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大纲“中职语文走进宁波”是一门以宁波地方文化为教学内容的校本课程。本课程结合宁波独特的地域文化,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为目标,要求学生通过专题学习,对宁波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利于培养思辨能力与审美能力,激发对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鉴赏与热爱。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宁波的历史文化足迹,宁波地域文化的特点、基本精神以及价值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宁波地域文化的理解分析能力,对宁波地方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鉴别能力;使学生在深入了解宁波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宁波地方文化的自信心和使命感。二、课程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共分为“海之魂”、“海之韵
2、”、“海之子”三个主题,十二个分专题。“海之魂”部分主要介绍宁波的历史沿革、民俗文化、学术文化、宗教文化;“海之韵”部分主要介绍宁波的自然风光、藏书文化、曲艺文化、建筑文化、实物文化;“海之子”部分主要介绍宁波的名士乡贤、商帮文化和院士文化。正式授课为每周2课时,分十八个专题介绍宁波的历史文化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现结合,采用课堂讲授、小组合作、专题研究、社会实践、趣味性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包括期中、期末考核共计42个课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课次主题教学内容安排课时1海之魂绪论:魅力甬城22第一讲历史足迹(古典)23第二讲历史足迹(近现代)24第三讲民俗文化25第四讲学术文化26第五讲宗教文化27
3、海之韵第六讲秀美山色28第七讲潋滟湖光29第八讲雅韵风流210期中考核211第九讲文萃精华212第十讲藏书文化213第十一讲古镇遗韵214第十二讲古刹问禅215第十三讲实物文化216第十四讲建筑文化217第十五讲海洋文化218海之子第十六讲名士风雅219第十七讲商帮文化220第十八讲院士文化221结业讨论与作品展示2三、课程实施本课将理论讲授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宁波地域文化的理性认识。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定教,采用课堂讲授、小组合作、专题研究、社会实践、趣味性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贴近生活、走
4、进生活、体验生活,开展以宁波地域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感受宁波地域文化的意蕴,从而培养其拳拳的乡情,激发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使命感。四、课程评价本课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实行过程性评价,并将老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主体性。在每个专题学习结束后,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每部分评价均采用等级制,不同级别的评价对应不同的绩点。A级为4个绩点,B级为3个绩点,C级为2个绩点,D为1个绩点,E为0个绩点。中期,教师在上半学期专题评价的基础上,对
5、学生的期中考核进行评价。远期,教师对于学生一学期的专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附加分进行统计。此外,整个评价过程,将学生各专题学习所整理的资料、完成的作业、小组合作的汇报成果等进行搜集与汇总,呈现不同学习阶段的发展轨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反思借鉴中不断提升自己。编者2018年1月目 录绪论魅力甬城1第一章历史的足迹(上)2第二章历史的足迹(下)6第三章宁波的学术文化14第四章风雨商帮路24第五章宁波的民间文化33第六章宁波的实物文化39第七章宁波地域文学47第八章宁波十大风俗文化53第九章宁波的民间传说67第十章宁波风物71第十一章宁波的艺术81第十二章宁波名人90绪论:魅力甬城中
6、国是一个辐员辽阔的大国,空间一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就大,这就形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宁波是一个府,如今是一个副省级城市,放在全国来看,这个空间板块并不大,但这块土地上诞生的文化却让人惊讶!在漫长的中世纪,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度里,儒家文化主导一切。但在儒家文化辐射力较弱的浙东海隅,却前仆后继地诞生了一大批浙东学人,形成了著名的浙东学派。那是一个影响中国,乃至东亚的学术流派。浙东学术是中国学术的精华,要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必须研究浙东学术史。当时代的车轮进入工商唱主角的近代以后,在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诸如上海、天津、汉口、香港,宁波商人长袖挥舞,大显身手,成为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最著名的商帮。
7、由甬商而温商汇合成今天的浙商,浙商乃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商人群体。古代中国的进士,近代中国的院士,被认为是中国知识精英的指标。明代宁波,是全国出进士最多的府。在20世纪的中国院士之中,宁波籍院士有68位。需要指出的是,文化是靠积累的,宝塔尖进士、院士的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是建立在宽广而深厚的文化积累层面上的。人说吃鱼的脑袋特聪明,这是民间的通俗说法。换个文绉绉的说法,那是海陆文化兼容的产物。海边的宁波,对内陆人来说,是大陆的尽头,是天涯海角,有点蛮气,显得有点可怜。而对于海边的宁波人来说,我处在大陆与海洋的交汇点上,一头通向漫漫的内陆,另一头通向浩瀚的大海,既接受大陆文化的影响,又接受海洋文化的影
8、响,多么灵活,多么自豪。反差越强,思考越多。一半是大陆、一半是海洋的宁波人,成天在两种异质文明的强烈对比影响下,脑子就会特开窍。用今天时行的话,创新是宁波传统文化的主旋律。文化是传承的,也是嬗变的。了解昨天的宁波文化,是为了更好地开创今天与未来的宁波文化。第一章 历史的足迹(上)回溯宁波的历史,要从四明山与姚江说起。四明山是宁波第一山,也是宁波、绍兴、台州三地的交叉地界,其东部依次围绕着宁波余姚、鄞县、奉化三个县的平原地区。姚江是四明山与钱塘江之间的一条百余公里的小江,由西向东,进入宁波市区的三江口,通过甬江入海。山麓与大河平原,是原始先民们理想的聚居区。宁波先民古老的历史,正是从这儿开端的。
9、一、先秦与魏晋南北朝时的宁波河姆渡文化如果你是一个网民的话,你会发现,“宁波文化网”的网名是“nb7000”,意思是“宁波七千”。为什么不直接用“宁波文化”,而用“宁波七千”?这表示宁波的历史文化有七千多年悠久的历史。那么,宁波七千年历史,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这和宁波的河姆渡文化有关。河姆渡是四明山下、姚江边上的一个小镇名,今属余姚市。沿江北大道,汽车从宁波城区往西北方向行走约25公里,就可以到达了。这儿曾是一个交通落后的、相当不起眼的小村,然而命运却因一个偶然的发现而改变。1973年夏,当地政府因基建而在地表3米多深的地下发现了一批骨器、石器、黑色陶器以及大量动物遗骸。这是一个远古先民活动
10、遗址,后来的学者称之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指以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宁绍平原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文化。此类型文化分布于宁、绍、舟等整个浙东地区。河姆渡遗址共分四个层面,前后延续了约2000年时间。其中第四、三层年代距今70006000年,是典型的河姆渡类型文化;第二、第一层年代距今60005000年,又称河姆渡晚期文化,或称马家滨文化类型。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改写了江南的历史。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历史上称“江南”。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江南地区被认为是相对落后的南蛮地区。河姆渡文化的发现,证明江南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因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学者们开始进一步探索宁波乃至浙江的早期历史。据专家研究,江
11、南的地理环境,尤其是沿海地区,经历了三次海侵,它曾对浙东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谓海侵,就是海水上升,淹没大陆架。每次海侵的结果,使浙东成为一片汪洋大海,原始文化遭受灭顶之灾。到了距今80007500左右,海水后退,浙江沿海的宁绍平原中部、杭嘉湖平原中部成为陆地。从今天的地理位置来看,河姆渡南有四明山与余姚江,实际上是扇形海边平原地区。遗址北边地势低平,在远古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因成陆早,居住在山麓、谷地的越人纷纷迁来居住,从而创造了河姆渡文化。退可上山,进而出海,有山麓淡水资源,有沿海海上资源,这是河姆渡人得以生存的理想地理环境。河姆渡遗址实物的发现,多少弥补了文字记录的不足,让我们看到了七
12、千年前宁波人的生存方式及其文化成果。“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精神信仰,与后世越人基本相似,如崇拜鸟图腾,善驾船只,住干栏房子,种植水稻,喜用几何形印纹陶,甚至食猴脑等。良渚文化大约到距今5100年左右,河姆渡文化为良渚文化所取代。良渚文化是因发现于杭州余杭良渚而命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良渚文化时期,江南的文明程度已很高,已隐显出国家的雏形。按其正常发展趋势,完全可以出现和黄河流域夏、商、周相同水平的国家。但事实却相反,江南地区出现了一股文化逆转趋势,玉器绝迹,石斧减少,陶器质量下降,石箭头和网坠数量增加,说明渔猎经济的比重有所增加。这股逆转趋势持续时间很长,以致在整个“三代”时期
13、,江南地区被北方华夏人视为落后的蛮夷之地。江南文化为何会逆转?目前有两种答案,一是自然环境的剧变。距今5000年左右,海侵到达高峰,宁绍平原再度沦为浅海,越人被迫逃离家园,大部分越人最后进入了南部山地,形成了以会稽山地为中心的居住区。再经近3000年的缓慢发展,到春秋初期,才开始强大起来。二是举族转移。专家们推测良渚部族北上“逐鹿中原”,参与了黄河流域的兼并战争。他们后来被同化到北方的华夏族,所以北方夏文化开始有了玉器。夏亡后,一部分越人重返桑梓,南奔太湖流域,从而形成了马桥类型文化和高祭台类型文化。由于他们一度加入夏朝,所以后来的古越族奉夏禹为始祖,这也就是绍兴大禹陵的来历。句章古军港到了春
14、秋后期,在北方汉族的影响下,越人建立起一个国家,这就是著名的越国。越国是以绍兴为核心建立在浙江大地上的第一个古代王朝。越国最强大的时期是越王勾践时代。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后,曾一度北上争霸,成为新的“春秋五霸”之一。越国虽然消逝了,但留下了不少痕迹,如有“活化石”之称的地名。余姚,就是一个古越语地名的音译。四明山,初名句余山,也是越语名。越国是一个讲古越语的民族国家,古越语不同于古汉语,自然人名、地名用词有点怪。属越国统治的宁波,比较著名的地方是河姆渡东面、余姚江北边的城山渡(今江北慈城乍浦),这是越国的军港。这个港口,一直使用到西汉,它是会稽郡的出海口。如果说河姆渡是宁波发展的第一站的话
15、,那么,城山渡应是第二站。沿着余姚江,逐步地由西向东发展,这正是宁波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宁波古四县从秦始皇开始的县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地方建制单位,在相当长时期内变化不大。公元前220年,秦开始在江南地区设置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苏州)。此时的会稽郡,领县二十四,面积是相当大的。在宁波区域,有余姚、句章、鄞、鄮四个县。余姚在今天的余姚及慈溪部分地区。句章以城山渡为中心,相当现在的江北区、鄞县北乡、西乡,旧时慈溪、余姚一部分。鄞县以奉化白杜为中心,包括今天的海曙区、鄞州区西乡、奉化。鄮县以鄮山同谷为中心,在今天的江东区及鄞州区东乡片、北仑区、舟山群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宁波主要属会稽州。儒家文化的
16、移植自从江南地区并入秦,成为大一统国家一部分以后,创造宁波文化的主人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秦实行了大规模的迁移政策,越人被迁移到江淮流域,而汉人则不断迁入浙江,迁入宁波。从此,宁波文化主人逐渐转换为讲汉语的汉人。在这个大一统国家里,宁波地处海边,远离汉族儒家文化圈,所以,文化位置也边缘化。沿海地区,在今天是一块不断发生奇迹、最有活力的地方,而在古代世界,它却是一块“化外之地”。传统中华文明,在本质上是一种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根是以河川、平原为主体的大地,高山、高原和大海,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太感兴趣的地方。在西方大哲人黑格尔看来,中国人的观念:“海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天限”。中国文化的中心一直在内
17、陆中心地带。在以内陆为中心的时代里,它是一块边缘地带。站在历代首都长安、洛阳、开封、北京看江南的宁波,它始终是一块弹丸之地,是一块“天涯海角”。相应地,宁波的文化是一种边缘性文化。内陆中心区是儒家文化的天下,而在边缘地区,儒家文化的影响则明显减弱,从而显得落后。在整个秦汉(前221220)、六朝(220589)与隋唐(589907)时期,宁波作为大会稽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一个边缘部分,格外显得落后。汉唐时期,整个浙东地区,出现了几个文化家族,虞氏、贺氏、王氏、谢氏。其中,虞氏家族在余姚,可以算在今天的宁波区域之中,似乎文化程度不可小瞧。但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大家族都是北方移民后裔。也就是
18、说,这个时期,移民文化程度较高,而土著文化层次较低,浙东文化是一种“移植型”文化。总体上说,到唐朝时,宁波地区的文化水准仍不高。正如宋人王应麟(12231296)所称“(明州)自唐为州,然文风寥寥”。风光八朝的余姚虞氏余姚虞氏是汉唐时期浙东古文化家族的典型代表。虞氏是北方移民后裔。东汉时,有一个叫虞意的人迁居余姚,是为余姚虞氏鼻祖。虞氏在东汉时代开始步入政坛,但多任郡县长吏,社会地位不算太高。虞氏发迹是从三国时虞翻开始的。虞翻(164233),字仲翔。虞翻好学,能传家学,精于易学。他“博学洽闻”,为江东最知名的经学家。虞翻精易学,针对魏晋间易学支离破碎状况,数次上书,要求对其进行整顿。他受令破
19、除传统,广采众说,成易注九卷,深得时贤称赞。其他经学著作将近十种。虞翻及虞氏诸子弟在政治、文化上的成就,使虞氏成为一个政治、文化世家。虞氏在余姚十分显赫。在余姚绪山,山北有“虞家城”,山南有“虞国宅”,在罗壁山有“虞国墅”。虞氏之声势,就连南朝皇帝也无可奈何。南朝宋明帝(465472年在位)拆古宅,建造极奢侈的湘宫寺,认为这是“大功德”,虞愿(426479)竟敢当面斥责明帝,坐在皇帝旁的尚书令袁粲大为吃惊。宋明帝大怒,下令把虞愿拖下殿。虞愿则脸不变色心不跳,慢悠悠地自己走了出来。二、隋唐宋时期的宁波小溪时代399400年,孙恩起义军通过甬江,进入余姚江,攻破了句章县县城城山渡。因战争的破坏,县
20、城不能继续使用。401年,东晋大将军刘裕(356422)在余姚江南边15里的四明山下的小溪镇,修建了句章县新县城。小溪镇,唐改称光溪镇,是鄞江边上的一个小镇。鄞江上接四明山樟溪,下通奉化江。为什么要将新句章县城选在小溪镇?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以为,应该从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来加以分析。在余姚江与奉化江交汇的鄞西平原地带,历史上曾有小江湖与广德湖两个著名湖泊。小江湖在今宁波城西南的青林栎社南塘湖芝山一带。广德湖的中心地带在今宁波城西的集仕港镇,东起望春桥,西及林村,北达高桥,南过蜃蛟,面积之大,超过东钱湖。小江湖、广德湖的黄金时代是南北朝隋唐时期(420907)。在农耕时代,有湖泊的地方,
21、也往往是农耕发达之区。广德湖可“溉田四百顷”,小江湖可“溉田八百顷”。因此之故,鄞西平原成为宁波著名的产粮区。小溪镇正处于四明山下,三面环山,鄞江、光溪二水中穿,这被人称为“三江口”。小溪三江口因处于淡水区,是山区与平原的交界点,水上交通方便,是人类理想的生活聚居区。小溪镇这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正是它成为句章县新中心的理由。由此可见,将政治中心移到小溪,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当时宁波发展重心在今天的鄞江桥一带的表现。自从县城东迁小溪镇以后,句章逐步发展成宁波新的发展中心。589年,隋朝将会稽州改为吴州。同时,将余姚、鄞、鄮并入句章县,县治在小溪镇。这个句章县,范围相当大,包括了今天的宁波与舟
22、山两个地级市,地方志上称为“大句章”。有意思的是,余姚、鄞、鄮并入句章县,而不是倒过来,正说明了句章、小溪镇在当时宁波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621年,唐将大句章县析成姚州、鄞州。鄞州正是因鄞江而得名的。625年,姚州改成余姚县,而鄞州则被改成鄮县,县治仍在小溪镇,地方志上称为“大鄮县”。738年,在大鄮县地盘上,设立明州,下辖鄮县、慈溪、奉化和翁山四县,县治与州治均在小溪镇。明州是因小溪镇位于四明山东麓而得名的。这是宁波独立建州的开始。小溪镇是县治与州治所在地,且存在长达五百余年,是当时宁波最为繁荣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不妨可以称之为“小溪时代”。第二章 历史的足迹(下)宁波三江口时代的
23、开始771年,鄮县县治从小溪镇移到三江口,州治则仍在小溪镇,州、县分处两城。821年,明州州治从小溪镇移到三江口,而鄮县县治则仍迁回小溪镇。直到909年,鄮县改成鄞县,县治始重新迁回三江口。从县治首次尝试着迁到三江口,接着州治也迁到三江口,最后县治也迁回三江口,这是一个大的转折点,说明宁波的发展重点,进一步转移到三江口,这成为今日宁波城市建设的起点。为什么要迁到新三江口?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与三江口地理位置有利于外贸的开展有一定关系。三江口“据江海之冲”,便于海外贸易。而光溪镇北临鄞江,地势卑隘,拓展困难,交通不便,自身的发展空间有限,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738年以后,浙东的海外贸
24、易与航运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有迁移政治中心的要求。此前,宁波主要是农耕区,故政治中心在鄞西平原小溪镇内。而在外贸兴起情况下,政治中心转移到交通便利的三江口更为要紧。如此,821年,州城迁移到今天的宁波城内。新任明州剌史韩察到宁波市内以后,按传统的惯性思维,先是建设政府机构,四周加以围墙,这就是子城,在今天的步行街、中山公园一带。现在所见的鼓楼,就是当年子城的原南大门。直到892年,鄞县人、浙东南道南面指挥使黄晟(859909)任明州剌史,在子城外复筑18里外城,人称罗城,约在今环城马路内。黄晟为什么要筑罗城?主要是为了杜绝“外寇”即外面来敌人的窥探,保护百姓的安全。为了进一步
25、加强州城安全,必然要筑外城。由内城而外城,宁波城市的现状,到了唐朝,基本成型。由此,黄晟成为“宁波城市之父”。据说,宁波人每年端午节用菖蒲草染雄黄制成宝剑挂在门口,就是为了纪念黄晟三江口为民除蛟龙而死。灵桥在相当长时间内是宁波的象征,至今讲到不标准的宁波普通话,戏称为“灵桥牌普通话”。灵桥的前身是一座浮桥,历史相当悠久,就是黄晟任明州剌史期间为联系城市东、西地区联系而搭建的,当时称“东津浮桥”。“津”是“渡口”的意思,“东津浮桥”就是城东渡口浮桥。它山堰与明州城的淡水供应你如果有机会到宁波西南的鄞江镇走一走,一定要参观它山堰。“它山”之“它”,你如果问一个外地人,必定读ta(他)。但如果问一下
26、当地的老人,却读tuo(驼)。它山堰是833年由县令王元暐负责修建的。这个时间点,离明州州治从小溪镇移到三江口才12年。何以在这个时候修建?一般的说法,是为了“截断咸水积淡水”,即隔断淡水与海水的相交,让上游樟溪的淡水得以蓄积,从而便于农田灌溉与人畜饮用。樟溪水原来通过鄞江,自然流入奉化江。奉化江是一条通海的江,它的水是咸水。当潮位升高时,海水会倒灌进来。据说,水位高的时候,可以倒流到现代的樟村,这严重地影响了周边的淡水资源。为了防止海水的倒灌,蓄积淡水资源,必须建一座堰加以阻隔。因为此堰是借助自然的高低地势,建立在它山旁的,故名它山堰。按上面的说法,它山堰的修建,似乎是为了解决小溪镇水资源的
27、恶化问题。问题是,樟溪水一直流入鄞江、奉化江,何以不早建而选择这个时间点来建?这应和解决新明州城淡水资源有关。新兴的州城,不能没有淡水资源。没有淡水,宁波人就无法生存。它山堰的建设,最大的亮点是可以人为地控制了樟溪水的流向与数量。从西面四明山区流来的樟溪分为两支,向东的一支叫南塘河,俗称上江、小溪,经过鄞县西部平原到达宁波,沿途河渠织成一张密布平原的水网;先向南经它山堰复向东的一支俗称下江、大溪,汇入奉化江,经宁波汇入甬江入海。当发大水的时候,让七分的淡水流入鄞江,三分流入南塘河;而当大旱的时候,让七分的水流向南塘河,三分水流入鄞江。它山堰建成后,上游的水被堰阻拦,改变流向,流入南塘河。南塘河
28、水向东北流,自南门流入宁波城中,成为日湖与月湖,成为城内各支网河流,这些水成为城内居民饮涤和消防的淡水资源。可以说,它山堰的建设,既解决了光溪镇及周边的饮水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新三江口明州城的淡水资源需求。一千年来,宁波城市所用淡水,主要靠它山堰供应水源。今天的南郊水厂,仍利用南塘河水源。儒家文化的生根开花北宋(9601126)时代的宁波,行政格局与唐大体相似。不同的是,今天的镇海区,首次成为定海县;舟山所在的翁山县改名昌国县。由于处于帝国的边缘位置,故而,在整个北宋时期,宁波进步不大。北宋中叶以后,浙东文化发展局面有了改变,明州地位开始上升。全祖望(17051755)称“吾乡自宋元以来,号为邹
29、鲁”。这得益于宋朝的文教普及运动。北宋强调文教治国,非常重视儒家文化教育。宋朝是中国第一个最重文教的时代。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为了培养文官人才,诏令全国有条件的州、县,设置官学。于是,全国各地纷纷设立公立学校。这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一时,“山林特起之士,卓然为乡师表,或授业乡校,或讲道闾塾”,各地一批批青年学子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系统教育。这种规模性办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发展。宁波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发达起来的。在这场儒家文化普及教育运动中,明州产生了一批著名的老师、学者,即“庆历五先生”。“庆历五先生”是指杨适、杜醇、王致、王说、楼郁五位学人。因讲学于宋仁宗庆历年间,人称
30、“庆历五先生”,又称“明州杨杜五子”。“庆历五先生”是以四明官学教育的拓荒者扬名于后世的。五先生终身从事教育工作。早年,王致、王说、杨适等人即在鄞西妙音院设孔子像,讲贯经史。后又建桃源书院,授徒讲学,开鄞县私学之先。庆历七年(1047),时为鄞县县令的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10211086)受命设鄞县县学,闻五先生之名,隆重礼聘他们为县学教师。于是,五先生投入到了官学教育中。其后,除楼郁中进士,出外做官,其余几位都不曾离开过教学工作。五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为四明地区培养了不少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四明地区的儒家文化水准。北宋是宁波本土儒家文化真正崛起时期,这是一个不可小看的事实。宁波的大发展宁波的大发
31、展,是从南宋开始的。由于女真入侵等因素,汉人朝廷整体搬迁,从开封迁到了杭州。在这个过程中,北方军队及百姓,随着朝廷,大规模向南迁移,“百倍常时”。人一多,吃饭就成了问题,耕地扩展,就成了首要任务。广德湖、小江湖的先后消失,就与当年的“围湖为田”有关。两宋之交,金人南侵,宋廷南移,北方人大量南迁,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乱”。两浙是南宋的中心区,所以移民特别多,人称“百倍常时”。移民要生存,就得开垦新农田,其中重要一招是围湖造田。当时作为京畿重镇的明州太守楼异、越州太守王仲薿,为了讨好朝廷,“悉废二郡陂湖以为田”,让百姓来种植,租税所得全部上交皇室。在这一围湖造田浪潮中,小江湖、广德湖等古湖泊就这
32、样渐次消失了。朝廷的迁入浙江,使宁波从昔日的边缘地区成为近畿之地。因政治地位的变化,人口的增加,宁波的面貌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汉人南迁,使浙江人口一下多起来,人气大旺,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宁波港口地位的上升,也是此时开始的事。道理很简单,北方半边江山失去后,北方港口也封了,只有南方的宁波与福建成为出海口。当时,温州等地的货物,都是通过宁波出口的。宁波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中部前哨。从全国军事角度来看,它处于东南沿海国防线的边缘,是保国卫家的重心所在。从全国经济区域分布来看,它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的边缘,既是丝绸、茶叶之类出口产品的生产中心,又是外国消费品的销售中心,故而唐宋以来,宁波成为长江
33、三角洲区域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文官制度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考进士做官十分便利,这带动了相关文教事业的发展,人才因以辈出。史氏家族的昌盛,是一个典型案例。史氏家族的形成,体现出宁波政治地位的逐步上升。在今天的东钱湖畔,有一座南宋石刻公园,那是一个以史氏家族墓道石刻为主的公园。史氏是北宋初期从江苏潥阳迁居鄞县(今东吴镇南村)的移民家庭。史氏的成名,是从第五代史浩(11061194)开始的,史浩官至宰相。其后,儿子史弥远(11641233)、孙子史嵩之(12011256),均官至宰相。号称“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故有“满朝文武,半出史氏”之说。在宁波历史上,对中国政治影响最大
34、的家族,非史氏莫属。近年介绍较多的千年进士古村走马塘,始建于北宋端拱(988989)年间,是江苏长洲陈氏迁居的结果。北宋时,长洲进士陈矜任明州知府,死后葬于城南的茅山。其子为父守陵,带家眷定居走马塘,遂成为今走马塘人的祖先,至今已传38代。据宁波天一阁藏的陈氏家谱,宋以后历朝,这里出过76位进士,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儒家文化的独立发展时期宁波文化独立发展局面的形成,和宋室南迁,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分不开。浙江是南宋政府的活动中心,是国家的核心地带。浙西是前线,浙东是中心,所以,南宋的学术中心也在浙东地区。全祖望称“宋之南也,浙东儒者极盛”。“浙东儒者极盛”,是一个相当值得重视的现象。
35、这里所谓的浙东儒者,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是本土的,二是北方移民。他们共同接受科举教育,参加科举考试。朝廷的迁入浙江,使昔日的边缘地区成为近畿之地。科举及教育因之发达,这带动了文教事业的发展,人才因以辈出。这应该是宁波历史上第一个人才高峰期。因基础厚,经过北宋时期的积累,此时的浙东学术开始成型,浙东学派独立亮相,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支劲旅。三、元明清时期的宁波元代宁波元代宁波地区社会,既有蒙古族统治的色彩,又继承延续汉族社会原有的文化传统。由于宁波负山面海,地形环境复杂,加之与高丽与日本隔海相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故元政府非常重视对宁波的控制。1303年,元政府还将浙东宣慰使都元帅府官署迁到
36、庆元路。另外,浙东海右道肃政廉访司分司也设于宁波。为了加强军事控制并防范海盗和倭寇,元政府先后调派沿海翼上万户府和蕲县翼上万户府,镇守宁波。蒙古人征服南宋以后,想征服日本。1274年,派忻都、洪茶丘率15000名士兵,乘900艘船,第一次远征日本,取得小功而回。1281年,阿塔海、范文虎又率江南军将士10万人、战船3500艘,从宁波近海出发,第二次征讨日本。元军已经到达日本,大功将告成,不幸的是,突然台风大起,元军船队绝大部分沉没,仅范文虎等少数人得以逃回中国。其后虽有第三征远日本的计划,终因多种因素,中断了计划的执行。征日战争的惨败,对于当时战无不胜的蒙古人来说,自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元政府
37、虽在宁波建立了庆元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但政府官员的态度并不积极,国际贸易活动相当微弱,日本人、高丽人偶而来华贸易一下。进入14世纪以后,倭寇现象的出现,使得本已脆弱的中日关系越发复杂。方国珍政权面对蒙元统治者的剥削与压榨,百姓不堪重负,纷纷起事,反抗蒙元的统治。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元末方国珍领导的起义。方国珍(13191374)建立的政权,结束了元政府对宁波的统治。方国珍是黄岩人,他起义以后,地盘曾扩大到明、台、温三个地区。1357年,方国珍得到元朝政府江浙行省左丞职务后,索性将总部迁到庆元,开设了江浙行省,开始了浙东割据生涯。这是宁波历史上惟一一个独立政权。方氏统治宁波时期(13571368
38、),以保境安民为己任,使宁波成为一方乐土,相当多的知识分子曾投奔他。明朝宁波防卫与贸易冲突下的宁波港明朝建立以后,马上就传来了倭寇骚扰沿海的报告,宁波则格外让朱元璋(13281398)烦心。因为宁波沿海诸岛即今天的舟山群岛上的民兵不服明朝统治,竟然突袭了刚从福建凯旋而归的明朝水师,进而沿甬江攻打宁波城。这批人且有外通倭寇的迹象,直接威吓着明朝的国防利益。国防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朱元璋自然不敢怠慢,派老将汤和(13261395)亲自到浙东沿海,指挥海防体系的构筑。1387年前后,沿海建立了以卫所为主体的海防体系。沿海卫所的总指挥称总兵,就驻守在宁波。这个职位以后改为备倭都指挥,专门负责备倭事宜
39、。民间倭寇的不断扰乱,朱元璋与日本断交,关闭了浙江市舶司,加强了海禁。成祖(14031424在位)继位后,与日本重新建立朝贡贸易关系,浙江市舶司重新开设。当时的中日关系,明朝无疑是主体,占据主导地位。为了明朝政府的利益,明朝单方面制定了“永乐事例”,规定了日本朝贡明朝的间隔期、人船的数量。不过,实际操作中,日本并没有遵守十年一贡的规定。明朝为了政治的需要,也只得默认了。宣德(14261435在位)继位后,又重申了朝贡贸易的间隔期、人船的数量,史称“宣德事例”。此后,日本基本遵守了十年一贡的规定。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民间的倭寇仍不时扰乱中国。正德末年嘉靖初年(1522年前后),宁波港情况有了较大的
40、变化。一方面,民间贸易在兴起,福建商人开始来到宁波诸岛的双屿港筑巢。另一方面,政府间的朝贡贸易出了些问题。当时的日本处于君弱臣强时期,大权由几个诸侯控制。由于朝贡贸易有较大的利益,故而两大诸侯争着派贡船到中国。1523年,两批贡使先后到达宁波,浙江市舶司处置不当,引起内讧,史称宁波争贡事件。争贡事件后,明朝皇帝下令关闭了浙江市舶司。宁波正常贸易管道的堵塞,导致了走私贸易的大兴。1524年,海商将日本贡船引到了双屿港进行贸易,开双屿港国际贸易先河。不久,海商又将原在广东做生意的葡萄牙等国商人也引到了双屿港贸易。由于国际贸易高额利润的吸引,江浙一带有官员背景的势豪及无法生存的穷人纷纷加入国际贸易队
41、伍。他们贿络宁波地方官员及守军,取得了地方势力的保护,再加上海商武器的先进,宁波守军眼睁眼闭,双屿港不断升温,规模越来越大。双屿港的兴起,是中国贸易中心北移的表现。海商规模的扩大,杀人越货行为的出现;中外贸易的不规范性,贸易纠纷的增加,为政府的出兵镇压提供了口实。1548年,朱纨下令出兵,强行捣毁了双屿港。双屿港的捣毁,表明对于明朝政府而言,国家安全利益高于民间经济利益。海禁派的强硬立场,招来浙江、福建地方的强烈反弹。在政府锁国与民间开放的较量之中,演绎了影响深远的“嘉靖大倭寇”事件。这场反民间国际贸易的战争,前后十多年,“用兵以百万计,费金钱不计其数”。在沿海地区,发生这样规模的战争,确实可
42、以称中国“宇宙以来所无之变矣”。嘉靖以后,宁波设立了浙直总兵。嘉靖以后,浙直总兵与分巡海道的出现,正说明了宁波海防形势的严峻。倭患的本质是国际贸易道路的不畅,倭患是大陆与海洋两种文明矛盾的结果。隆庆(15671572)以后,虽然开放了西洋贸易,但日本一直被列入贸易制裁国之列,至明亡不变。万历二十一年(1593),有人要求开放宁波口岸,但受到宁波籍阁老沈一贯(15371615)的抵制。1599年,虽然恢复了浙江市舶司,但仅是国内贸易稽税机构。由此可见,双屿港的消失,使宁波失去了成为东亚国际贸易中心的机会。明代宁波儒学文化的发展入元(12791368)以后,南方地区政治地位下降,学术走向民间。不过
43、,儒家理念和文化仍旧在知识分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13681644)的学校是国家思想教化、国家文官人才培养的基地。政治与教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的一大特色。教育的主体是以政治人才培养与选拔为核心的儒学教育。由社学、县学、府学,可以进入科举之路。明代科举是全国性的文官选拔考试,科举是教育与文官间的中间环节,文官是最高出路。明代官学兴的结果,就是私学衰,国家政策的导向决定民间书院的命运。由于浙江是教育大省,每届进士及第的人数,往往居全国各省之首。宁波是浙江省各府之中考取进士最多的府,共计882人。就区域来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余姚、鄞县、慈溪三县进士及第率最高。科举人才的培养,为宁波造就了
44、一大批政治人才,他们分布于全国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机构。明代以理学治国,理学成为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方孝孺(13571402)是一个比较注重政治道德践履的人。靖难之际,方孝孺作为建文忠臣,以其悲壮的个人牺牲,成就了忠义形象,对后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代前期的宁波清朝初年(1644年以后),宁波作为南明政权所在地区,自然加入了抗清斗争,四明山与舟山群岛在相当时期内,成为抗清斗争的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如钱肃乐(16061648)、张煌言(16201664),乃至黄宗羲(16101695)那样的学者。著名学者全祖望在其作品中热情地讴歌了这批抗清斗争英雄事迹。为了对付反清队伍
45、,清朝实行了坚壁清野政策,实行海禁。1655年六月,清朝已经下令沿海不准下海。次年八月,清朝攻克舟山,因舟山不易守,下令将舟山群岛的百姓迁移到宁波内陆。也就是说,宁波迁海,早已开始。1661年,清朝为了对付台湾郑氏政权,下令沿海30里以内,不准住人。这个迁海政策,一直到1685年收复台湾以后才解除,前后实际了23年。海禁开放以后,宁波的海洋捕捞与贸易,重新活跃。不过,似以国内南北贸易为主,国际贸易仍局限于南方广州一个口岸。西方人的宁波港之梦在西方人心目中,宁波一直是长三角区域最为理想的港口区。16世纪以后出版的西方地图,总将宁波标在突出的位置上。康熙二十四年(1685)海禁开放后,宁波“民情踊
46、跃争奋,自近洋诸岛及日本诸道,无所不至”。在宁波人通过海上进行国际贸易的同时,西方人也开始到宁波来经商。康熙三十四年(1695),定海设“榷关公署”,建“红毛馆”。仅康熙四十九年(1710)一年内,来定海贸易的英国商船就有10艘。1793年,英国使臣马尔葛尼来到舟山定海考察。鸦片战争前夕,英国“阿美士德”号舰船来宁波调查后认为:“宁波内接运河,外连甬江,乃是一个输出生丝和销售英国货的好港口”。开拓世界贸易的英国人的确有战略眼光,一眼看中舟山一带的港口条件,认为该处是中国与世界开展贸易的最佳基地。商业文化的渗透儒家文化在宁波的传播,一开始就被折扣。自从唐中后期中外贸易兴起后,宁波就开始接受外来文
47、化的渗透。明代前期,打击豪强政策,商人也在打击之列。明代中叶,随着农耕经济的自我积累,乡村市镇的复兴,商业有了量的积累,商人逐渐增多。16世纪,双屿这个民间国际贸易港的兴起,使宁波成为西方人注目的中外贸易港。在海外贸易中,宁波产生了一批新兴的贸易商人。在国际贸易无望的情况下,宁波商人转而向内陆发展,瞄准了国内贸易市场。南都与北都,凡是繁荣的地方,总有宁波商人的影子。国内贸易也炼就了宁波人的经商意识。明末清初,基督教传入宁波,接受外来文化的初步洗礼。鸦片战争后,宁波开埠,闸门打开,西方文化进一步输入宁波。上海崛起后,宁波人纷纷转移到上海这个新世界,宁波商人成为视野更宽的“大上海”商人,深入地接受
48、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工商文化这个量的积累下,宁波人群体工商意识更为浓厚,“基本盘面”更为庞大,最终诞生了著名的“宁波帮”。到了这个时候,宁波文化也完成了从传统儒家文化到近代工商文化的过渡,宁波成为近代中国东南沿海最早接受西方工商文化的“新月文化带”一部分。四、近代时期的宁波宁波的开埠鸦片战争时,英国人目标直指宁波港。1842年,经过一番较量,英国人赢了,迫使中国清政府签署了南京条约。英国人原本的要求是割占舟山群岛,让英国人居住。宁波是中国沿海中间城市,离中国的经济中心很近,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清朝政府自然不肯。最后,清朝政府同意将远在天涯海角的荒岛香港借给了英国人。根据南京条约,英国首先在宁波取得了领事权。1843年12月19日,英国驻宁波领事率兵舰驶进了宁波港,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从此,沉寂了多年的宁波港在炮火中再次掀起了波澜,英国人在三江口的北岸租赁民房,设立领事署。国人纷纷在此成立轮船公司,从事航运,这一地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滩。1843年宁波开埠以后,英国人激动了相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