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宇宙结构猜想 我们眼中的世界有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分,微观世界指的是我们肉眼不能看见的可以无限小的世界,宏观世界指的也是我们肉眼不能看见的可以无限大的世界。 根据我们学过的基础知识,我们知道微观世界就是要了解构成我们肉眼能够看见的物质的基本物质是什么,通过中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原子核和原子核外部的电子数决定了物质本身的性质。而电子数的多少和出现机率较多的轨迹使电子呈现了多维次的分布现象(暂时这样说),1个电子的轨迹分布是一个球形,我们可以把它看为1维次的数学模型表现,2个电子的轨迹分布是对称的纺锤形,我们可以把它看为2维次的数学模型表现,3个4个以上电子的轨迹分布就是3维次和4维次以上的数学模
2、型表现了。其实这只是这么一说罢了,实际上我们不能确切把握电子的轨迹,只是通过它们出现的机率绘出这样的点阵图。而我们的世界也总是在三维的世界中,不能也没有办法很好突破。 所谓维次,我的理解是每一个维都是可变的,也就是说可以改变大小的。1维就是一个假想的线,我个人认为时间就是一维的。在这个维度上的量是可变的。2维就是一个面,有长和宽,这是大家都了解的,长宽两个维次的量是可以变化的。3维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有长、宽、高三个维度来描述。这三个维度在量上都是可变的。3维以上的维度,目前只能用数学模型来描述。4维世界,我个人认为是3维中加入时间维度,不过不是我们目前3维世界的简单时间维加3维,因为目前
3、我们的时间维度只能往前不会回溯,是不能在量上有大小变化的。所以我们的3维世界其实是只是一个完整的3维空间,而非4维。而5维,有天文学家认为是质量维的,这点看来有点是那么回事。 说完维次,我们来看看宏观世界,宇宙结构其实从宏观到微观其实都是一致的。我们知道的宏观世界就是星系,我们知道卫星绕着行星转,而行星绕着恒星转,而恒星和行星形成的星系又绕着更大的星系在转,从万有引力上来看,这是正确的。不过实际情况是这样么?我们在地球上,所以我们能把握地球卫星的轨迹,能把握相邻的行星甚至恒星的轨迹。这里说的轨迹就是真正可测算的轨迹,当然这些测算是忽略了较远星系对我们的相对微弱的引力的情况下来测算的。这是我们处
4、在这个宏观世界中的位置能做到的。如果我们的宏观世界对某些我们不能想象的智慧生物来说是微观世界的话,那么我们的星系运行在于他们来说就象我们对电子绕着原子核转的感觉,这个运转轨迹就是不可把握的了,这种轨迹在他们来说只能用出现的机率来点阵测定。在他们的视觉来看,我们的所有星系运行规则都是不能“微观”把握的。也许我们的宇宙和星系只是他们世界中物质的一个元素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3维空间中,月球绕着地球转构成月地系统,这个系统又绕着太阳转,当然还有相邻的其它的卫星和行星系统在绕着太阳转,形成了太阳系,当然太阳系以外还有以一个或多个恒星的构成的恒星系统,这些恒星系统又一起围着某个质量更大的中心转构成了更大的
5、星系银河系,而银河系外也有类似的大星系和星团,这许许多多的大星系和星团肯定又围绕什么中心转,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星系,更大的星系外又有类似情况,于是就这样一环扣一环,宇宙大到我们无法想象,从这里看来宇宙是无限的,不过宇宙却是有边的(为什么?这点我会在宇宙形成猜想中说到,这是不矛盾的)。 每个恒星系统中的行星数量,取决于这个系统中恒星的数量和质量,这和微观世界是一样的,原子核周围的电子数量取决于该物质原子核的质量和数量,有人可能会问物质中怎么还有多原子核的情况,呵呵,大家想想化合物。纯净物质我们看来是只有一个原子核结构的,这可以看为一个恒星构成的恒星系统。而化合物就可以看为是有多个恒星的星系。不过
6、化合物 用电子的情况不知道在多恒星系统中会不会表现为共有行星的情况,不过想来这是肯定的;多恒星系统中的每个恒星应该有自己的行星,也应该有和其它行星共有的行星,不过这样的行星的轨迹就不是我现在仓卒间能想出来的了。 我们这个宇宙以外的其它宇宙结构是什么样的呢?这就不是我们能明白的了,不过大多肯定不是我们这样的3维宇宙结构构造方式,不过我们目前的3维宇宙结构就是这个样子的了,在3维的世界中随时间单向流逝走向消亡,所以说什么时光回退,在我们的这个3维的宇宙中是不能实现的。最多只是在特定情况下减缓或是停止时间一会儿,而要回流,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这个空间的时间只是一个增量。这样简单的道理,想想就明白,真搞
7、不懂有些幻想家白费那个力气弄什么时光穿梭干什么。另外说其它宇宙结构是大多数不是我们的3维宇宙,这是从宇宙形成的机率来说的。 二、宇宙的形成猜想 宇宙的形成,目前科学家们说的最多的论点就是“宇宙大爆炸论”,这个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至少我们现在这个3维的宇宙应该是这样形成的。宇宙大爆炸后,宇宙爆炸的尘埃形成星云,再经过长久的演变最后“混沌分,天地生”,形成了今天的各个星系,有的星系还在生存中,象仙女座大星云,有的星系已经灭亡形成了白矮星或宇宙黑洞。这就象我们的细胞有的在生长有的在灭亡。 但是宇宙爆炸前是什么样子呢?科学家们众说纷纭。呵呵,其实道佛家的物质生死轮回理论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我们知道一个
8、恒星系的灭亡,是从该系中的中心恒星进入老年期膨胀后变为红巨星,然后开始塌缩,引力开始增大,会把该恒星系中的其它行星拉入自己的怀抱,从而质量更大,自身引力也更大,塌缩也在加剧。根据总体质量的差别,决定了塌缩到最后成为的星体,质量小的成为白矮星,质量大的成为中子星,质量再大的成为超新星,甚至沦为宇宙黑洞,宇宙黑洞的形成需要有足够大的中心质量,当中心质量足够大,引力作用下不断塌缩,塌缩到不能塌缩了,成为了一个奇异点,而且还在不短吸引别的天体,从而增大自己的质量和引力。 有人说黑洞如果质量再大,大到不能想象,那么黑洞还会变成什么。有人就回答,一个人被刀杀死,和被原 炸死,都是一个死人不会变成其他,从而
9、说黑洞质量再大还是黑洞,不会变成其它。这点看起来是很有理的,不过,如果我们整个大宇宙真的灭亡了,整个大宇宙的无限大的质量塌缩难到只会变成“大黑洞”么?我大胆猜想,其实量积累到一个临界点后,会变成另外一个状态。我们知道宇宙黑洞塌缩为一个点,而这个点对宏观世界来说是可能只能是一个小的不能在小的点。即使是宏观的小的不能再小的点,可能也有一个房子那么大,也可能只是一个桌子那么大,不过要从房子那么大塌缩为一个桌子那么大,可能需要吞噬的天体质量总和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而且可以肯定越往后,塌缩需要吞噬的天体的质量数量越大,同时相对地塌缩也越困难,耗时也越长。那我们无限想象,这个质点真的塌缩为一个点,而且还在继
10、续大量补充质量,还在塌缩,缩到不能再缩,而质量也增加到了一个极限,那就会“物极必反”,最后产生了“反塌缩”,就会往另一个空间“反增长”,就象我们看见一个圆圈缩为一个点,再缩就反向增大了。 另一个空间的“反增长”,就是质量塌缩小到微观得不能再微观后的一个大爆发,那不仅是那么多的引力另一个空间的释放,这样就是相对于这个塌缩这个空间来说的“负空间”,于是就在“负空间”中产生了“宇宙大爆炸”,也在“负空间”中形成了新的宇宙,而“大爆炸”形成了新的空间,形成了新的宇宙,这样就诞生了一个新的宇宙,而这仅仅是一个新宇宙的诞生,有的宇宙已经在生长中,有的快死了,许许多多都以我们无法想象的状态存在。 这个“宇宙
11、大爆炸”会不停地向外延伸自己的空间和“势力范围”,延伸到其它宇宙的范围时,就会慢下来,最后和其它许许多多不同年龄的宇宙形成动态平衡。离新生宇宙的爆炸中心越近,宇宙天体的形成越快,离爆炸中心越远,宇宙天体的形成越慢,当然这只是一个概率,个别情况就是小星系形成快一点,大星系形成慢一点。而新生宇宙和其它宇宙的边界就形成了宇宙的边缘,所以我们说宇宙无限有边。当然这个边缘是一个动态平衡,另一个宇宙的物质和这个宇宙的物质在边缘地带都会有出现,不过越往里出现的机率越小。这个宇宙边界很象我们的细胞和细胞间的感觉,可能比这还要模糊不清。 曾经在十多年前,美国科学家们发射了带有大功率接收器的航天器,希望能找到“反
12、物质”,当时我觉得很可笑,因为我认为反物质只能是在大爆炸前的产物,或是其它不同性质的宇宙空间中才可能有和我们宇宙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我们的微观世界可能可以在实验室中获得,为什么?微观世界是宏观的缩影,而微观是我们可以一定程度控制的。所以觉得在我们现在的宇宙中去找“反物质”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宇宙位置并非我们宇宙的边缘,如果在边缘,我们才有可能得到一点大爆炸前的或是其它宇宙空间的“不同物质”,不过不一定就是“反物质”,如果是大爆炸前的,反物质含量可能会多一点吧。这样耗时耗力而不会有结果的事还有很多科学家在干。 宇宙因为爆炸的缘故,我们可以把宇宙的形状看为一个圆形,如果以宇宙天球的
13、绝对坐标”来看,一道光从地球上某点射出,忽略能量损耗,最后这光会绕宇宙天球一周回到射出的起点,不过那时地球早就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这一点早在十多年前就被美国和前苏联的科学家所证明了,这样可以说明宇宙其实是 有边的。这样也可以理解在我们宇宙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能理解的空间形式的宇宙。 从目前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出,人体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大系统,而人体中的细胞也可以看为一个独立的小系统。而这一个个独立的小系统其实就是每个不同宇宙的缩影。我们可以大胆猜想,我们的宇宙其实可以只是别人的微观世界中的一个元素,我们的宇宙时间对我们来说很漫长,不过对宇宙外的“大宏观世界”来说可能只是极短一瞬。而“大宏观世界”
14、外还有更大的宏观,宇宙又属于更大的宇宙,呵呵,无法想象了吧。 三、2010年“世界末日论”驳斥 有说2010年冬至后,地球进入新的宇宙时代,还有说这个时代以后地球进入了4维空间,而很多人类会因此而灭亡或“淘汰”,还引出了什么“深篮孩童”、“水晶小孩”的说法,看了我的宇宙形成论点的,就可以知道这纯粹是无稽之谈。空间之间的转换是那么容易的么?3维世界的思维竟敢妄谈4维世界。 有说2010年地球磁极转换,如果地球磁量为零磁通,可能会有地震、洪水等灾难使人类灭绝,这一点我的认为是,地球是一个大质量的天体,它的引力不可能因为磁极转换而消失。就算磁极转换,而且转换是一瞬间的事,也不会有所谓的地震、洪水等灾
15、难。为什么呢?物体具有“南北极”磁性时,它只是物质内部电子运动或正负方向都从磁极一端指向另一端,当然,这也是一个概率事件,指向一致的电子多,该物体磁性就强,反之就弱。而我们消除或改变该物体磁性时,它不会有大的变化,只是电子的运动或指向变化了。所以说地球磁极转化会使人类灭绝也是无稽之谈。最多只是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潮汐现象有点影响罢了。 有其它预言又说到什么2012年12月21日夜晚后,看不见第二天的太阳,这个结果可以分析为几点。 1、 太阳消失了 太阳凭空消失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离开地球,12小时的功夫,再快也能在地球上看见。如果说太阳灭亡了。也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太阳正处于中年期,就算灭亡,也不是
16、12小时的功夫。 2、地球停转了 地球停转这也是不可能的,地球停转,只是地球上一部分人看不见太阳,从那些所谓对全人类的预言上来说就不准确了。另外地球这么重的质量的一个物体停止自转,由于惯性的原因,12小时的时间就完全停下来也是不可能的。 3、人类全都灭亡了 这就更不可能了,人类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就算是巨大的灾害,也不可能把人类在短短12小时内消灭,而且这么巨大的灾害不可能一的征兆都没有就在12小时的时间中发生了。 4、玛雅人的预言精准,预言过就会实现 预言这东西不好说,说玛雅人的预言精准,前四次都对了,说了四个太阳纪,那么请问谁知道那四个太阳纪的毁灭性灾难是不是都发生了呢,就算发生了,是不是都
17、准时呢?毕竟那么多年的时间,也许有人说可以通过恐龙化石来测定年代。那么,就预言算说的是对的。玛雅预言说的2012年也没有说是有毁灭人类的灾难发生啊,只是说地球从此进入新的时代。预言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1999年人类灭亡的预言实现了么? 以上是逻辑上的驳斥,物理和天文学上的驳斥论据的内容就不多说了,看了我的一和二的人都会明白。 四、外一篇:玛雅猜想 玛雅人的历法非常精准,数学能力也超强,有科学家研究他们有一历法不属于地球,从其中的推演来看应该属于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一个星球,而这个星球又不存在。从这里我们可以猜想,其实玛雅人是属于“火星来客”,“MAYA”这个词和英语中的“MAY”五月这个词很象,而
18、五月在星象学上是属于火星的,这个只是臆测,不作佐证。大胆一点,我们从玛雅历法上来看,我们可以猜想火星气候恶化,他们用了一个中转站,建在地球与火星之间,而一时之间,那时地球并不适合生物居住,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改造,于是他们陆续移民地球,所以地球上的玛雅人就有了两套历法,一套属于地球,一套属于这个中转站。而后来玛雅人类的突然消失,应该是移居到其它地方去了,而说是他们灭亡的说法不成立,毕竟现在没有他们的遗骨和化石,这点从中国历史考古方式上可以得到参考。 玛雅人来到地球应该有他们的交通工具,而这个交通工具是什么呢?有文献指出玛雅人知道轮子,还用轮子作为小孩的玩具,但是他们有道路系统,可是他们不用轮子,以
19、现在我们的观点来看,他们不用轮子,那只能说明他们的交通工具比我们想象的发达,当然有人会开玩笑说他们用“走”的。呵呵,一个用走的民族能轻易把月球的后面部份精确绘在太阳神庙的前门上么? 一开始我们就错了,认为玛雅人是地球上的原住民,其实他们是火星人的后人,火星的科学探测也显示了那里曾经有人工运河的痕迹。还有对月球的种种疑问,有说月球是一个人造天体,它是空心的。呵呵,综合上述,这些,我们觉得只有玛雅人干的可能性比较大。 玛雅人可以说是太阳系的原住民,但绝不是地球的原住民。可恨西班牙人一炬毁了好多玛雅文化,用西班牙人的话说“那是属于魔鬼的文明”,怎么魔鬼法,只有当时的入侵者知道了。 有一种说法说人类是由猿进化来的,而现在的好多论据都 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人从猿变来这样的进化机率比一只猴子在钢琴上乱蹦,能蹦出一单“第五交响曲”的机率还要小。那只能说人类是一种经过改良的生物,不过谁来改良的呢,这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