸方式为吞咽式呼吸,出现声带发声,呼吸道短,出现内鼻孔。但C是鼻咽腔所以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爬行类的水生乌龟也发展出了具渗透性的皮肤,某些爬行动物甚至可用泄殖腔来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Orenstein, 2001)。即使具有这些构造,它们仍需要肺脏来完成呼吸作用。
乌 龟还可以用肛门呼吸。如澳大利亚的费兹洛河龟,屁股那里有两个大滑囊,能够帮助舒张泄殖腔从水中获取氧气,以此来延长它们的潜水时间。其实许多啮龟也都能 用泄殖腔来获取水中的氧气。2002年,ToniE. Priest和Craig E. Franklin在对费兹洛河龟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它把用屁股吸氧的能力提升到了一个令龟无法企及的境界。普通啮龟通过泄殖腔所吸收的氧气含量只占其总 氧气摄入量的4%,而费兹洛河龟就显得有点出类拔萃了,它的泄殖腔吸氧量占总量的41%,也就是说它获取的近一半的氧气来自于屁股!
30. 有关无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有哪些?(多选2分)
A. 与胚层和体腔关系密切,真正的循环系统伴随真体腔的形成出现
B. 与呼吸形式和呼吸器官的关系密切 C. 不存在血细胞,呼吸色素位于血淋巴中
D. 没有独立的淋巴系统
答案:ABD
解析:A是对的不解释。
无 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结构复杂的程度往往与动物的呼吸形式以及与呼吸器官的结构有关系。当动物的呼吸器官比较集中,比如具有发达的鳃呼吸的动物,它们的循环 系统就相对复杂。同是节肢动物,像甲壳虫纲动物对虾的鳃就集中在头胸部,它的循环系统也就比呼吸器官分散在全身的、用气管呼吸的昆虫复杂得多。至于有些身 体微小、生活在水中的小型甲克动物则完全用体表呼吸,它们的循环系统也就退化成或只有心脏没有血管,如枝角类;或完全消失了,如一些桡足类。无论何种方 式,都是适应动物生活方式的结果,最终目的是保证生命活动的进行。所以B对。
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具有吞噬并清除异物或体内衰老细胞、代谢废物,运送营养物质,修复被损坏组织的功能,有的吞噬细胞有储存脂肪和糖原的作用。
几种呼吸色素类型:
1、呼吸色素存在于血浆,不存在于血细胞。原始海产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可能只是一种和海水相同的液体,因为溶于海水中的氧气已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2、有些软体动物(血蛤)、环节动物和昆虫血浆含血红蛋白,大部分的软体动物、甲壳类血蓝蛋白。血蓝蛋白是一种含铜离子的蛋白质,也有与氧结合的性能,但结合能力较血红蛋白低。血蓝蛋白的血素使血液呈淡蓝色,血蓝蛋白是无色的,和空气接触变为蓝色。
一些血色素和相应的金属离子:血红蛋白、血褐蛋白、血绿蛋白三种呼吸色素是含铁的呼吸色素;血钒蛋白是含钒的呼吸色素,血锰蛋白是含锰的呼吸色素。
3、 少数软体动物的血液中发现有红血细胞,为椭圆形,也可发生溶血现象(如魁蚶血细胞可分为3大类: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栓细胞)。大多数软体动物没有红血细 胞,白血细胞分为有颗粒型和无颗粒型两种,大多数能做变性运动。血液无明显的凝血现象、无纤维蛋白原,但血细胞有凝集现象。
4、甲壳类的血细胞全是无色的白血细胞。
其它具有血红素的无脊椎动物:环纹背睾纽虫和纽虫的红细胞内存在血红蛋白,摇蚊幼虫也有。由上可见,血细胞还是各种有的~,所以C不对。
脊 索动物门有无真正的淋巴管,尚有争议。到无颌类,血管系统已有相当大的进化。心脏和大血管壁的基膜外有相当厚的肌层。但足否有淋巴系统,仍有很大的争议。 到硬骨鱼类及更高级的动物的微血管与哺乳类基本相似,不再资述。内皮细胞的连接已十分紧密,血管系统再不能取代淋巴管的功能,随之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淋巴系 统。所以D也对。答案为ABD。
31. 以腺上皮为主要组成成分的器官称为腺体。在人体中,外分泌腺的腺细胞有一种常见的分泌方式:分泌颗粒被界膜包围,释放时分泌颗粒的界膜与质膜融合,从而将分泌物排出,不损伤细胞的完整性。以上描述的是(单选2分)
A. 全浆分泌 B. 局部分泌 C. 融合分泌 D. 无损分泌
答案:B
解析:外分泌腺的腺细胞有几种分泌方式:
1)透出分泌:分泌物以分子的方式透出细胞膜,例如胃壁细胞盐酸的分泌。
2)局部分泌:也叫胞吐分泌。所形成的带包膜的分泌颗粒逐渐移到细胞的游离面并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胞吐出去,细胞膜本身不受损伤。唾液腺和胰腺外分泌部都是此种分泌方式。
3)顶浆分泌:胞质中形成的分泌物移到游离面质膜下后,顶着质膜向外突出,最后自突出部位与细胞折离,损伤的质膜很快修复。乳腺和汗腺细胞都为顶浆分泌。
4)全浆分泌:当胞质内充满分泌物后,细胞发生死亡性变化,最后整个细胞解体,连同分泌物一起排除,由邻近的腺细胞补充。皮脂腺细胞属于全浆分泌型。
根据以上信息,题干描述的应该是胞吐类型的局部分泌。融合分泌的概念没有找到,从字面意思来看,局部分泌倒是有融合的过程,而其他几类分泌均没有。至于无损分泌,可以看到,透出与局部分泌都是无损的,因此答案选B。
32. 网状组织主要分布在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中,形成器官内部的网状支架,并具有防护功能,它主要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来源于胚胎时期的(单选1分)
A. 外胚层 B. 中胚层 C. 内胚层 D. 中胚层和内胚层
答案:B
解析:网状组织属于结缔组织的一类,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答案为B。
33. 施万细胞(Schwann cell)又称神经膜细胞,是脊椎动物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施万细胞的描述中,正确的有哪些?(多选2分)
A.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包绕轴突形成髓鞘 B. 施万细胞对神经元起绝缘,支持,营养等作用
C. 在施万细胞参与形成髓鞘的神经元细胞中,动作电位在郎飞氏结处跳跃传导
D. 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
答案:BCD
解 析: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无突胶质细胞;在周围神经系统中为施万细胞和卫星细胞。胶质细胞具有支持和引导神经元的迁 移,参与神经系统的修复和再生,参与免疫应答,形成髓鞘以及血脑屏障,物质代谢和营养的作用以及参与神经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的维持等作用。
星形胶质细胞还具有营养作用,协助神经元的代谢,星形胶质细胞通过血管周足和突起连接毛细血管与神经元,对神经元起到运输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的作用。
施万细胞(Schwann cell )也叫神经膜细胞(neurolemmal cell) 是分布于脊椎动物外周神经系统中包绕轴突形成髓鞘的胶质细胞。起绝缘、支持、营养等作用。
根据以上信息,除了A意外都对,答案为BCD。
34. 次生腭的出现使口腔和鼻腔得以分隔。内鼻孔后移,呼吸和取食效率均获得提高。哺乳类的次生腭是由哪几块骨的腭突所共同形成的?(单选1分)
A. 前颌骨,上颌骨,翼骨 B. 前颌骨,上颌骨,颚骨
C. 前颌骨,颚骨,翼骨 D. 上颌骨,颚骨,翼骨
答案:B
解析:次生腭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等骨的腭突共同形成。翼骨(英文名称pterygoid bone)在副蝶骨的两侧,呈“八”字形,前端与一组长的腭骨相关节,后端向后方与方骨相关节。这没啥好说的
35. 蛇是十分特化的一支爬行动物,下列哪个不属于其特征?(单选1分)
A. 无四肢,无胸骨,无肩带 B. 头骨不存在颞窝,颞上弓和颞下弓全失去
C. 脊柱分区不明显,仅分化为尾椎和尾前椎,椎体均为前凹形
D. 受体型限制,成对的肺和肾从左右排列变成前后排列
答案:D
解 析:这题各种特例特化啊。蛇无四肢、无胸骨肩带,不形成胸廓,所以能吞噬比体形大的食物,A是其特征。大多数现代爬行类(蜥蜴、蛇、鳄)和鸟类属于双颞窝 类,头骨每侧有2个颞窝;但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异:蜥蜴类失去颞下弓,仅保留颞上窝;蛇类的颞上弓和颞下弓全失去,因之也不存在颞窝了。故B对。其脊柱 由多枚脊椎骨组成,分区不明显,仅分化为尾椎及尾前椎两部分。脊椎骨属于前凹型,即椎体前方呈凹形,后方呈凸形,因此前后两个椎体就构成一个关节,身体也 较灵活,C是其特征。蛇的左肺通常退化(蟒科特殊,有成对的肺),无膀胱。因受体形的限制,成对的肾脏和生殖腺,从左右相对排列而变为前后位置,因此D不 对。综上,答案为D。
36. 下面关于胰岛素分泌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2分)
A. 胰高血糖素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胰岛素分泌
B. 迷走神经兴奋时分泌量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减少
C. 血糖浓度是重要因素,血糖降低时分泌增加
D. 进食后,肠粘膜分泌抑胃肽,抑制胰岛素分泌
E. 氨基酸和血糖对刺激胰岛素分泌有协同作用
答案:CD
解 析: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通过升高血糖便可以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蛋白 质和碳水化合物同时摄入对血浆胰岛素浓度有协同刺激作用,输注游离氨基酸可引起血浆胰岛素浓度显著升高;抑胃肽:空肠中浓度最高,在十二指肠及回肠中也有 一定量的分泌。它的生理作用为: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分泌;刺激胰岛素释放;抑制胃的蠕动和排空;刺激小肠液的分泌;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综合以 上信息,CD说反了,故答案为CD。
37. 胃腺的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具有下列哪项生理功能?(单选1分)
A. 激活胃蛋白酶原 B. 进入十二指肠后壳促进胰液的分泌
C. 中和胃酸 D. 保护胃黏膜 E.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答案:E
解析: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一种由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是B12肠道吸收的必需因子。答案为E。
38. 半规管是与平衡有关的内耳感受器,不同动物类群半规管的数量不同,分别具有1个、2个和3个半规管的一组动物是(单选1分)
A. 文昌鱼,七鳃鳗,虎 B. 盲鳗,七鳃鳗,青蛙
C. 七鳃鳗,虎鲨,黑斑蛙 D. 鲤鱼,牛蛙,扬子鳄
答案:B
解析:盲鳗一个(后),七鳃鳗两个(前、后,无水平),从鱼开始都是三个。答案为B。
39. 关于血液中的气体运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单选1分)
A. 绝大多数氧气是通过化学结合的方式运输的
B. pH降低会引起氧气与血红蛋白亲和力降低
C. 大多数二氧化碳是通过溶解在血浆中的方式运输的
D. 温度升高会引起氧气 与血红蛋白亲和力降低
答案:C
解析:氧的化学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所以A对。BD描述的也是正确的现象,这样氧气便能在pH较低、温度较高的机体组织中释放出来。 CO2的运输中,溶解的CO2约占总运输量的5%,结合的占95%(碳酸氢盐形式的占88%,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占7%)。所以C是错的,答案为C。
40. 钙离子跨过神经元细胞膜的方式包括(多选2分)
A. 初级主动运输 B. 次级主动运输 C.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D. 离子通道型受体 E. G蛋白耦合受体
答案:ABCD
解析:总结一下细胞上的钙通道钙泵如下:
1. PMCA pump (plasma membrane calcium pump):Ca2+-ATP酶(质膜钙泵)——初级主动运输
PMCA 是存在于所有已知真核细胞细胞质膜上的一种P型 ATPase,它具有高亲和力与低容量的特点,主要负责精细调控 Ca2+由胞内向胞外的转运,在调节胞内Ca2+稳态上起微调作用。突触体膜(SPMs)上的PMCA在维持Ca2+的低稳态水平中有重要作用。如其功能 发生改变,则可影响神经的兴奋、传导和递质释放。老龄化小鼠中神经元质膜失去PMCA,导致脑功能衰退。另外它的作用还有参与NOS信号通路等。
2001 年,Neyses 小组发现质膜 Ca2+-ATPase (plasma membrane Ca2+-ATPase,PMCA)的 4b 亚型可以与 nNOS 发生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中,都存在着这类 PMCA4b和nNOS 之间的相互作用。简要叙述如下:
在 nNOS活化过程中,兴奋性氨基酸通过NMDA受体(NMDA receptor,NMDA-R)偶联的钙离子门控通道引发钙离子内流,在胞浆中形成钙离子浓度较高的微区;nNOS通过其PDZ结构域与PSD-95及 NMDA-R等形成蛋白质复合体,在该微区中较高浓度钙离子的作用下,nNOS与钙调蛋白结合并活化,产生一氧化氮。而在nNOS的去活化过程中,已活化 的nNOS通过其PDZ结构域与质膜钙ATP酶(PMCA)发生蛋白质相互作用,继而被募集到质膜内侧;PMCA通过转运钙离子,在胞浆中形成钙离子浓度 较低的微区;钙离子浓度低于某一特定阈值后,nNOS与钙调蛋白的结合被解除,nNOS回复为非激活状态,同时,较低的钙离子浓度解除了nNOS与 PMCA的蛋白质相互作用,nNOS脱离与质膜的拴系。通过这一机制,神经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将钙信号转化为一氧化氮信号以发挥其信号分子功能,同时可有 效避免由nNOS过度活化而引起的细胞毒性。
质膜Ca2+泵的调控机制:
① CaM的激活:
Ca2+↑→Ca2+-CaM→与钙泵C端结合→活化
② PIP2水解的双重效应
③ 有限水解:胰蛋白酶切去钙泵C端的抑制肽。
④ PKC和PKA的磷酸化
2. NCX:钠钙交换体——次级主动运输
利用Na+的电化学梯度从胞内排出Ca2+。钠钙交换是神经元、心肌或平滑肌细胞中促使Ca2+浓度迅速回落的主要机制之一,其低亲和力与高容量在调节胞内Ca2+稳态上起主导作用。主要用于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从胞内除去大量的Ca2+。
a) 前向型(forwardmode):将钠离子转入细胞内,将钙离子转出细胞。在心肌细胞,这种功能对于舒张期钙离子及时排出细胞很重要
b) 反向型(reversemode):将钙离子转入细胞内,将钠离子转出细胞。在一些病理状态下,比如缺血再灌注,强心苷中毒时,可以导致反向钠钙交换体激活,造成细胞内钙超载。
3. Ca2+ channel:钙离子通道
a) Gated by voltage: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根据钙通道传导性和对电压敏感性的不同,又进一步分为L、T、N三种亚型。不同VDC开放所需的膜电位不同,经各亚型内流钙离子的所介导的细胞效应也有不同。
i. L型钙通道(long-lasting calcium channel)是目前最具药理学意义的一类钙通道。其激活电位为-10mV,激活需要较强的除极;通道被激活后,开放时间长,失活慢,是细胞兴奋过程中 外钙离子内流的主要途径。L型钙通道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尤其是心肌和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上与兴奋-收缩偶联、兴奋-分泌偶联有密切关系。
ii. T型钙通道(transient calcium channel)激活电位为-70mV,激活不需要较强的除极;激活后开放持续时间短,失活快。主要存在于心肌、神经元及血管平滑肌细胞中,参加心肌窦房 结与神经元的起搏活动和重复发放,维持细胞自律性,并与低膜电位(接近静息膜电位)时钙通道钙的跨膜运动有关,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iii. N型钙通道(neuronal calcium channel)强除极时可激活,失活速度中等。目前仅发现存在于神经组织中,主要触发递质的释放。
iv. 此外,神经元细胞上还存在一种P-型钙通道,需要较强电压激活,失活也慢。
b) Gated by ligands:配体门控钙离子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