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点滴思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就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那么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才能实施有效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快乐学习。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教学活动中普遍地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2、态度。大量、反复的练习,使学生厌学,怕学。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也辛苦。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喜欢一个教师,便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的教师也充满了期待,刚接班时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热情的最佳切入点。基于此,我接新班时一般先向学生做出承诺:能不布置的作业就不布置,需要布置的作业尽量少布置;课堂上知识掌握得较好的可以不做家庭作业;上数学课决不拖堂、决不占用其他的课来上数学课。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发现我的学生绝大部分喜欢上我的数学课。二、研究学情,找准学习起点。前苏联的一位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是现有发展水
3、平;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儿童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老师的帮助,但是经过启发也许会独立完成任务。教学就是要把最近发展区水平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作为教师就应该关注学情,了解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懂得学生的心,顺学而导,才能在教学中提高效率。因此在课前,我们老师应当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学生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学会,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把自己当成学生来进行换位思考,怎样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有滋有味。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习起点,吃准教材,把握好教学目标。三、优化设计弹性教学方案,增强目标预设的有效性。教学设计是教学活
4、动的准备阶段,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是一样,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全面地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才能达到提高教学目标预设的有效性。许多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非常注重借鉴别人的经验,广泛地收集材料,在筛选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教学方案。虽然注重了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有的甚至把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怎么问、学生怎么答都写得清清楚楚。但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与预设的一致时,毫不犹豫地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一旦“节外生枝”,要么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到既定的教学思路上,要么束手无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构建的教学方案是直线型、单一型的。而优秀
5、教师在收集材料后往往是在把握环节目标的前提下,会对每个环节设计多个具体方案,力求构建出板块型的教学路径,以便对付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在学习前处于对知识的“饥饿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边的长度都为整厘米数)。学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会用边长为1 厘米正方形依次摆放在长方形上,看摆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那样就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几平方厘米。我肯定了这种做法,我接着再问:“我班教室的黑板面和教室的顶面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摆一摆吗?”同学们议论开了:“黑板面好摆但太麻烦
6、!教室的顶面不好摆,会掉下来。”大家的意见很一致,我接着问:“怎样做简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的好奇心一起迸发出来。”我顺势进行适当的点拨,使学生总结出“使用摆、数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五、遵循学习规律,给学生留足参与时间。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需要时间,老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由于思考的时间不足,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有的老师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很多问题,但只是一问一答的解决,达不到引发悟性的目的,其间虽然也给学生参与提供了一定的
7、机会,表面上很成功、很热闹,但由于没有给学生留足时间,只成了优等生表演,大部分学生知识的掌握一知半解,这也是低效教学。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敢于舍弃一些耀眼的花架子,精简教学的流程,返璞归真,节省出时间留给孩子们,多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发挥他们学习上的主动权,尽可能激发他们的自我投入意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六、发挥评价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长期以来,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过早,评价语言夸大、泛滥,评价方式单一”诸多问题。评价行为贯穿
8、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要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课堂上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既可以是教师自己,也可以是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样,既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又评价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等。在评价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总之,有效的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发展,而不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过去我们关注更多的是结果,忽略过程的重要性。一个有责任的数学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这节课我的教学有效吗?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吗?还存在哪些不足?如果是这样,我相信我们的课堂将会是有效的课堂,让我们为有效的课堂教学作出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