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几道热点同类化学实验题的练习和整理.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65430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道热点同类化学实验题的练习和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几道热点同类化学实验题的练习和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道热点同类化学实验题的练习和整理 靳旭东 2014/4/21 (2013年安徽卷•28).(14分)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72- 转化为Cr3+。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1)在25℃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 编号 初始 pH 废水样品 体积/mL 草酸溶液 体积/mL c(Cr2O72-)/mo·L-1 c0 蒸馏水 体积/mL ① 4 60 10 ② ① c1 30 ② 5 60 10 30 ③ 5 60 0 t/min t1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7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 (填化学式)。 (3)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 ; 实验①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 mol·L-1·min-1(用代数式表示)。 (4)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 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 假设二: ; 假设三: ; ………… (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72-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2012年安徽卷•28)(13分)工业上从废铅酸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32—(aq)PbCO3(s)+SO42—(aq)。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 可实现上述转化,在 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 。 (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为PbCO3; 假设二: ;假设三: 。 (4)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①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 ②定量研究:取26.7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21.0 固体质量/mg 26.7 22.4 0 200 400 温度/℃ (2011年安徽卷•28)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保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1)实验前:①先用0.1mol•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        ,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 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          (写化学式)。 (2)右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         。 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 原因是           。 (3)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溶液的pH;    假设二:         ;假设二:          ;    ……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已知:溶液中的NO3-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实验步骤及结论:                            (2010年安徽卷•28)(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 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②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2010年广东卷•33) (16分)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 = ________________ (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_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4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3: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1H2SO4、1moLL-1NaOH、0.01molL-1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2009年广东卷•21)(12分)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 [Fe(C2O4 )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L-1HNO3、1.0 mol·L-1盐酸、1.0 mol·L-1 NaOH、3% H2O2 、0.1mol·L-1KI、0.1 mol·L-1CuSO4、20% 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 有K2CO3。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 , 现象是 。 (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2008年广东卷•21)(12分)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 mol·L-1H2SO4/ 3% H2O2、6 mol·L-1HNO3/0.01 mol·L-1KMnO4、NaOH稀溶液、0.1 mol·L-1KI、20% KSCN、蒸馏水。 ①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 假设2:        ; 假设3:        。 ②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 实验过程 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 (2007年广东卷•23)(11分)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处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L硫酸、2mol/L硝酸、2mol/LNaOH溶液、20%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元素;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3)实验过程 根据(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提示】Ⅰ.在答题卡上按以下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内容对应; Ⅱ.注意文字简洁,确保不超过答题卡空间。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② ③ ④ (2012年广东卷•33) 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CH3 + 2KMnO4 Δ COOK + KOH + 2MnO2 + H2O COOK + HCl COOH + KCl 操作Ⅱ ①无水Na2SO4干燥 ②过滤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反应混合物 滤液 有机相 水相 无色液体A 白色固体B 操作Ⅰ 过滤 ①蒸发浓缩 ②冷却,过滤 浓盐酸酸化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 g和6.9 g;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 ,操作Ⅱ为 。 (2)无色液体A是 ,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现象是 。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Cl— ③ 干燥白色晶体,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计算结果为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第7页(共8页) 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