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游戏:把你的年龄乘2减5的得数告诉我,我就知道你今年几岁。
问题1: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
问题2:你能用符号语言表述其中的数量关系么?
教师顺势切入课题,并请学生口述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环节二、合作交流
1.问题引入
问题1:小颖种了一棵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cm,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5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m?
如果设x周后树苗长高到1m,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40+5x=100.
问题2.甲、乙两地相距22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时比原计划多行走1km,因此提前12min到达乙地,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多少千米?
设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xkm,可以得到方程: 。
问题3.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0 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8930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增长了147.30%.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如果设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10万人中约有x万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那么可以得到方程:(1+147.30%)x=8930.
问题4.某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5850m2,长和宽之差为25m,这个操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如果设这个操场的宽为xm,那么长是(x+25)m.由此可以得到方程:x(x+25)=5850.
环节三、展示提升:
1、 上面的方程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由此可得,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_____未知数,而且方程中的代数式都是_____,未知数的指数都是____,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 下列方程:(1) x+ =2 (2) 0.3x-2=1 (3) =x-1
(4) 3x²-2x=1 (5) x=2 (6) x-5y=2,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
3、什么叫方程的解?
4、x=2是下列方程的解吗?
(1)3x+(10-x)=20 (2) 2x²+6=7x
在第二环节学生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练习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与有效性。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
环节四、当堂检测
1、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5x=0 (2)y²=4-y (3)ax+3=0 (4) 3+2=5(5)2x-3
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____________
2、 方程 2t+1 = 7- t 的解是( )
A t = -2 B t = 2 C t=1 D t=3
3.方程(a+6)x2+3x-8=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____
4.已知(m-1)x|m| -5=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____
环节五、课堂小结
第五阶段,我结合本节内容,让学生对自己课堂上的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作全面客观的评价。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有效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巧妙地将书中的例题及教学目标融入其中,再通过简洁有效地练习,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地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