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荷塘风起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
2.学习本文移步定点的写法。
3.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 走近作者
颜元叔,1933年生,湖南茶陵人,台湾当代著名散文作家。致力于散文创作的艺术实践,“以刀的笔,刻画着时代的斑斑点点,鞭笞之间,固是怒目金刚,看看流脓淌血,纸背却怀着一颗菩萨心肠,他凭知识良心,去丈量历史,去人世生活,故可在众浊之中见清澈,在嘈杂中闻清音。”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标出下列字词读音:
澹澹( ) 无暇( ) 馨香( ) 纤细( ) 浸( ) 鸮( )蓓蕾( ) 宁谧( ) 树杪( )芜秽( ) 劲( )韧( ) 荷茎( )斗笠( ) 荷秆( ) 宽敷( ) 平洼( )鸡爪( )长堤( ) 尽 ( )量 霎( )时 刹( )那 渲( )染 扁( )舟 堵塞( )相称( ) 满yì( ) 应酬( ) 停刹( ) niǎn( )压 垂倾( )
2.填写正确的字
萧dàng( ) jué( )择 wū ( )é( ) 结bā( ) kāng( )kǎi( ) 双fēi( ) 深dài( ) wǎn( )顺
3.下列多音字标音并组词
兴__________ 扁__________ 剎__________ 纤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区别下列字形
衰__________ 萧__________ 馨__________暇_________
衷__________ 啸__________ 磬__________遐_________
哀__________ 箫__________ 罄__________瑕_________
三.研读文本
找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这些景物的,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阅读
说 荷(节选)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干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虐肆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惟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⑥若遇暴雨突至,秋雨绵绵,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似一朵朵初绽的音符,挟着荷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⑦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⑧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选自2002年第10期《美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