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力--力的示意图13.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663942 上传时间:2024-1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力--力的示意图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力--力的示意图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力--力的示意图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力--力的示意图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力--力的示意图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科目初二物理课题重力 力的示意图审核人审批人主备人薛转琴班级姓名授课时间第六周组号序号13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3、经历探究过程,得到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4、知道力的三要素,知道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并能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导案学 案阅读课本48页至49页回答右边的问答题阅读课本48页至49页完成右边的填空先做实验然后完成右边表格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完成当堂检测。一、【自主学习】(5分钟)(我学习,我收获)1、 叫重力。2、重力是如何测量的?3、如何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4、力的三要素指 、 、

2、 二、【交流展示】(30分钟)(我参与,我快乐)1、阅读课本P48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叫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重力的大小可用 来测量。2、重力的大小 活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猜想: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实验验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钩码所受重力,再逐渐增加钩码的数量,分别测出其所受重力,并填入表格。 实验序号钩码质量钩码重力N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123 结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 比。在物理学中,常用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用m表示物体质量,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之比,则:G= 其中g=9.8N/,其物理意义: 。a3、重

3、力的方向 猜一猜: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的。4、力的示意图(阅读课本P50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通常把 、 和 称为力的三要素。 在力的示意图中,用 表示力的大小 ,用 表示力的方向,用 表示力的作用点。三、 【点拨升华】(5分钟)(我归纳,我提升)例题: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其质量为30,受到大小为100N、与地面成300斜向上的拉力。 求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画出物体所受拉力的示意图。四、【达标检测】(5分钟)(我检测,我巩固)B用力拉弹簧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C往墙上敲钉子D往前推桌子1、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重力方向的是( )2、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

4、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 作用的缘故。3、一个美丽的氢气球吊着重物在空中缓缓上升,如图所示。 (1)在上升过程中,若以气球为参照物,重物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2)请你在图中作出被提升的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4、某景区的瀑布有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关于瀑布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B水的密度减小 C水的质量减小 D水的体积增大5、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示意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6、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7、2009年4月29日,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行(

5、如图)。大桥主桥长932m,全桥永久用钢达到国内创纪录的46107kg 。 (1)大桥永久用钢的体积为多大?(钢=7.9103 kg/m3) (2) 大桥永久用钢受重力多大?(取g=l0Nkg)7、小明用天平、钩码、弹簧秤研究物体所受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测量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质量m/0.00.100.200.300.400.50重力G/N0.00.93.04.04.9(1)某次测量弹簧秤的读数如图甲所示,请你将弹簧秤的读数填入上表空格中。(2)根据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乙图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我们把 称为分子.物质是由大量 组成的,分子间有 2

6、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3. 大量实验证明: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 中.分子间既存在着 力,又存在着 力。【交流展示】(25分钟)活动1 :分子模型1、用粉笔在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对笔迹仔细观察,你会看到什么? 现象: .说明: .2、水与酒精的混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在液面最高处做一标记,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和混合前相比的总体积有什么变化?现象: .说明: .结论: .活动2:分子运动1、实验: 红墨水同时滴在冷水和热水中现象: .结论: .2、实验:有人曾经做过: 将打磨光滑的铝片与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了5

7、年, 5年后发现它们彼此渗入对方1毫米,说明了 扩散现象: .热运动: .大量实验表明: .。活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1、实验:把玻璃板放在水面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提起现象: .说明: .2实验: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之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在它下面还可以挂一个较重的物体呢!现象: 说明: 【小结】:上面实验说明, 分子间存在着 力 平时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又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点拨升华】(10分钟)1、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距最小分子间作用力最大分子运动在某点附近振动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有2、纳米技术与材料:(1)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

8、度(1nm= m)内的科学技术。(2)纳米材料特点:_.【当堂检测】(5分钟)1.一块糖放入一杯满满的水中过一会儿.现象:(1)整杯水变甜了,这是_,说明_.(2)水没有溢出,说明_.(3)如果糖放入的是热水,溶化就比较快, 说明_.2.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世界”中的分子是不停运动着的来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3.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子打开后能闻到香味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

9、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5.物质是由_颗粒组成的,这种 颗粒直径的数量级是_.6.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 A.粉尘粒 B.分子 C.原子 D.电子7.液体和固体中的分子不会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的缘故,压缩液体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着_的缘故.8.“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 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之间距离_分子间几乎没有_。9.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 1物理学中,把能 称为分子分子是非常小的,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例如

10、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 (填上合适的单位)。2下面四个用来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例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为了杀死空气中的细菌预防感冒,常在屋子里加热醋,不久整个屋子都会嗅到醋味B把一匙盐放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咸了C在教室里打扫卫生,如果是在没有洒水的情况下用笤帚扫地,就会在射进的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D放在室外的一盆水,慢慢地会蒸发完3分析下列各种现象,能证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是: ( )A气体会无限地扩散 B气体很容易压缩C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D玻璃摔碎后很难拼凑复原4向装有清水的烧杯中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整杯水都变红了,说明( ) A水有流动性

11、B水的对流性 C水的蒸发 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5两块光滑、表面干净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原因是( )A两块玻璃分子间的距离较大,作用力太小 B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C两块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太小,表现为斥力 D两块玻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太小6 如图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会儿,看到上面的瓶于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有一定大小 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7下列各种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A气体容易被压缩 B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C铁棒被

12、折断后很难再合成一个整体 D气体会无限地扩散【课后提升】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句中“花气袭人”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发生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表明芳香油分子处在运动中。2两滴水银相接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3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压缩物体时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拉伸物体时也要用力,说明分子间有 。4某同学举了四个例子用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不适当的是(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了C把糖块放人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

13、甜了D将樟脑丸放在箱子里,过几天后整个箱子里都充满了樟脑味5棉线一拉就断,而铜丝却不容易拉断,这是因为( )A棉线的分子间没有引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有引力B棉线的分于间有斥力,而铜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C棉线、铜丝的分子间都有引力,只是铜丝分于间的引力比棉线分子间的引力大D棉线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而铜丝分于间的引力比斥力大6如图所示,在一根较长的玻璃管中注入一半水,再缓慢地倒满酒精。用塞子塞住开口端,上下颠倒几次再竖起来,可以看到 ,这个实验直观地说明了 ,又间接地说明了 .7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的无规则撞击而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1)布朗运动是 的运动。A分子 B原子 C小颗粒(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一切分子在 运动AA励志格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