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县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6700568 上传时间:2024-12-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县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县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县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县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使我县原有的地质灾害加剧,还增加了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更加严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县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2009年全县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我县位于成都平原向川西北高原过渡地带,人口集中,降雨充沛,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山区、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0%。全县20个乡(镇)有11个为地质灾害易发区。2008年受地震影响,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突增到2

2、13个,造成间直接经济损失7726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 (一)降雨趋势预测。根据市、县气象部门2009年度气候趋势预测,2009年全县总降雨量较近三年有所增加,但是大部分地方仍较常年正常略偏少,汛期暴雨强度接近常年,区域性暴雨34次,主要出现时段为7月中下旬到9月上旬,结束于9月中旬,此时段平均降雨量达616.1mm,为地质灾害高发期。 (二)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预测。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发生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地区,实施地基开挖、开矿采石、挖掘修路等工程活动时,易发生地质灾害。 我县各风景旅游景区大部分处于山区,应特别注意旅游景点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和相关乡

3、镇政府要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和物资准备。 (三)地震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余震不断使龙门山构造带将进入相对活跃时段,产生了大量的次生灾害,据专家分析,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影响将持续10年左右。各相关乡镇要高度重视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提高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性,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切实做好今年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工作。 (四)地质灾害类型预测。2009年我县地质灾害发生类型以崩塌(落)、滑坡和泥石流为主,除个别地方外,地质灾害规模一般都以小型为主。 二、2009年我县

4、地质灾害预防重点 (一)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全县地质灾害涉及到11个乡镇,地质灾害易发区为: 1.西岭镇大龙村、飞水村、高店村和西岭雪山景区滑雪场高山索道滑坡、西岭雪山景区高飞水崩塌等地,若遇暴雨天气,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危及农户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公路和电站安全。 2.花水湾镇温泉社区、千佛村、杨沟村等地,因阳沟、小龙溪、川帮沟矿山开发以及旅游开发影响,在每年的暴雨季节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及村民生命财产、大双公路及沿线的安全。 3.出江镇上坝村、雷山村、华山村、虎岗村等地,受暴雨山洪的影响,易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危及当地农户生命财产安全。 4.斜源镇太平社区、江源村、大鹏

5、村等地以及原花红、安仁等煤XX县区域,人口较为密集,植被破坏较大(需退耕还林,但新的植被还未形成),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危及农户、企业及公路安全。 5.雾山乡雾山村、大坪村、两河口等地,因地质构造复杂,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危及农户生命财产、矿山企业和公路安全。 6.金星乡雁鹅、玉金村以及青霞镇分水村、仙台村等地,由于地质构造原因,岩层不稳定,在雨季易发生泥石流或山体滑坡,危及农户的生命财产、乡村公路和村小学的安全。 7.晋原镇清屏村、七沟村、锦屏村、晋王村、柏乐村、岳江村和新场镇双井村、川王村等地,许多农户靠山居住,随着地质构造变化,在雨季易发生小规模的滑坡和崩塌,危及农户生命财产安全

6、。 8.悦来镇合庆村、龙泉村、盐井村、王岗村等以及鹤鸣乡新民村、联合村、青龙村等地,由于地质构造极不稳定,农户依山建房,在雨季易发生滑坡或泥石流,危及农户生命财产安全。 各乡镇要切实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的规定,积极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城镇、村庄规划和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规范工程活动,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发生。 (二)地质灾害隐患点 目前全县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13处,威胁农户1033户、3898余人,随着雨季的来临,地质灾害隐患点还有增加的可能,其部分隐患点还对矿山、企事业单位、公路、农田、电站、水利设施、旅

7、游景点设施和游客造成威胁和危害。经市地环站汛前检查,确定我县2009年度1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为市级监测隐患点。 三、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健全完善本行政区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抢险救援措施,充实应急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预警报警系统。相关乡镇、重要基础设施管理部门以及各风景旅游区管理部门都要制定相应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发生险(灾)情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疏散群众,开展调查,及时按级上报。 (二)编制落实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国土资源、建设、水务、交通等部门要相

8、互配合制定好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找准主要灾害点的分布、威胁对象、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和主要防治措施,落实监测、预防责任人。组织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乡镇、厂矿企事业单位在汛期前对本辖区内地质灾害进行检查,认真编制地质灾害隐患点防御预案,做好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的发放工作。 (三)完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制度,落实防灾责任。各有关部门和相关乡镇要进一步落实防灾责任制,完善汛前检查、汛期巡查、汛期值班和灾情报告制度。每个地质灾害监测点所在的乡镇要认真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制度、险情巡查制度。 (四)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认真落实

9、防灾减灾措施。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识灾、防灾、避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和完善县、乡、村、社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认真落实巡查预警、避险疏散、抢险减灾、避让搬迁等防范措施,尽量将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五)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需的资金。2009年全县震后避险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共200户,并将落实专项资金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和工程治理。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地质灾害监测、避险搬迁、灾害治理等工作的需要。要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安排必需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第6页 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