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体的沉与浮 形成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常见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2、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并根据浮沉状态将物体分类。3、能设计实验证实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二)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重视实验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2、养成严谨的科学观察和思维习惯,尊重事实。二、教学重点知道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三、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证实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能找出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
2、五、教学准备平衡尺、绳、橡皮筋、测力计、水槽、铁块、木块、塑料块、卵石、橡皮泥、气球、吸管、蜡烛、牙膏皮、橡皮、可乐瓶、有盖和无盖的小玻璃瓶、肥皂、萝卜、马铃薯、锡箔纸、海绵、棉线等。六、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一、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同学们回忆一下,举例说说。二、提问:试预测,我们将所带材料放入水中,哪些会下沉,哪些会上浮?并说出预测的依据。教学新课:一、观察实验:材料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1、我们来用实验验证预测是否正确。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1)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好实验记录。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入水中的物体。(2)实验时,放入水中的物体,应轻拿轻放,防止水
3、溅出。3、学生准备实验材料。4、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二、汇报交流: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2、检查原来预测的依据是否正确,现在有什么发现。三、拓展延伸:你对物体的浮与沉还有哪些疑问?课后可以查阅这方面的资料。一、学生动手实验,感知浮力:1、教师说明实验方法,提出探究问题:将空可乐瓶放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用手缓慢将可乐瓶向水中压,有什么感觉?2、学生动手实验。3、汇报交流实验感受,得出科学结论。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4、提问:水对浮在它上面的物体有浮力,那么水对下沉的物体是否也有浮力呢?5、学生提出猜测。6、学生进行实验验证:(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准备好半桶水,将23千克的卵石装入网丝袋中。每位同学认真体验12次,提牢网丝袋,慢提慢放,注意安全。另外,让装卵石的网丝袋浸入水中时,不要触及桶底或桶壁。(2)学生预测:用手提着装了卵石的网丝袋放入水中,感觉会变重还是变轻。(3)学生实验,教师指导。7、学生汇报交流。拓展延伸:你还有哪些方法来对此进行验证?探究实验:怎样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呢?(实验前,教师为每组准备两种不同的材料)1、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并做好记录。2、分组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3、学生汇报交流。打捞“沉船”:1、学生分组设计打捞方案。2、分组实验,教师及时指导。3、汇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