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皋市乡镇(市直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考核评比细则
考评项目
考核内容及标准
得分
备注
微型课题研究(20分)
备案微型课题数达在职在编教师数的5%~10%得3分。低于5%一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3分)
备案微型课题的综合通过率达80%以上得8分,低于80%一个百分点扣0.2分,扣完为止。(8分)
[综合通过率=(结题课题数/备案总数)X50%+(结题课题数/推荐结题数)X50%]
市(县)级课题立项数达3项以上得3分,少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3分)
市(县)级课题结题一个得1.2分,最高得6分(6分)
规划课题研究(15分)
有国家级课题直接得5分。
省、市规划课题立项数达3项以上得5分,少于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5分)
国家级、省、市规划课题年检均分达优秀得10分,良好得8分,合格得6分,不合格得0分。(10分)
[年检均分=本单位各课题年检总分/课题总数]
活动教学研究(4分)
积极参与“活动教学研究”,每月投稿达1篇以上得1分,不达标不得分。(1分)
每学年被“活动教学研究网”录用稿件3篇以上得3分,两篇得2分,一篇得1分,未录用不得分。(3分)
不能积极支持和配合活动教学研究中心承办相关活动扣2分。
参与“雉水名师工作室”建设(4分)
能认真组织本单位教师参加“雉水名师工作室”的市(县)级以上研讨活动,与会人员无违规违纪现象,得4分。(4分)
不能积极支持和配合“雉水名师工作室”承办相关活动扣2分。
《如皋教育研究》用稿(12分)
能按时投稿,得1分。(1分)
每月投稿数5篇以上者,得5分,少一篇扣0.5分,扣完为止。
(5分)
全年稿件录用数达一档得6分,二档得4分,三档得2分,无录用不得分。(6分)
[划档方法:根据录用稿件数将各单位从高到低排序,前三分之一为一档,中间三分之一为二档,后三分之一为三档]
读书活动(6分)
能认真组织开展各项读书活动(读书征文、读书笔记、读书演讲比赛),参与人数符合要求得2分,有一项活动不合要求即不得分。(1分)
各项比赛累计得分排名达一档得4分,二档得3分,三档得2分。(4分)
[计点方法:读书征文、读书笔记一等奖计3点,二等奖计2点,三等奖计1点;读书演讲比赛一等奖计5点,二等奖计4点,三等奖计3点。有一计一。
划档方法:根据获奖情况将各单位所得点数累计并从高到低排序,前三分之一为一档,中间三分之一为二档,后三分之一为三档]
主题班会评比(5分)
能精心组织人员参赛,人数符合要求得2分,不合要求不得分。
(2分)
获得南通市一等奖得本项最高分3分,其它奖项不再累计。
获得的其它奖项按南通市二等奖得2分;如皋预赛一等奖得1分,二等奖得0.5分;如皋决赛一等奖得2分,二等奖得1分的标准累计得分,有一计一。本项最高得3分(3分)
南通市班主任征文评比(8分)
能精心组织人员参赛,参赛论文数量达标得3分,不合要求不得分。(3分)
各单位人均得分排名达一档得5分,二档得4分,三档得3分。
(5分)
[计点方法:南通一等奖计3点,二等奖计2点,三等奖计1点;如皋一等奖计2点,二等奖计1点。有一计一。
划档方法:将各单位人均点数从高到低排序(人均点数=累计总点数/在职在编教师数),前三分之一为一档,中间三分之一为二档,后三分之一为三档]
教育类文章发表(20分)
各单位人均得分排名达一档得20分,二档得18分,三档得16分。(20分)
[计点方法:国家级论文每篇得5点;省级每篇得3点;地级市级每篇得1点。有一计一。
划档方法:将各单位人均点数从高到低排序(人均点数=累计总点数/在职在编教师数),前三分之一为一档,中间三分之一为二档,后三分之一为三档]
提供文章复件及知网等收录证明。每人最多提供5篇
教育类文章、课题研究成果获奖(6分)
能精心组织人员参评,参评数量达标得1分,不合要求不得分。
(1分)
各单位人均得分排名达一档得5分,二档得4分,三档得3分。
(5分)
[计点方法:①教育类文章专指江苏省师陶杯、教海探航和南通市教师专业成长论文。一等奖每篇得5点;二等奖每篇得3点;三等奖每篇得1点。有一计一。②课题研究成果获奖指在各级教科院(室)组织的评比活动中所获得的奖项。国家级一等奖得8点,二等奖得6点,三等奖得4点;省级一等奖得5点,二等奖得4点,三等奖得3点;南通市一等奖得得4点,二等奖得3点,三等奖得2点;如皋市一等奖得3点,二等奖得2点,三等奖得1点。有一计一。
划档方法:将各单位人均点数从高到低排序(人均点数=累计总点数/在职在编教师数),前三分之一为一档,中间三分之一为二档,后三分之一为三档]
提供获奖证书原件。
2 / 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