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语动词的分类和其语法功能汉语动词的分类和其语法功能2。1 汉语动词的分类动词定义: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词,能带宾语,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动词的语义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特征的动词往往就有不同的功能。例如: 小李 II 睡了。(充当谓语)小李 II 已经睡了。(充当谓语中心)动词的分类例子行为动词行为动词指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动词,具备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是典型的动词。跳、看、听、画、写、走、研究、买心理动词心理动词是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动词。爱、恨、憎、 讨厌、妒忌、失望、 思念、感到、觉得、以为能愿动词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
2、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能愿动词主要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作状语,不能直接带体词性宾语.能愿动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但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但有些能愿动词可以用在“不不”和“不的格式中.表示可能:能、能够、会、可可能表示意愿:愿意、乐意、情愿肯、想要、要想、敢于表示必要:应、应该、应当、得(dei)、该、当、须得 表示估价:值得、便于、难于判断动词判断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主要作用是对事物加以判断或说明。判断动词后面带体词性宾语,构成述宾短语。是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趋向的动词。趋向动词既可以单独作谓语(谓语中心),也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的趋向单音节趋向动词:上、下、进、出、过
3、、开、起、回、来多音节趋向动词:上来、下来、进来、出来、过来、回来、下去、进去、出去使令动词使令动词是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动词.使、令、叫、请、让、教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鼓励、动员、组织号召表示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有 、 没、 在、 变 、 停 、 蹲、发展 、 开始 、 继续、 消失2。2 汉语动词的语法功能动词语法功能说明例子词形变化大多数动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有AA式。第二个音节读轻音.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主要有ABAB式.第二、第四个音节都读轻声。这两种重叠,带有“尝试”的意味。表示动作的时间短,程度比较轻微。想想、 说说、 看看研究研究、学习学习、检讨检讨多数动词能
4、够带宾语多数的动词是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谓语中心, 在及物动词后面加上宾语,称为粘宾动词(例子1),也可以不带宾语(例子2)。不及物动词就不能带宾语(例子3)。1。弟弟II 在学习国语语法。2 属于大家。3. 这部戏我看过了。绝大多数动词能够受副词修饰或限制大多数动词能够受副词修饰或限定(例子1).但是,除心理动词外,一般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或限定,如:“很、“非常”、“极”等(例子2)。1。 正在表演、尽情欢唱2。 非常乐意、有点过分多数动词能够后附动态助词动词后面可以加上动态助词.如: “了”、“过、“着,分别表示动作行为的 “持续态、“完成态”、和 “经历态”,如: 哭了、哭着、哭过1。 保持
5、良好的体态。2。 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大多数动词能重叠重叠表示“动作时间短暂 或“尝试”等意思;重叠形式单音节为AA式(例子1),双音节多数是ABAB式(例子2)。有一些动词还可作式重叠,通常为联合式,重叠表示动作频繁(例子3).1. 看看、听听2。 表扬表扬、还行还行3.熙熙攘攘、原原本本 能愿动词主要置于其它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主要是充当状语,也可以单独做谓语。1. 大家|愿意去.2. 大地|应该暖和了.趋向动词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趋向动词可以单独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但经常置于其它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1. 小米|下去了,小康 |还没有出来。2。 天| 冷了,人|却 胖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