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科 目
化学
年 级
九年级
课时
2
作者
赵文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的第一个课题,也是绪言后学生接触到的第一节正式的化学课。本课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再透过化学变化过程的揭示,初步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以及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
(2)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准确区分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典型事例;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方法的运用,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一些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从生理上讲,他们正处在青春期,情绪性较强、理智相对较弱,心理现象异常活跃复杂、而且易变。从知识水平来看,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感觉比较生疏,但多数学生对化学课比较感兴趣,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尝试新事物的热情较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判断;
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与判断。
难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五、教学资源
实验(演示)教具
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铁架台、研钵、烧杯、橡皮塞、玻璃导管、洁净的玻璃片
实验药品:胆矾、NaOH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教 具:ppt课件
教学支持资源
网络资源
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媒体使用
导入
“小魔术”导入
参与“小魔术”操作,并注意观察现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质的变化
课本P6实验
【实验1-1】水的沸腾
【实验1-2】胆矾研碎
【实验1-3】胆矾研碎前后的溶解,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
【实验1-4】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分组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并与生活中的有关事例进行对照比较。
这是化学课中的第一次实验,由于学生还不了解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所以对于【实验1-3】和【实验1-4】由教师演示,目的在于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另外这个环节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列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变化,由学生判断
思考并判断
学以致用
列举蜡烛然绕的事例,提出问题: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哪些现象?
小组讨论并交流结果
通过了解变化中伴随的一些现象,进一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检测练习
思考并完成练习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题
巩固提升
教
学
过
程
流
程
图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正式接触到得第一节化学课,学生兴趣较高。教后有以下感受:
1.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印象比较深刻。
2. 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3. 现代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有效利用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实验的基本常识还没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放手”还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