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业设计统一技术决定
项目名称
子项名称
专 业 结 构
批 准
审 定
审 核
编 制
2014 年 12 月 日
1.基本资料
a) ±0.000相对应的绝对标高值:见总图
b) 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
c)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d)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
e)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乙级
施工和使用运行期间应进行周边环境监测和沉降观测(是 /否 )
f) 基本风压值: 0.45 kN/m2
地面粗糙度: B 类
g) 基本雪压值: 0.45 kN/m2
h)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05 g;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建筑物场地土类别: 类
i) 简要地质资料
j) 地基土标准冻深: m 。
h) 地下水埋深为: 待定 。
2.活荷载取值:
a)不上人屋面: 0.5 kN/m2 上人屋面: 2.0 kN/m2
b)住宅: 2.0 kN/m2
c)阳台: 2.5 kN/m2
d) 电梯间走廊及门厅 3.5 kN/m2
e)楼梯: 3.5 kN/m2
f)卫生间:2.5 kN/m2
g)电梯机房 7.0kN/m2
h)其他情况
恒荷载取值(100板厚计算)
a)屋面: 5.5 kN/m2
b)住宅: 3.9kN/m2
c)楼梯(斜板部分): 9.0 kN/m2(剪刀梯)
7.0 kN/m2(普通楼梯)
d)卫生间: 5.2kN/m2
e)封闭阳台: 4.0kN/m2 不封闭阳台: 5.2kN/m2
3 技术决定
a) 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
商业裙房、地下车库框架结构
b) 计算程序:
c) 按国家规范标准执行。
d) 与甲方等有关方面商定的一些原则问题:
(一)建设方施工图设计任务书(修订)中内容:
结构主要设计原则:考虑成本因素,结构布置应体现传力简捷的原则,各项荷载及计算参数应按规范合理取值,综合考虑安全性、耐久性、施工方便性及经济性的统一;精心计算,控制本工程混凝土含量及钢筋含量等指标在合理范围之内。
i. 结构设计根据经验建议:墙主筋、柱纵筋、梁板受力钢筋用三级钢筋;墙身水平和纵向构造钢筋用三级钢。板分布筋、梁箍筋为三级,剪力墙暗柱箍筋用8,间距见《抗规》6.4.5.板构造钢筋为6@140.梁、板、柱、基础混凝土均为C30(高层剪力墙如果轴压比不够可加大)
ii. 场地平整和基础问题:基础方案根据勘察报告依据,对多方案进行综合比较,选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建议主楼采用CFG复合地基筏板基础,商业裙房和地下车库采用住下独立基础止水筏板)。
iii. 上部结构体系应与建筑协调,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主要建筑空间不宜露出梁、柱、剪力墙等构件的棱角,构件断面、配筋设计在满足建筑功能(层高、净高、间距等)及外观效果要求基础上切忌过分保守。(如必须露梁一般先选厨厕等次要房间,再选客厅,卧室内露梁须征得负责人同意)。
iv. 建筑物长度超标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楼板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优先按膨胀带设置。
v. 考虑防渗水问题。卫生间周边墙处设置300高混凝土槛,施工时采用混凝土二次浇筑,与原结构体系形成整体。(建筑专业处理)
vi. 过梁、构造柱设计应符合规范要求,其洞口平面布置建施图应清楚表示;墙体构造柱的具体平面位置和大样与建筑协商确定后标注在结构图上。
应留出电气、上下水、设备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的定位图。(如必须穿梁时应满足结构安全,同时满足安装施工技术要求、特别注意排水管道距板底距离是否满足安装技术要求)(同时在梁、墙上留洞时应注出是哪个专业使用的洞口)。
各专业之间和专业内部设计应互相协调,例如:平面位置、尺寸一致,细部构造一致,其结构布置配筋应一致,不要相互矛盾。
填土厚度超过2.00米的室内非承重墙下设计必须有基础梁,填土厚度不足2.00米的非承重墙下若无基础拉梁则需设计砖基础。
各房间内尽量不出现明梁,保证建筑空间。如能通过上翻等措施解决问题的应尽量使用,以满足建筑使用功能。
消防通道等处活荷载应按实际情况取值,没覆土是为35 kN/m2 ,有覆土可折减。
室内楼板若有局部降低,应标注标高并注意板配筋形式;厨卫地坪作结构降板时,周边相应梁面是否可突出厨卫楼板面应与建筑相互协商。厨房、卫生间隔墙处的梁宽及位置应避免和排水管道及降板矛盾。楼板钢筋坡度小于1:6可拉通。
设备预埋件、预留孔洞、预留套管的位置、尺寸、荷载与相关专业协调一致;给排水穿外墙管应预留套管。
女儿墙、凸窗、花坛、台阶、建筑线条或造型等非结构构件,需结构配合者均应有结构设计详图,并应注意其倾覆、沉降、开裂及与主体结构的联结等问题。空调板应与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可靠连结,不应简单埋置于非承重墙体内。
卫生间的下层为卧室或餐厅等部位时,结构应降低楼板标高,卫生器具排水方式为侧排,避免影响下层卧室的使用。(且不能有梁露在卧室中,此种情况应上翻梁)
对相关专业在楼板、墙内埋设管线提出限制条件,必要时应有结构加强措施。
结构应该严格准确实现建筑的功能、造型、效果等意图(设计过程中与建筑人员积极配合,关注设计中建筑的修改)。若结构技术上有难度或不能实现的应及时与专业负责人及主师洽商再加以确定。
根据建筑要求注意封边梁与悬挑梁的梁高关系,折线窗窗顶不同梁的梁底标高应一致;某些短跨的填充墙下尽量采用楼板增加附加钢筋而不用梁;应注意上下户型墙体有变化的时候,不能出现室内板顶露梁、墙体出现不必要的墙垛,如因结构必须,应告知建筑专业及主师。Ss
空调板、飘窗板、檐线挑板宜做成 100 mm厚。
其他情况说明:
(二)结构设计计算参数选择:
i.建立计算模型时墙配筋率参数按实际配筋率输入
ii.计算结果位移比、轴压比等参数尽可能接近规范限值
iii.地下室外墙采用单独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配筋
iv.基础形式: 筏板基础 ,地基处理: CFG复合地基 。
e) 建筑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主体结构均为C30,门窗过梁、构造柱为C25;钢筋HPB300(φ) ,HRB400()。
f) 采用的相关资料及行业标准
① 其相关抗震构造做法及节点、钢筋混凝土过梁、钢筋混凝土雨棚等可选用河南省省标11YG。
② 混凝土梁、柱采用平法表示,参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③ 混凝土板式楼梯采用平法表示,参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2/2s)
④筏形基础采用平法表示,参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11G101-3)
⑤采用的手册:《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
⑥桩基:选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g) 图纸深度要求: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执行
4 地基基础形式
5.执行中修改情况记录:
a) 计算周期比(0.9控制)、位移比(1.2及1.5)计算时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计算配筋等其它内容时不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注意:位移及周期不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
b) 施工模拟用模拟3
c) 周期折减系数: 0.9/0.95(商业裙房框架可取0.75)
d) 偶然偏心与双向地震扭转效应同时勾选,pkpm可不同时考虑,按效应大的考虑(用于周期、位移、规则判断),优先按双向地震,配筋时只考虑双向地震
e)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按规范取值
f)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0.85(地下室顶板计算可取0.8)
g) 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1.0
h)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6
i) 梁扭矩折减系数:0.4
j) 柱、墙、梁主筋强度 (N/mm2): 360
k) 梁、柱箍筋强度,墙分布筋强度(N/mm2):360
l) 梁柱重叠部分是否作为刚域简化 是
m) 按高规5.4.1条决定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n) 柱配筋按单偏压计算(特殊定义里定义角柱)
o) 混凝土容重(kN/m3): 27 (25~28)
p) 多层部分考虑活荷不利布置;柱、墙活荷载及传到基础的活荷载均折减,住宅一、二层为商铺者,折减系数为1.00,以上楼层按荷载规范表4.1.2中数值按一层起算依次折减。
q) 应先按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及构造要求应满足抗震规范6.1.14条。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的嵌固端,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1,如果基础底崁固选3.
r) 室外地面附加荷载: 10 kN/m2
s) 按砼规范(7.3.11-3)计算砼柱计算长度系数
t) 质量振型参与系数不小于0.9
1>
折合成梁上荷载每沿米层高砖墙荷载:2.2 kN/m2 (加气混凝土块);
板厚取值:
1. 跨度小于4米,取100mm
2. 跨度大于4米小于4.5米,取120mm
主楼带裙房(高规10.6.2) 裙房屋面层 板厚做150mm 上下相邻两层做120mm
- 6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