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灵宝一高世界地理周练之俄罗斯、北美、拉丁美洲
组题:郭新超
一、单项选择(共60分)
( )1、受自然、经济等条件的影响,俄罗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
( )2、俄罗斯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A 、东欧平原的中部和南部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 、西部沿海平原 D、各大河下游的平原地区
( )3、关于俄罗斯的正确叙述是
A.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B.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这里有欧洲最长的河流注入里海 D.大西洋沿岸有重要的海港—海参崴
( )4、俄罗斯西部平原与东部山地、高原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山 B.叶尼塞河 C.勒拿河 D.鄂毕河
( )5、读某河流局部地区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形成图中沼泽的因素之一是降水丰沛
C.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
D.冬季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季节
( )6、下列有关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棉花带分布在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B 美国三面环海,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C 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属新兴工业区 D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 )7、.北美地区占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下列中的: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亚热带湿润气候 D.地中海气候
( )8、关于北美气候的正确分析是
①北美三面临海,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②西部高大的山脉,阻挡着大西洋水汽的进入,使北美降水稀少
③中部大平原南北贯通,有利于冷、暖气流经过,造成夏季温差大
④北美的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下列高原中,地质地貌特征大致与巴西高原相似的是
A 青藏高原 B 德干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帕米尔高原
( )10、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刹面示意图”,图中山脉A的成因是
A.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而形成
B.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
C.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而形成
D.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据此回答11—12题:
( )11、 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 a、b、c B. c、d、e
C. a、b、e D. a、c、d
( )12、 图示①一⑤城市中,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右图表示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及工作地选择“偏好指数”空间分布,读图回答13~14题。
( )13.图中“偏好指数”较高地区共同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发达,历史悠久
B.交通便利,工业发达
C.气候条件优越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 )14.对图中③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②美国重要的玉米带;③区域经济发达,属于新兴工业区;④区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五大湖区的铁矿资源及五大湖的航运功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图5),该城市的平均海拔为52米。据此回答15~16题。
( )15.M城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其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 B.地形 C.纬度高低 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 )16.中央谷地的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
A.土地面积大 B.土壤肥沃
C.临近消费市场 D.灌溉系统发达
读下图,回答以下3题。
( )17.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 )18.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科技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 )19.与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局势多极化
阿拉斯加是美国的第49个州,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森林、渔业、黄金、石油等资源丰富。读美国阿拉斯加州简图,回答20-21题
( )20. 对阿拉斯加州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阿拉斯加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比美国本土其它地区大
B.南部沿海地区气候相对温暖
C.一年中,阿拉斯加州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D.阿拉斯加州的森林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 )21.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拉斯加冬季的气温平均上升,阿拉斯加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河流冰期消失 B.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下降
C.冻土带减少,森林带北移 D.林业和种植业的规模缩小
读中美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完成22~23题。
( )22.甲、乙两地相隔不远,但降水差异大,其主要原因是
A.甲处于信风背风坡,降水少;乙处于迎风坡,降水多
B.甲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乙处于信风带,降水少
C.甲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水少;乙处有暖流影响,降水多
D.甲处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乙处于背风坡,降水少
( )23.中美洲是世界上香蕉的主要产地,导致其香蕉产量大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农业技术水平高 B.以香蕉为主要食物
C.高温多雨的气候 D.邻近美国,市场需求量大
巴西每年约有2万平方千米的热带草原被破坏。环保人士指出,必须严格制止破坏草原的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农业用地。读图,回答24~25题。
( )24.巴西热带草原的形成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C.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
( )25.图中甲地是世界著名的咖啡种植园,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主要有
①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②地处低纬,气候湿热 ③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 ④东临太平洋,海运便利 ⑤农业科技水平高 ⑥国内外市场广阔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26~28题。
( )26.Q地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 )27.P、S两地纬度大致相同,而气候类型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 )28.E、F、P三地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分异
2007年7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了图示地区部分国家大使论坛,其目的是促进中国和该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助中国企业开拓该地区市场,以经贸活动为切入点,促进中国与该地区国家之间的联系,结合图完成29~30题。
( )29.甲处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有大量的牛肉可供出口。当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降水充足 B.气候温和
C.土地租金低 D.交通便利
( )30.有关P处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温和湿润,沿岸暖流的影响
B.降水少、温差大,受地形的影响
C.全年高温少雨,沿岸寒流的影响
D.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季风环流的影响
二、综合题
31、图6为世界某区域略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喜光,耐低温,耐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为甲国的国花。(26分)
(1)简述甲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答对2点得4分)
(2)分析图中沼泽地的形成原因。(答对5点得10分)
(3)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国向日葵生产的有利条件。(答对3点得6分)
(4)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图示海域及沿岸地区可能发生的变化。(答对3点得6分)
32、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简要分析A、B两气流性质的成因及其对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影响。(A、B性质成因、有利、不利影响各1分共6分)
(2)图示地区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但很多大城市及特大城市市中心区白天人口集中,而夜晚却人流稀少,人口密度甚至不及白天的十分之一,称为名副其实的“空心城”,试分析原因。(两点4分)
(3)联系图中两地的海上通道叫北大西洋航线,造成该航线的不安全自然因素有哪些? (两点4分)
灵宝一高世界地理周练之俄罗斯、北美、拉丁美洲
一、选择题
1---5A A C B A 6—10D B C B D 11—15DD B C B
16—20D CADB 21—25CADBD 26—30、C DAAB
二、综合题
31、 (1)纬度高,北极圈穿过该国北部;三面临海;地跨亚欧两州; (答对2点得4分)
(2)森林广布,涵养水源,径流量较丰富;河流有凌汛,易泛滥;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有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10分)
(3)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纬度高,夏季日照时间长;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6分)
(4)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北冰洋沿岸低地,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受影响;极冰融化,北极熊等动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极冰解冻,可开辟多条海上航线,有利加强各国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引起该地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等。(答对3点得6分)
32、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A气流来自北冰洋,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性质寒冷干燥(1分),会给农牧业带来冻害(1分),但有利于减轻次年虫害;(1分)B气流来自大西洋副热带海区,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性质温暖湿润,(1分)不利于谷物生长,(1分)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1分)
(2)郊区环境好,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高,(2分)交通条件的改善,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2分)。
(3)风浪大、浮冰。(4分)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