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内容
目的要求: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规律,体会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口算: 25×4= 125×8 = 25×9×4= 18×25×4=
125×16= 75+25= 89×100= 268×56+256×44=
要求学生说出部分题的口算依据及简算过程;最后一题,学生不会,师快速口算结果,形成悬念。
2、谈话导入
上节课,经过同学们的探索,我们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律,并会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今天咱们继续探索,看能否发现乘法还有没有其它规律。(板书:探索与发现 三)
二、解疑合探
1、出示情景图
师:这是工人师傅,为立新幼儿园厨房的某一墙面镶嵌的瓷砖。
引导:
(1)先估算一下,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验证估算的结果。
(3)回报验证的方法和结果。
(4)比较算式及结果的异同。
2、师举例让学生验证是不是也有其特征。(40+4)×25和40×25+4×25)
3、观察讨论算式的特点。
计算后,观察比较:师提问:这两个算式的左边、右边有什么共同特点?每个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两边的结果怎样?
学生可能回答:
(1)两个算式 :左边都是三个数,并且是两个数先加,再和另一个数相成;右边都是两边相乘,中间相加,并且都乘以同一个乘数。(2)每个算式 :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是这两个加数都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3)结果:左右两边的结果相同
4、学生举例验证。举例后交流,注意:举例是否符合要求;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
5、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a + b)×c = a×c + b×c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 板书:——乘法分配律)
6、寻找简算原因: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可以使计算简便,那么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能否简便,比较上面两个算式,看哪边的计算简便,为什么?
7、试一试。 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列各题
(80+4)×25 34×72+34×28
(做后说做题依据及为什么这样简便?)
三、质疑再探
谈收获。这节课,通过探索你发现了什么?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特点?在什么情况下,怎样使计算简便?比较乘法结合律与分配律的异同。
四、拓展运用
1、判断
(1)(20 + 4)×25 =20 ×4 + 4 ( )
(2)35×(2 + 20)=35×2×20 ( )
(3)(80 + 4)×125 = 80×125 + 4×125 ( )
2、填一填
(1)(10+7)×6=□×6+ □ ×6 (2)8×(125+9)=8× □ +8×□
(3)7×48+7×52=□× (□+□) (4)25×(4+8)=□× □+□×□
3、思考、讨论:
(1)68×101= (2)98×99 + 98 = (3)189×98 - 89×98=
(讨论后,下节课向老师汇报,不明白的下节课一同研究)
附:
板书:
探索与发现(三)
——乘法分配律
(6 + 4)×9 6×9 + 4×9
= 10×9 = 54 + 36
= 90 = 9
(6 + 4)×9 = 6×9 + 4×9
学生举例: (1) (2) (3)
字母表示:(a + b)×c = a×c + b ×c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展开阅读全文