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T1821-2022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6531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T1821-2022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42∕T1821-2022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42∕T1821-2022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42∕T1821-2022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42∕T1821-2022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22 DB 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8212022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japonica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 2022 - 03 - 03 发布 2022 - 05 - 03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18212022 I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品种搭配 . 2 机械耕整 . 2 5

2、粳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 2 品种选择 . 2 播种育苗 . 2 机械插秧 . 2 5.3.1 基本要求 . 2 5.3.2 作业质量 . 2 田间管理 . 2 机械植保 . 2 机械收获 . 3 机械干燥 . 3 6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 3 品种选择 . 3 机械播种 . 3 田间管理 . 3 机械植保 . 3 机械收获 . 3 机械干燥 . 3 (资料性)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田间水分管理 . 4 DB42/T 18212022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3、。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江洋、曹凑贵、汪金平、蔡明历、程建平、张枝盛。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027-87665821,邮箱:;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华中农业大学,联系电话:027-87282130,邮箱:。 DB42/T 18212022 1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粳稻-小麦模式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要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和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4、的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稻麦两熟区的粳稻和小麦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 21015 稻谷干燥技术规范 GB/T 21016 小麦干燥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534 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 NY/T 989

5、 水稻栽植机械 作业质量 NY/T 3658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NY/T 3891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NY/T 995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 作业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粳稻-小麦模式 japonica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 粳稻-小麦模式是指粳稻与小麦的两熟制生产方式。 全程机械化生产 completely mechanical production 全程机械化生产是指用机械来代替人工劳动完成全过程生产作业。 4 基本要求 DB42/T 18212022 2 4.1 品种搭配 根据周年水稻和小麦生产季节和全程

6、机械化操作需要进行粳稻和小麦品种搭配,主要包括以下搭配方式。 a) 中熟粳稻品种搭配中熟小麦品种,粳稻生育期 140 d 左右,播种期 5 月 10 号5 月 15 号,小麦生育期 190 d 左右,播种期 10 月 25 号11 月 5 号。 b) 迟熟粳稻品种搭配中早熟小麦品种,粳稻生育期 150 d 左右,播种期 5 月 5 号5 月 10 号,小麦生育期 180 d 左右,播种期 10 月 30 号11 月 10 号。 c) 中早熟粳稻品种搭配中迟熟小麦品种, 粳稻生育期 130 d 左右, 播种期 5 月 15 号5 月 20 号,小麦生育期 200 d 左右,播种期 10 月 20

7、 号10 月 30 号。 4.2 机械耕整 小麦收获后麦秆粉碎还田, 随即结合灌水促进秸秆腐熟。 水整后的大田适度沉实, 沙质土沉实1 d,砂壤土沉实2 d3 d, 黏质土沉实3 d4 d。 水稻收获后秸秆未回收、 且未粉碎的田块, 应立即机械灭茬、粉碎秸秆还田。结合机械耕整,耕深20 cm,掩埋杂草、肥料和粉碎的秸秆。耕整技术操作与质量应符合NY/T 3658和NY/T 3891的要求。 5 粳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5.1 品种选择 结合当地小麦收获时间和粳稻安全成熟期,选用生育期适中、丰产、高抗、优质的粳稻品种,品种应为通过湖北审定或国家审定含湖北区域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国标GB 4404

8、.1中水稻良种要求。 5.2 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技术规范和育秧质量应符合NY/T 1534的要求。 5.3 机械插秧 5.1.1 基本要求 根据品种类型和秧苗素质调节栽插株距和每穴栽插的基本苗数,合理密植,行距为30 cm,株距为12 cm,每穴栽插苗数为常规稻5苗、杂交稻3苗。 5.1.2 作业质量 机械插秧技术规范和栽插质量应符合NY/T 989的要求。 5.4 田间管理 氮肥的总用量为纯氮18 kg每667 m2,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522.5。氮、磷、钾肥施用比例按N:P2O5:K2O =1:0.5:0.5。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要求。田间水分管理见附

9、录表A.1。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质量标准要求。 5.5 机械植保 机械植保技术规范应符合NY/T 3658的要求。所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10的要求。 DB42/T 18212022 3 5.6 机械收获 稻谷黄化完熟率达到95%以上时,及时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一次完成切割、脱粒等作业。 5.7 机械干燥 机械干燥技术规范和干燥质量应符合GB/T 21015的要求。 6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6.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选择生育期适中、丰产、高抗、优质的小麦品种。品种应为通过湖北审定或国家审定含湖北区域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国标GB 4404.1要求。 6.2 机械播

10、种 按667 m2播种12.5 kg15 kg。实行15 cm18 cm窄行机械精量播种,播种质量应符合NY/T 3891要求。 6.3 田间管理 注重基肥和拔节孕穗肥的施用。 基肥按667 m2施用小麦专用肥或优质复合肥 (按N:P2O5:K2O=15:15:15含量计)40 kg;分蘖肥按每667 m2用尿素7.5 kg10 kg施用;小麦拔节孕穗后,每667 m2追施尿素、氯化钾各7.5 kg1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要求。水分管理见附录表A.2。 6.4 机械植保 机械植保技术规范应符合NY/T 3891的要求。所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10

11、的要求。 6.5 机械收获 在蜡熟末期至完熟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小麦联合收割机。小麦收获质量应符合NY/T 995要求。 6.6 机械干燥 技术操作和干燥质量应符合GB/T 21016的要求。 DB42/T 18212022 4 A A (资料性) 粳稻-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田间水分管理 表A.1给出了粳稻机械化生产田间水分管理方法。表A.2给出了小麦机械化生产田间水分管理方法。 表A.1 粳稻机械化生产田间水分管理 生育时期 水分管理 移栽至返青期 机插时田间无水层或薄水层,最低处水深也不宜超过3 cm。以防止机插时水深处飘秧、倒秧,水浅处日晒伤秧; 栽后及时灌薄水层护苗, 水层深度也应根据栽

12、插秧龄长短有所不同, 秧龄短宜浅,秧龄长宜适苗体高适当加深,水层深度以不淹没全出叶的叶耳为宜。 有效分蘖期 实行浅水勤灌,保持田内水层清新,采用田间灌1次1 cm3 cm的浅薄水,保持3 d5 d,以后让其自然落干,待田面无明水、土壤湿润后再灌1次浅水。如此周而复始。黏土地、肥力水平高或施肥量大的田块采用天晴白天上水、夜间露田的湿润灌溉水浆管理方法。 无效分蘖期 做好排水搁田,并遵循“早搁、轻搁、多次搁”的原则。一般在达到穗数苗8090时开始脱水,搁田不宜过重,应采取分次轻搁方法,搁田搁至田边开细缝、田中不陷脚、叶片挺举、叶色褪淡为止。 拔节孕穗期 适时、适度搁田,在此基础上做到足水孕穗,水层

13、与湿润交替,促进强根壮秆。具体水浆管理措施应把握好以下关键点:灌1次水后保持2 d3 d后自然落干,再上第2次水。如此重复至减数分裂期,在剑叶即将抽完至破口时期,保持田间水层,直至抽穗前2 d3 d,再排干轻搁田。 抽穗灌浆期 灌浆期应间歇灌溉,以湿润为主,达到以水调气、以气促根、养根保叶、干湿壮籽、增加粒重的目的。灌浆谷粒进入黄熟期,即开始采用湿润灌溉或者自然落干。直到收割前7 d方可断水,确保籽粒充分灌浆充实,既可提高单产,又可改善品质。 表A.2 小麦机械化生产田间水分管理 生育时期 水分管理 出苗期至越冬期 土壤墒情严重不足(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50%)时,可进行冬灌,每 667 m2灌溉量以30 m340 m3为宜,灌溉后应及时中耕保墒。 返青期至抽穗期 每667 m2灌溉量以40 m350 m3为宜,结合追肥氮肥,早春土壤偏旱且苗情长势偏弱的麦田,灌水施肥可提前至小麦起身期。 抽穗期至成熟期 当土壤相对含水量60%,植株呈现旱象时进行灌水,每667 m2灌溉量以30 m340 m3为宜,灌溉应在小麦扬花期后15 d完成。灌溉时应避开大风天气,后期禁止浇麦黄水。 全生育期 确保“三沟”(畦沟、腰沟、围沟)配套,排灌方便。做到沟直底平,沟沟相通,雨住田干,雨天排明水,晴天排暗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机械/制造/汽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