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试验室建设
1. 建设单位没有专职人员管理试验检测工作。
2. 监理单位没有独立设置试验室,与施工单位共用同一试验室;或部分试验项目在施工单位试验室开展。
3. 施工单位预制梁(板)场未单独设立试验分室。
4. 施工单位混凝土拌和站未设专职试验人员,未配备必要的试验设备,未开展检测工作。
5. 标准养护室未配备自动养护系统,样品养护条件不符合试验规程要求。
6. 胶凝材料室、化学分析室等未配备空调,
工作环境不符合试验规程要求。
比如,水泥性能试验时,试验室温度要求为20℃±2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如不配置空调无法满足要求,影响试验精度。
二、试验检测资质
试验检测资质不符合要求(重点是监理单位),有以下几种情况:
▲没有资质符合要求的母体试验室授权;
▲ 母体试验室资质不符合要求,其认证
参数满足不了验标要求的施工、监理单位的试验检测项目。
▲超资质范围开展试验检测工作。此问题较普遍,在历次监督检查中都有发现,同时,此类问题又是相当严重的,计量认证
管理规定,超认证参数以外的检测是无效的,不具备法律效力。
检查方法:监督检查时,要求被检查
单位提供试验检测计量认证参数表,进行认真核对。
▲资质过期,母体试验室未及时进行计量认证复审。
▲母体试验室对工地试验室的资质授权日期过期。
▲委外试验室的资质确认、审核程序不符合要求。TB10442-2009有具体规定。
三、试验检测人员
1. 试验检测人员数量不足。
2. 技术负责人技术职称及从事本职工作年限不满足要求。
3. 取得铁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培训的人员数量不足。铁路建设项目要求必须取得铁路试验员上岗证,其他行业的上岗证可参考,不能替代铁路试验员上岗证。
4. 4.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主要试验人员变更,未履行审批手续,或审批单位不符合标准规定。
5. 试验人员在不同建设项目或同一建设项目的不同试验室兼职。
6. 试验检测人员的学历证、职称证、上岗证虚假。
四、试验检测设备
1. 未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
2. 一些试验设备未检定和校准,或检定校准日期已过。
3.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后未在醒目位置进行标识。检定标识由完成检定工作的技术监督局负责。
4. 仪器设备使用后未认真填写使用记录。按要求仪器设备使用后要及时填写使用记录,其使用记录本一般就近放置。
5. 仪器设备精度(分辨度)不符合要求。此类问题时常发生。每种试验在试验规程中,对仪器设备都有具体的精度要求,这是保证检测数据准确的根本。很多试验室对试验规程研究、学习不够,对细节掌握不全,产生设备精度不够问题。监督检查中要高度关注。
五、试验检测报告及记录
1. 签发(批准)人员不符合要求。标准规定“试验检测报告签发人应是国家认监委或省级技术监督局批准的母体试验室合法授权签字人;其签字领域应与其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授权签字领域相一致,不得超出授权签字领域签字”。
2. 审核人员与试验人员为同一人。报告签发人和审核人可以是同一个人,但审核人与试验人不能是同一个人。一般情况下试验报告由质量负责人进行审核。
3. 试验报告审核人和试验人与试验记录中的不一致。试验报告与试验记录的内容有不一致现象(个别),检查时重点关注检测数据的一致性。
检查方法:把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进行对比。
4. 试验报告或记录有涂改现象。试验记录不可涂改,可杠改(杠改后加盖修改人员印章)。试验报告既不可涂改,也不可杠改。
六、标准规范
1. 标准规范未建立台帐。
2. 标准规范不齐,基本的试验标准、规程、方法等不全,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3. 试验检测采用标准、试验方法错误。
4. 试验检测用标准未实行动态管理,未及时进行更新标准。
试验检测相关标准的特点是:多、杂、更新快。
5. 未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及时掌握新标准。
七、试验室验收(工作条件确认)
1. 未验收即开始使用。
2. 验收组织单位不符合标准规定。
3. 验收内容过于简单,注重形式,不注重实际工作能力。
4. 验收程序不符合要求,无书面资料。
八、现场监督检查其他试验检测问题
1. 混凝土拌和站计量不准确,误差偏大,不符合验标规定。
方法:检查拌和站计量系统,必要时打印出一段时间的混凝土浇注计量记录,进行核对。
2. 高性能混凝土用粗骨料采用一级配,不符合规定。
3. 混凝土养护不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不符合标准规定。
4. 各种材料未按验标进行进场检验,现场已使用。
5. 监理单位平行或见证试验未做,或频率不足。不同试验项目的要求不同,监督检查时要针对不同试验检测项目,对照验标区别对待。
6. 施工、监理单位的进场检验项目不全,时常发生漏项问题。另外,时常发生检测指标不符合设计问题(有时设计指标高于验标)。
7. 混凝土表面裂纹超标,预应力混凝土有裂纹,钢筋砼裂纹宽度超过0.2mm。
8. 混凝土缺陷随意修补。修补不当易造成行车安全隐患。
9. 标养试件、同条件试件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工地随意养护。严重影响数值的准确性。
10. 河沙泥块含量超标问题较多。
11. 各种原材料储存条件不符合规定。比如:砂、石未分区存放,场地未硬化;水泥、粉煤灰、矿粉等储存条件不好,有受潮结块现象;钢筋未支垫,未覆盖,锈蚀严重;防水材料露天堆放,风吹雨淋,
不符合规定,影响使用效果;外加剂存 储容器露天敞口放置,下雨天也不覆盖,雨水、杂物等进入容器内。
12.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主要现象是:钢 筋偏位严重,比如桥梁承台施工时,经常出现一侧钢筋与模板空隙偏大,一侧偏小现象;保护层垫块数量不足。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影响高性能砼质量。
13. 混凝土配合比的指标未出全面(一些指标龄期未到),监理已审批,施工已使用。
1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符合要求。不同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不同使用年限的混凝土有具体要求。TB10005-2010,《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1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环境类别不符合设计要求。共有六种环境类别:碳化环境、氯盐环境、化学侵蚀环境、盐类结晶破坏环境、冻融破坏环境、磨蚀环境。每种类别分不同作用等级。
16. 钢筋机械连接未做工艺性试验。
17. 监督检查时,高度关注铁建设〔2011〕 172号文《关于开展隧道衬砌等铁路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的通知》,检查建设单位落实情况。涉及的内容包括:隧道衬砌、桥梁基桩、路基填筑、路基挡墙、抗滑桩、锚杆(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