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乌市第101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设复数满足,则( )
A. B. C. D.
2.“”是“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的( )条件. ( )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3.在中,=60,AB=2,且,则BC边的长为 ( )
A.1 B.3 C. D.
4. 设,若,则( )
A. B. C. D.
5.已知O、A、B是平面上的三个点,直线AB上有一点C,满足2+=0,则=( )
A.2- B.-+2 C.- D.- +
6.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则 ( )
A.2 B. C. D.
7.如图,已知正六边形ABCDEF,下列向量的数量积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
8题图
8.函数(其中)的图象如图所示,
为了得到的图像,则只要将的图像 ( )
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9.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满足,当时,,则的值等于 ( )
A. B. C. D.
10.若函数与在区间[1,2]上都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
( )
A.(-1,0) B.(-1,0)∪(0,1] C.(0,1) D.(0,1]
11.若是三角形的最小内角,则函数的最大值是 ( )
A. B. C. D.
12.已知a>0,且a≠1,f(x)=,当x∈时,均有,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2,3),=(-1,5),则=_________.
14.已知则的值为 .
15.已知函数,则满足不等式的x的范围是_________。
16.已知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120°,若向量,且,则的值为
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6小题,70分,须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
(1)求 的值;
(2)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p:|1-|≤2,q:x2-2x+1-m2≤0(m>0),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本题满分12分)
已知
(1)当,求函数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的;
(2)若分别是锐角的内角的对边,且,,试求的面积.
20.(本题满分12分)
如图,一人在C地看到建筑物A在正北方向,另一建筑物B在北偏西45°方向,此人向北偏西75°方向前进km到达D,看到A在他的北偏东45°方向,B在其的北偏东75°方向,试求这两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1)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2)函数是否有最小值?若有最小值,指出其取得最小值时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
四、选做题.(本小题满分10分.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已知是⊙的切线,为切点,是⊙的割线,与⊙交于 两点,圆心在的内部,点是的中点。
(1)证明四点共圆;
(2)求的大小。
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经过点,倾斜角。
(1)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
(2)设与曲线相交于两点,求点到两点的距离之积。
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作出函数的图像;
(2)解不等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B 2.A 3.D 4.A. 5.D. 6.C 7.B 8.A 9.A 10.D 11.D 12.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14..15..16..
三、解答题(共6小题,70分)
17.(12分)(1),B=,=。。。。。。6分
(2)m=8 。。。。。。6分
18.(12分)(1)f′(x)=3x2-2ax,
因为f′(1)=3-2a=3,所以a=0.又当a=0时,f(1)=1,f′(1)=3,
所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3x-y-2=0. 。。。。。。6分
(2)令f′(x)=0,解得x1=0,x2=,>0,
f(x)在,上单调递增.。。。。。。。6分
19.(12分)(1),的值域为,
是取得最大值。。。6分
(2)。。。。。。6分
20.(12分)解:依题意得,,
,
,,.
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答:这两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为5km
21.(12分)(1)∵,
∵ 在 上是减函数,
∴ 在恒成立.
又∵ 当 时,,
∴不等式 在时恒成立,
即 在时恒成立,
设 ,,则 ,∴ .。。。。6分
(2)∵,令 ,
解得: , ,
由于,∴,,
∴, ,
①当即 时,在上;在上,
∴当时,函数在上取最小值.
② 当即 时,在上,∴当时,函数在上取最小值.
由①②可知,当 时,函数在时取最小值;当 时, 函数在时取最小值. 。。。。。。6分
四、选做题.(本小题满分10分.)
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1)证明略;(2)=
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 (2)点到两点的距离之积2;
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1)作出函数的图像;略(2).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