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案
1. 一级分离器常见故障及应急预案
序号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方案
备注
1
油水界面高位报警
水出口控制阀失效
将控制模式变为手动,打开旁通阀,手动操作.
进料水相突然增加,控制阀反应滞后
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若进料水相继续增加打开旁通阀.
水相出口管线不畅
检查水相出口阀门运行情况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2
油水界面低位报警
水出口控制阀失效
将控制模式变为手动,打开旁通阀,手动操作.
进料水相减少
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若进料水相继续减少手动关闭出水阀门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3
油面高位报警
油出口控制阀失效
将控制模式变为手动,打开旁通阀,手动操作.
进料油相突然增加,控制阀反应滞后
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若进料油相继续增加打开旁通阀.
油相出口管线不畅
检查油相出口阀门运行情况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4
油面低位报警
油出口控制阀失效
将控制模式变为手动,打开旁通阀,手动操作.
进料油相突然减少,控制阀反应滞后
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若进料油相继续减少打开旁通阀,手动操作.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5
高压报警
气出口控制阀失效
打开气线旁通控制阀,手动操作.
气相出口管线不畅
检查气相出口阀门运行情况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6
低压报警
气出口控制阀失效
设置成手动模式,打开气线旁通控制阀,手动操作.
仪表风故障
打开气线旁通控制阀,进行手动操作.
进气量减少
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若进气量继续减少,关闭控制阀前或阀后的阀门.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2. 二级分离器常见故障及应急预案
序号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方案
备注
1
油水界面高位报警
水出口控制阀失效
将控制模式变为手动,打开旁通阀,手动操作.
进料水相突然增加,控制阀反应滞后
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若进料水相继续增加打开旁通阀.
水相出口管线不畅
检查水相出口阀门运行情况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2
油水界面低位报警
水出口控制阀失效
将控制模式变为手动,打开旁通阀,手动操作.
进料水相减少
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若进料水相继续减少手动关闭出水阀门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3
油面高位报警
油相出口管线不畅
检查油相出口阀门运行情况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4
油面低位报警
进料油相突然减少,控制阀反应滞后
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若进料油相继续减少打开旁通阀,手动操作.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5
高压报警
气出口控制阀失效
打开气线旁通控制阀,手动操作.
气相出口管线不畅
检查气相出口阀门运行情况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6
低压报警
气出口控制阀失效
设置成手动模式,打开气线旁通控制阀,手动操作.
仪表风故障
打开气线旁通控制阀,进行手动操作.
进气量减少
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若进气量继续减少,关闭控制阀前或阀后的阀门.
仪表失效
通过就地测量对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3. 换热器常见故障及应急预案
序号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方案
备注
1
热介质流降低
部分管程堵塞
关闭换热器抽芯清洗:打开浮头,用4bar压力的蒸汽逐根清洗.
冷介质出口温度降低
管程进口和出口压差增加
2
热介质出口温度升高
严重结垢
关闭换热器抽芯清洗:打开浮头,用4bar压力的蒸汽逐根清洗.
壳程入口和出口压差过大
4. 热媒系统常见故障及应急预案
序号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方案
备注
1
电机过载
电源电压波动
检查电源电压排除故障
电源缺相
检查电源电压排除故障
电机烧毁
换电机
热继电器烧毁
换继电器
控制柜内聚集的灰尘引起局部短路形成高电流
检查清理控制柜,,若需要,更换电流接触器
2
膨胀罐液位低
媒油量不足
用补给泵加媒油
系统有漏油点
检查系统管线,补漏点
低液位开关损坏
检查低液位开关
3
膨胀罐液面非正常升高
加热介质漏入媒油系统
检查原因并排除
4
压差异常
热媒系统有蒸汽存在,形成气阻
控制温度,打开膨胀罐放空阀排出水气
系统中有阀门没开形成阻力
检查系统管线上的阀门,消除阻力
循环泵出口压力不足
检查循环泵入口是否打开,如果泵有损坏及时维修或更换
5
热媒油过热
PLC设置有误
检查PLC值并按系统要求重启
PLC模式设置有误,导致达到停炉温度控制失效
检查PLC程序,按要求就行调整
温度变送器故障,导致温度信号无法传送
更换温度变送器
6
过热冒烟
PLC设置有误
检查PLC值并按系统要求重启
PLC模式设置有误,导致达到停炉温度控制失效
检查PLC程序,按要求就行调整
炉腔进料过多
调节炉腔进料
燃料存在重组分不充分燃烧,引起碳化层影响热吸收
检查燃料气质量,清理炉丝上的积碳
温度变送器故障,导致温度信号无法传送
更换温度变送器
7
热媒流量降低
系统中有阀门没开形成阻力
检查系统管线上的阀门,消除阻力
循环泵出口压力不足,形成气阻
检查循环泵入口是否打开,如果泵有损坏及时维修或更换,排出气体
过滤器阻塞
清理过滤器
系统缺油
及时补充媒油
8
热媒出口压力低
媒油加热炉丝有漏点
检查并修补漏点
循环泵出口压力不足,形成气阻
检查循环泵入口是否打开,如果泵有损坏及时维修或更换,排出气体
压力变送器故障,导致温度信号无法传送
更换压力变送器
9
热媒出口压力高
加热炉出口阀没开
打开加热炉出口阀
系统阻力过高
检查系统工艺线路
10
燃料气压力高
燃料气进口压力过高
检查并调节燃料气进口压力
燃料气出口压力调节阀设置有误
检查阀设置并根据要求重启系统
进灰导致压力控制阀无法正常操作
检查清理压力调节阀
燃料气高压保护设置有误
重启保护装置
11
燃料气压力低
燃料气进口压力过低
检查并调节燃料气进口压力
燃料气出口压力调节阀设置有误
检查阀设置并根据要求重启系统
进灰导致压力控制阀无法正常操作
检查清理压力调节阀
燃料气低压保护设置有误
重启保护装置
12
加热炉启动按钮失效
检查PLC柜是否有报警信号
排除报警故障
检查炉子出口设置温度值
正确设定该值
13
启炉后螺线管阀门泄露报警
燃料气杂质引起阀门无法完全关闭
检查燃料气质量,清除杂质
阀门垫圈损坏致阀门无法完全关闭
检查或更换垫圈
燃料气泄露探测开关设置有误或损坏
重启、维修或更换
燃料气泄露探测开关接口堵塞
检查并清理
14
启炉后空气压力保护报警
气门打开故障
检查气门,将其调节到要求的位置
鼓风机损坏或电力不足
检查,维修或更换鼓风机
空气压力开关设置值有误
重启
鼓风机转向有误
改变电源相序,确认转向正确
气压开关堵塞
清理或更换开关
15
清炉后气门未减小
伺服电机满负荷,CAM设置有误
调节CAM设置值
气门调节机械异常
调整气门调节机械
伺服电机损坏
更换伺服电机
16
炉子气门调整后无法点火
炉内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比例有误
调节比例
燃气设定压力有误
调节压力
点火变压器损坏
更换
点火极无火花
调整电极位置
燃气阀门污染或损坏
清理或更换
17
点火后火焰异常熄灭
火焰探测装置污染或故障
检查火焰探头,清理或更换
火焰信号放大器损坏
更换
燃气进口压力波动
检查燃气进口压力
5. 井口和OGM 常见故障及应急预案
序号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方案
备注
1
井口压力高
(设计不大于4.0MPa)
1部分管道堵塞
2 误操作,下游关断阀门。
3 CPF ESD 动作
1关闭井口出液,检查管线
2 关闭井口出液,检查流程
3 关闭井口,联系CPF,等待下一步指令.
2
井口压力低
1 输油管线故障漏油
2 下游操作不正常
3 井下压力低
1 检查输油管线
2 联系CPF
3 改ESP井
3
OGM 压力高
1下游部分管道堵塞
2 误操作,下游关断阀门。
3 CPF ESD 动作
1关闭井口出液,检查管线TRUNK LINE
2 关闭井口出液,检查流程
3 关闭井口,联系CPF,等待下一步指令.
4
OGM压力低
1 输油管线故障漏油
2 下游操作不正常
3 井下压力低
1 检查输油管线TRUNK LINE
2 联系CPF
3 改ESP井
5
隔离开关熔断熔断丝熔断
1 熔丝额定电流低于负荷电流
2 用电负荷存在短路现象
1 更换符合负荷电流的熔丝
2 用高压摇表检查电缆、负荷的绝缘电阻,排除故障
6
箱式变压器不工作
1 线路未送电
2 电缆存在故障
3 电源缺相
1用高压试电笔检查变压器高压侧电压
2 用高压摇表检查电缆
3 用高压摇表检测是否存在单相接地
7
RTU不工作
1光缆线路不通
2 缺电源
3 RTU不工作
1 用光缆检测仪检查故障并处理
2 检查外接电源和柜内直流电源工作正常
3 在厂家指导下查故障点或更换主板
6. EXL1 常见故障及应急预案
序号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方案
备注
1
外输管线压力损失大
1 外输管线内表面结蜡
2 管线内部有异物
3 中间阀池的阀门开度不够
1 执行全程通球操作
2 发信号球,确定异物位置,进行处理。
3 检查各个阀门,确认全部打开。
2
收发球信号指示仪不工作
1, 指示仪翻板锈死
2, 内部顶针弯曲变形
1 检查指示翻板
2 取出内件检查
7. 泵常见故障及应急预案
序号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处理方案
备注
1
泵不工作,流量太小
1泵或入口管路未充满
2入口管路有气囊
3 转向错误
4 叶轮中有异物
1 液体充满管路
2 入口排气
3 调整转向
4 检查叶轮
2
泵送压力太小
1 泵送液体含气量大
2 轴承磨损
3 口环磨损
4 叶轮磨损
1 检查液体介质
2 检查轴承
3 检查口环
4 检查叶轮
3
泵振动或引发太大噪音
1 叶轮磨损
2 轴向窜量太大
3 润滑不足
4 轴承架进水导致轴承生锈
5 转子不平衡
6 泵送液体含气量大
1 检查叶轮
2 检查轴向偏差
3 检查润滑
4 检查轴承
5检查转子
6 检查液体介质
4
其它故障
见厂家操作和维护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