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我县“三农”工作的总目标。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年,为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畜牧经济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净化乡人居环境的各种能力。 一、“十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情况回顾。“十五”期间,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把农村发展纳入城乡统筹建设内容,使农民在减负增收中受益。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318元,其中畜牧业纯收入1150元,占整个农业收入的35%。畜牧业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
2、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支农投入,使我县畜牧业和畜牧业经济得到突破性发展,动物疫病控制能力明显加强。一是大力扶持畜禽养殖大户和小区发展,促进了畜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实施畜禽品种改良和进行良种选育引种补贴,提高了养殖效益。三是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和实用养殖技术,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四是创新和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降低了防疫费用,提高了防疫质效,确保了畜产品安全。五是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力度,降低了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思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扶持“三农”的力度
3、不断加大,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畜牧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宽,畜产品消费市场更加广阔,发展畜牧业积极性不断增强,畜牧业向现代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这都为“十一五”畜牧业实现“转变、拓展、提升”创造了条件。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农民增收和畜牧业产业发展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开拓市场和增加投入为动力,以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为支撑,以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和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保障,转变畜牧业传统生产方式,建立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畜牧产业格局,进一步拓展畜牧业产业链条,创新发展模式,迅速提升畜牧业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畜
4、牧业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为建设全省绿色经济强县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生产发展总体目标是: (一)生猪出栏达到35万头,山羊出栏8万只,家禽出栏45万只,禽蛋2000吨 ,肉类总产量达到26000吨。培育各类养殖大户和示范场1000户,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0%以上。 (二)畜禽品种改良比例进一步提高,其中生猪人工授精面达到100%,三元杂交商品肥猪达到60%以上,牛羊冻精配种达到60%以上,配方饲料使用率达到90%以上,大型养殖场污水、粪便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三)引进3-5家千吨以上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扩大现有屠宰场和肉联加工厂加工能力。建设各类养殖小
5、区8-10个,培育中介服务组织10-15个,建立完善的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 (四)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制改革,构建动物防疫、诊疗、检疫三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体系,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两瘟四病”(猪瘟、鸡瘟、口蹄疫、禽流感、羊痘、猪链球菌病)等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接种密度达到100%,牲畜死亡、发病率控制在国标以下,保持布氏杆菌病、血吸虫等疫病清净。 三、主要工作措施。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增”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实施三大“转变”。重点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发展节约
6、型、环保型畜牧业,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1、要转变畜牧业发展理念。用工业化思维谋(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划畜牧业发展,积极推进我县畜牧业向现代化迈进,加快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和组织化程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历史性转变。 2、要改变传统畜禽生产模式。一是要积极扶持专业养殖大户。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积极扶持能够从事现代畜牧业生产的各类畜禽专业养殖大户,使其逐步成为我县畜牧业发展的主体。二是要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引导分散的养殖户进入养殖小区,使已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实现畜禽养殖现代化,加强小区
7、的疫病防疫设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推进畜禽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使我县畜禽饲养走上标准化、规范化。三是要积极发展中介组织。按积极支持,加强引导,提高层次,规范发展,发挥作用的思路加强对各类中介组织的管理,对内规范生产行为,对外参与市场竞争,解决分散的饲养专业户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3、要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村“五改”,重点对散养户进行“改栏”,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农民修建沼气池,有效利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垫草、粪便等废弃物,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种草养畜、“林草畜”“畜沼粮”“猪
8、鱼禽”等生态环保养殖配套技术和青贮、氨化技术,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推广种植高蛋白、高能量优质饲草,以草代粮,解决我县的“粮-畜”矛盾。 (二)“拓展”二大功能。重点是拓展畜牧业发展领域和途径,完善和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开拓畜产品市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1、拓展畜牧业功能,确保猪牛羊禽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供给,充分发挥畜牧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等功能。 2、拓展畜牧业产业链条。畜牧业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有效利用丰富的农产品及其副产品,进行畜产品深加工,能有效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条。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通过利
9、益机制实现产销和服务对接,形成围绕龙头建基地、依靠龙头带基地的格局,支持畜产品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联系起来,帮助养殖农户规避市场风险,把畜产品卖出去、卖好价,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 “双赢”。 3、要拓展畜产品市场。大力开拓畜产品县外、市外、省外市场,加强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畜产品信息交流平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畜产品市场体系。 (三)“提升”三种能力。重点是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对动物疫病的控制和保障能力,强化对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建设的投入,健全畜牧业政策法规体系,提高畜产品质量
10、安全水平,不断增强畜牧业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一是要按照动物源性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的理念,加强对饲料和药物中违禁药品的例行监测,强化市场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进畜产品生产源头的洁净化、生产与经营的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要加大生猪品种改良、牛羊冻精配种力度,普及“三元猪”、“杂交牛”、“杂交羊”的生产、育肥等技术,提供更多低脂肪、高蛋白动物源性畜产品,改变城乡人民膳食结构,全面提升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要提高自主育种能力,加大良种补贴力度,重点建设一批良种繁育示范场、培育一批良种示范户,提高良种覆盖率。
11、2、提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力。一是要以控制、消灭规定动物疫病为目标,建立、健全动物疫病控制体系、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和预防用生物制品流转冷链体系。二是落实综合防治措施。认真实施强制免疫、强制检疫、强制消毒、强制扑杀、强制堵截,强化动物疫情管理和动物防疫监督,控制、消灭重大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三是强力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域净化,加大对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力度,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完善县级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和检疫设施建设。 3、提升重大动物疫病控制能力。建立较完善的动物防疫、动物防疫监督、兽药监察和兽医管理四大兽医工作管理体系,要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切实把各把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实处,确保我县不发生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4、提升牧政法规的支持保护能力。争取省市加大对我县畜牧业的投入,健全政策落实制度和机制,加强动物防疫监督、动物检疫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为重点的执法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依法治牧的能力。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